五、P23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2011-08-15
CH20100225 顾及扫描侧视角变化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严格几何模型=A Rigorous Geometric Model Considering the Variety of Side Watch Angle for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袁修孝,曹金山,姚娜(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报.-2009,38(2).-120~124
根据遥感卫星传感器对地扫描成像过程中CCD线阵列侧视角匀速变化的机理,从理论上改进基于仿射变换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严格几何处理模型,推导地物与影像间的正反算公式。经对一SPOT-5异轨立体像对的试验表明,利用改进的几何模型和视CCD线阵列侧视角为常数的仿射变换模型对立体影像进行几何处理,前者较后者的像点x坐标精度有一定的改善,物点的高程精度有所提高,平面精度两者基本一致。这说明成像过程中CCD线阵列侧视角的变化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严格几何处理模型中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图4表2参7
CH20100226 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Bundle Block Adjustment with Multi-sourc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邢帅,徐青,刘军,李建胜(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09,38(2).-125~130
尝试将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模型从单一数据扩展到多源数据,以线阵CCD和SAR两种遥感影像构像模型为例,建立一种“复合式”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模型,并定义相应的权矩阵,通过整体答解获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大地坐标。利用一组由三幅不同卫星影像构成的区域网进行平差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平差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影响平差精度的因素。图1表3参10
CH20100227 光学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的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Optical Remotely Sensed Image Fusion/窦闻,陈云浩,何辉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学报.-2009,38(2).-131~137
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是遥感信息分析与处理过程中十分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但目前该领域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通过对GIF和GCOS模型的对比分析,建立遥感数据像素级融合的统一理论框架,并给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融合方法在统一框架下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例证统一理论框架在算法等价性判别、融合性能理论分析、融合算法设计等方面的作用。在此框架下的研究表明,Brovey变换融合法与基于三角形模型的IHS方法完全等价,PCA方法为GS方法的特例。此外还揭示了组合现有方法以提高融合性能的原理。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统一理论框架在问题分解方面的合理性和进行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理论分析的有效性。表1参27
CH20100228 采用截尾最小二乘估计的DEM匹配方法=DEM Matching Algorithm Using Least Trimmed Squares Estimator/张同刚,岑敏仪,冯义从,杨容浩,任自珍(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工程系)∥测绘学报.-2009,38(2).-144~151
不借助控制点匹配表面来探测表面差异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在多时相DEM分析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一个使用截尾最小二乘估计的最小高差算法(LTS-LZD),该算法在迭代过程中通过基于高差直方图的自适应阈值来区分变形区观测量。通过模拟试验对算法性能进行全面深入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与差异探测精度,且与变形比例基本无关。图7表1参24
CH20100229 大重叠度面阵航空数码影像的自动转点=Automatic Extraction of Image Tie Points for Aerial Digital Frame Imagery with Large Overlap/袁修孝,明洋(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05~508
针对大重叠度航空数码影像提出了一种像方匹配-自由网平差-物方匹配的自动转点方法。首先,通过像方匹配和自由网平差获得影像外方位元素,为物方影像匹配提供初始值;引入共线几何约束条件,使基于物方的多片最小二乘影像匹配可以顾及影像外方位元素的误差;最后,实现多张影像的整体匹配,以提高自动转点的可靠性和成功率。经对某地区一组大重叠面阵航空数码影像试验证实,该方法能够成功地匹配出大重叠度影像的航带连接点,可满足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的自动转点要求,并显著提高加密点的高程精度。表2参6
CH20100230 一种基于淹没的分水岭变换算法=Watershed Transform Based on Flooding/蒋志勇,陈晓玲,秦前清(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09~513
针对分水岭变换产生的过分割问题以及标记点选取可能导致的欠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序列滤波和梯度淹没的分水岭变换算法。利用基于重构的变换序列滤波来平滑影像,消除区域内部差异;利用面积淹没和深度淹没处理过渡区域在梯度影像上造成的极小区域,然后对其进行分水岭变换。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分水岭变换的过程,解决分水岭变换的过分割和欠分割问题。图6参7
CH20100231 面向对象影像分类中分割参数的选择=Automatic Selection of Segmentation Parameters for Object Oriented Image Classification/薄树奎,韩新超,丁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14~5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方法的分割参数选择方案,从各个类别的训练样区中提取分割参数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影像区域分割,计算得出一个最大的目标函数值,为每个类别推演出最佳分割参数;在单个类别参数影像分割和分类的基础上,融合所有处理结果,最后完成影像分类。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图5表2参7
CH20100232 基于顾及重叠的面Voronoi图的接缝线网络生成方法=Generation of Seamline Network Using Area Voronoi Diagram with Overlap/潘俊,王密,李德仁(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18~521
提出了一种新的顾及重叠的面Voronoi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接缝线网络的自动生成方法。生成的接缝线网络是基于整体考虑的,对各正射影像覆盖范围进行了有效的划分,形成了每幅正射影像的有效镶嵌多边形,即对镶嵌有贡献的像素范围的多边形。这种划分是惟一的、没有冗余的和无缝的。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大范围的镶嵌可保证处理的灵活性与效率,避免误差的累积和中间结果的产生,且使处理结果与影像的顺序无关。实验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图4参9
CH20100233 多源遥感影像“复合式”立体定位的研究=Combined Stereo Location Among Multi-sensor Remote Sensing Images/邢帅,徐青,何钰,蓝朝桢(河南理工大学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22~526
尝试将IKONOS、SPOT卫星影像与机载SAR影像联立构成多种组合的“立体像对”,以有理函数模型、行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以及F.Leberl公式为基础,利用若干地面控制点对影像分别进行外定向,然后由3种不同的传感器模型分别建立了3种复合式立体定位公式。在已知一组同名像点的情况下,可解算出相应地面点的大地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将具有一定重叠范围的多源遥感影像构成立体像对进行复合式定位是切实可行的,且在一定控制和交会条件下其定位精度与传统立体像对相当。图2表4参10
CH20100234 基于并行Tabu搜索和空间信息约束的遥感影像模糊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 of Remote Sensing Imagery Using Parallel Tabu Searchand Spatial Relation Constrained/刘小利,朱国宾,李清泉,贾治革(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27~530
在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的基础上,引入了描述空间邻近关系的空间隶属度;采用Tabu搜索策略,抑制了模糊聚类的局部收敛性和对聚类中心初值的敏感性;提出了并行算法,有效地降低了影像分割的通信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搜索速度,实现了线性加速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聚类抗噪性能,减少了聚类迭代次数。图3表1参9
CH2010035 基于小波域分层Markov模型的纹理分割=Texture Segmentation Based on a Hierarchical Markov Model in Wavelet Domain/刘国英,茅力非,王雷光,秦前清(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31~534
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域分层Markov模型。该模型使用高斯马尔可夫随机场(Gauss Markov randomfield,GMRF)模型描述每一尺度小波系数向量的分布,考虑了同一尺度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尺度间的因果马尔可夫随机场(Markov random field,MRF)模型和尺度内的非因果MRF模型来描述标记场的局部作用关系,以此确定标记场的先验信息。根据贝叶斯准则,利用多目标问题优化技术,给出了此模型相应的纹理分割算法。最后,与经典模型的分割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图2参6
CH20100236 一种序列切片图像的快速自动分割方法=A Fast and Automatic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Sequential Slice Images/刘斌,欧宗瑛,苏铁明,韩军(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39~543
提出了一种针对中国虚拟人彩色序列切片图像的连续自动分割方法,其主体思想基于区域生长算法,采用颜色与纹理相结合的方式评估相似度,应用窗口中值法避免出现噪声种子点,提出一种侵蚀算法自动生成目标种子点,利用自适应算法设定阈值。整个分割流程采用并行计算的多线程架构,能够实现虚拟人主要器官组织的快速序列化分割,自动化程度较高,分割得到的器官轮廓清晰准确,三维建模后的效果良好。图5表1参14
CH20100237 基于对象的对应分析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的应用=Object-bas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for Improved Accuracy in Remote Sensing Change Detection/龚浩,张景雄,申邵洪(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5).-544~547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的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CA)差值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并将结果与基于像素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差值法和CA差值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基于对象的CA差值法提高了变化检测的精度。图5表2参7
CH20100238 动态映射函数最新进展及其在GNSS遥感水汽中的应用研究=Latest Progress of Dynamic Mapping Func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GNSS Retrieved Water-vapor/张双成,叶世榕,刘经南,李冲(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280~283
给出了基于欧洲中尺度数值预报中心(ECMWF)构建的高精度动态映射函数VMF1和GMF的研究进展及方法,对NMF、VMF1和GMF三种映射函数进行了时空分析,结合实例分析了3种映射函数在GNSS遥感水汽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证实,动态映射函数VMF1和GMF较常规NMF函数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全球覆盖性,且基于ECMWF构建的动态映射函数可以提高GNSS遥感水汽的精度。图4表1参12
CH20100239 无人驾驶飞艇低空遥感影像的几何处理=G eometric Processing of Low Altitude Remote Sensing Images Captured by Unmanned Airship/张永军(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284~288
介绍了基于无人驾驶飞艇的低空遥感系统的组成及技术指标,详细论述了飞艇按航线自动控制飞行、遥感影像自动获取,以及低空遥感影像匹配、相对定向、区域网平差、全景图和正射影像生成等处理与分析。试验结果说明,低空遥感系统可以满足大重叠度、高分辨率立体影像获取的需求,在大比例尺测图、精细三维重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8表1参10
CH20100240 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的研究及应用=Remote Sensing Image Compressio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Its Application/翟亮,唐新明,张过,祝小勇(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289~292
针对目前在测绘行业尚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方案,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应用要求,围绕遥感影像压缩的主、客观质量评价,从多个角度研究了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认为,如果资源3号卫星采用改进的SPIHT压缩算法,可以接受的压缩比不应超过4∶1。图1参14
CH20100241 基于T型模板匹配半自动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带状道路=Semi-automatic Extraction of Ribbon Road from High Resolution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by a T-shaped Template Matching/林祥国,张继贤,李海涛,杨景辉(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293~296
通过分析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上的道路特征,提出了适用于有较多车辆遮蔽和两侧行树阴影干扰的T型模板匹配的道路提取算子。它融合了剖面匹配和模板匹配的优势,使用角度纹理特征进行初始道路点的精确定位,道路宽度、道路前进方向的精确量算,使用灰度最小二乘匹配进行最佳道路点的定位,可以很好地追踪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上受车辆遮蔽和行树阴影等噪声干扰的带状道路。图4表1参9
CH20100242 基于模糊ARTMAP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Sub-pixel Mapping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d on Fuzzy ARTMAP Neural Network Model/吴柯,牛瑞卿,李平湘,张良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297~300
结合亚像元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模糊ARTMAP神经网络模型的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模拟的武汉地区的TM影像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利用本文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解决亚像元定位的问题。图1表2参10
CH20100243 利用拓扑关系模型自动检测居民地的变化类型=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Change Types of Residential Areas Using Topology Relations Model/潘励,王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301~303
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拓扑模型自动检测居民地变化类型的方法。在新正射影像与旧矢量数据配准的基础上,把已有的居民地范围作为样本区域,利用Law的能量模板和纹理谱进行影像分割,提取新的居民地边界,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自动检测出居民地的6种变化形态。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CH20100244 一种结合整型最佳谱间预测与SPIHT的MODIS影像无损压缩算法=Lossless Compression of MODIS Image Based on Optimal Integer Prediction of Interband and SPIHT Algorithm/张绪冰,关泽群,虞欣,胡守庚(武汉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304~307
针对MODIS影像数据海量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特点,研究了MODIS影像的无损压缩算法。采用最佳线性预测方法,通过波段相关性排序确定波段最优预测的顺序,并自适应计算预测波段与当前波段的最佳预测器系数,减少谱间冗余;以多级树集合分裂(SPIHT)编码算法降低谱内相关。为确保无损压缩,对线性预测系数进行逼近取整操作,并采用基于提升格式的D5/3整数小波变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压缩比上的性能较3DSPIHT等算法突出。图1表3参7
CH20100245 基于非一致性自适应变异的克隆选择算法=A Clonal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on-uniform A-daptive Mutation/钟燕飞,张良培,李平湘(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308~311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一致性自适应变异的克隆选择算法。该算法根据抗体的亲和力自适应地确定相应抗体的变异率,同时采用非一致性变异方法来提高算法的效率。实验证明,与传统的克隆选择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所需要的收敛时间更少,且能快速地找到最优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图1表2参9
CH20100246 复杂背景文件图像的字符提取=Character Extraction from Complex Background Document Images/邓伟,陈庆虎,袁凤,鄢煜尘(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312~316
对含有多种噪声的复杂背景笔迹图像的字符提取进行了研究。提取灰度共生矩阵的二次统计量惯性矩特征来进行图像分割,采用Hough变换方法来检测图像中的表格直线。笔迹图像字符提取步骤包括格线检测、图像分割、区域生长恢复字符笔画、去格线和断笔修补。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图3参9
CH20100247 内窥镜图像实时动态流血合成与仿真=Real-time Dynamic Bleeding Synthesis and Simulation of Endoscopic Images/袁志勇,尹乾,冯仕堃,胡君(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3).-317~320
为了满足内窥镜手术虚拟训练过程中流血仿真的实时性和视觉效果上的逼真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实时的动态流血合成与仿真模型;利用定常、温度不变的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组构造流血仿真的模型,并用OpenGL实现了流血的实时模拟,给出了在OpenGL环境下的内窥镜图像的实时动态流血合成与仿真的效果图。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模拟的流血效果真实感强,对内窥镜手术训练有很大的帮助。图4参9
CH20100248 高光谱影像纹理特征编码分形特征研究=Fractal Feature of Texture Characteristic Coding for Hyperspectral Images/舒宁,苏俊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379~382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测度分析高光谱影像纹理的技术。根据高光谱影像纹理单元中相邻光谱矢量的相关关系构造方向性纹理特征,得到了一组纹理特征编码值,从纹理特征编码值本身、相同地物纹理特征编码自相似性和使用不同尺度测量纹理特征编码值构成的曲线所表现出来的幂指数关系三个方面,说明高光谱影像纹理特征编码曲线具有分形特征。设计了纹理特征编码曲线构建模型,采用纹理编码曲线的分形维值表征不同的纹理特征,达到区分和判别不同纹理的目的。试验表明,该方法对提取地物纹理特性具有可行性。图6表1参7
CH20100249 建筑物LiDAR点云的屋顶边界提取=Building Roof Boundary Extraction from LiDAR Point Cloud/曾齐红,毛建华,李先华,刘学锋(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383~386
提出了一种建筑物LiDAR点云的屋顶边界提取方法。首先构建了离散的建筑物屋顶LiDAR点的TIN模型,在TIN模型中根据点的空间几何关系,过滤整个三角网的边界线,从而过滤出初始边界点。在初始边界点构成的边界中,过滤出边界斜率变化显著的点作为拐点。利用所有的屋顶LiDAR点将拐点扩展,得到边界的扩展点,由扩展点构成的屋顶边界为最终提取的建筑物屋顶边界。图9参11
CH20100250 产生最佳Tuned模板的蜜蜂交配算法=Honey-bee Mat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Producing Better“Tuned”Masks/郑肇葆(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387~390
在介绍蜜蜂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产生最佳Tuned模板的蜜蜂交配算法,简称HBMTU算法。阐述了该算法与蜜蜂模型主要要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和算法的具体运行步骤。通过对实际航空影像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在现有方法提供最佳模板的基础上,使影像分类的质量有所提高。表4参9
CH20100251 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模糊聚类有效性研究=Fuzzy Cluster Valid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 Classification/钟燕飞,张良培,李平湘(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391~394
通过不同遥感影像对常用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数进行测试,检验这些指数能否适用于遥感影像分类。实验结果证明,Xie-Beni系列指数能够有效地获得遥感影像最优分类数,相对于其他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数更适用于遥感影像分类。图3表3参16
CH20100252 基于JPEG2000无损压缩的DEM网络渐进传输方法=Progressive Transmission Method of DEM Data Based on JPEG2000 Lossless-compression/郑晶晶,方金云,韩承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395~399
针对网络GIS海量DEM数据与有限带宽之间的矛盾,根据DEM数据特点和网络多分辨率渐进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在DEM各级分辨率具有良好精度性能、基于改进的JPEG2000高效无损压缩的DEM网络渐进传输方法。选用2/6整数小波分解DEM数据,利用辖区渐进压缩方法、压缩码流的索引文件检索码流实现了DEM的渐进传输。实验证明,2/6小波比标准中的5/3小波能够更好地在每级分辨率保持原始地形精度,相比传统方法,网络渐进传输时每级分辨率传输的数据量平均减少了90.29%。图1表2参13
CH20100253 利用MODIS红外资料反演大气参数以及表层温度的研究=Study of Simultaneous Non-linear Retrieval of Atmospheric Parameters and Surface Skin Temperature from MODIS Infrared Data/赵强,杨世植,乔延利,麻金继(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400~403
提出了用牛顿非线性迭代法同时反演大气参数和表层温度,该反演算法应用到我国渤海地区MODIS红外资料中,可反演得到中尺度范围内的大气温度、水汽廓线,其误差分别不超过1.5 K和18%。反演得到的表层温度、大气可降水量(TPW)和大气稳定度(TTI)与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MOD07产品相似。图4表1参11
CH20100254 主元分析变换空间上的鉴别共同矢量人脸识别方法=Discriminant Common Vectors i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ransformed Space for Face Recognition/唐亮,熊蓉,刘勇(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404~408
给出了在主元分析(PCA)变换空间上求取DCV投影矩阵的方法(PCA+DCV),在保留所有鉴别信息的条件下,显著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运算效率。进一步提出了依据主元成分对应特征值进行适度权重的DCV识别方法(WPCA+DCV),一定程度上减小因光照、饰物遮挡等造成的面部变化带来的识别影响,增强表征信息,提高识别率。在ORL、YAL E和AR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方法的性能。图2表5参13
CH20100255 基于准不变目标物下CBERS-02星CCD图像的交叉定标=Cross Calibration of CBERS-02 CCD Image Based on the Pseudo-invariant Reflectance Targets/温兴平,胡光道,杨晓峰(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409~413
提出了一种基于准不变反射率地物的交叉定标方法,首先用MODTRAN模式从已知定标系数的影像中反演出反射率,然后计算出对应未知定标系数影像中相同准不变地物的辐射率,最后求出定标系数。将这种方法应用于CBERS-02卫星CCD影像定标,并用6S模式对CBERS-02和ETM+影像进行大气校正,比较用不同定标系数校正后的地物光谱曲线,得出在高反射率地物下,不同定标系数校正后的地物光谱曲线与ETM+的基本一致;低反射率地物下,单点定标系数误差较大,两点定标系数误差较小,用两点定标系数进行大气校正后植被信息得到明显增强。图3表2参20
CH20100256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DSM建筑物点的提取研究=Research on Extracting Building Points from the DSM Data Combining the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穆超,余洁,许磊,郭培煌(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414~417
采用基于小面积去除方法的中值SUSAN噪声点平滑方法,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DSM中房屋点的提取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地从DSM中提取绝大部分建筑物点,有助于建筑物的精确三维重建。图7参5
CH20100257 遥感影像仿射不变特征匹配的自动优化=Automatic Optimization for Affine Invariant Feature Matching 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程亮,龚健雅,韩鹏,宋小刚(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418~422
针对基于仿射不变特征的遥感影像匹配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优化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匹配准确性。根据典型需求形成了两套优化实施方案,基于所提出的自动优化方法实现了相应具体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多组影像,自动优化的效果与相应方案的预定目标一致,充分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图4参12
CH20100258 基于多尺度分割的对象级影像平滑算法=An Object-oriented Image Smooth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onvexity Model and Multi-scale Segmentation/孙开敏,李德仁,眭海刚(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423~426
提出了一种对象级的保边缘影像平滑算法。该算法利用空间聚类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在分割过程中,提取出不同尺度下的符合凸面模型(convexity model)的影像对象(image object);依据对象的统计参数对影像对象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影像对象内部进行平滑处理,其余对象不受影响。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噪声和无用小目标,在不破坏指定目标边缘的同时,实现影像的平滑处理。他4表1参12
CH20100259 基于数码相机莫尔效应的位移测量=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Based on MoiréEffect of Digital Camera/易学锋,闫利(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427~430
数码相机在拍摄与像素宽度相近的条纹时,像片上会出现莫尔条纹。针对数码相机莫尔效应的特点,选择了平行莫尔条纹,利用平行莫尔条纹的位移放大作用,可精确推算被摄条纹的微小移动。实验数据表明,100m的摄影物距仍然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图3表3参6
CH20100260 基于机载LiDAR数据获取森林地区DTM新方法=Derivation of Digital Terrain Model from Airborne LiDAR Data in Forestry Area/唐菲菲,刘经南,张小红,阮志敏(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4).-459~462
提出了一种继承式多分辨率体素滤波算法,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获取森林地区的数字地面模型。该方法将激光点云数据划分为不同分辨率等级的体素,以体素为单位通过与邻域的体素的高程加权均值的比较,剔除植被点,保留地面点,从而获取森林地区的数字地面模型。通过将提出的滤波方法应用于实际采集数据,并与Terrascan的滤波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图6表2参10
CH20100261 基于弯曲刃边的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MTF计算方法=The Algorithmfor Computing MTF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in Mid-low Spatial Resolution and with Curve Edge/朱近,潘瑜,徐涛,黄黎,薛钗坤,任建辉(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遥感信息.-2009(3).-3~6
MTF(调制传递函数)是反映卫星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由于不易从遥感影像中获得理想的直线刃边地物靶标,监测中低分辨率在轨卫星MTF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在讨论了刃边法计算MTF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式拟合弯曲刃边,Fermi函数逼近边缘扩展函数,模拟退火方法计算函数系数,和多次最小二乘方法减少拟合误差等技术。设计实现了基于弯曲刃边计算遥感影像MTF的方法;为中低分辨率卫星MTF在轨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图4参9
CH20100262 基于基本矩阵的相机畸变差校正方法研究=Study on the Camera Distortion Correction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Matrix/刘松林,韦华(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信息.-2009(3).-7~10
在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中,为了提高图像量测和三维重建的精度,必须对相机的畸变误差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矩阵的相机径向畸变的自动校正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预先获得场景的结构信息和相机的内部参数,仅利用两张影像同名点集之间的内在几何关系,即可求取相机的径向畸变系数,进而可对这两幅图像的畸变误差进行自动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畸变图像校正算法,能够获得满意的校正结果。图3表1参9
CH20100263 高光谱数据反演大气水汽研究=Retrieval of Water Vapor Using Hyperspectral Data/刘三超,高懋芳,柳钦火,范一大,杨思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遥感信息.-2009(3).-11~14
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基于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表明943nm和953nm波段分别对干燥和湿润大气最敏感,是反演水汽的合适通道。提出针对Hyperion数据DCIBR方法反演大气总水汽含量,可以推广到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超光谱数据的大气水汽反演。误差分析表明,大气散射作用以及地表反射率非线性变化,对DCIBR方法计算精度的影响比CIBR算法要小,大气模式引起的反演误差小于2%,通道的光谱特性是影响反演精度的重要因素。图4表1参11
CH20100264 基于Hough变换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直线道路提取=Urban Straight Road Extraction from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Based on Hough Transform/吕健刚,韦春桃(广西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遥感信息.-2009(3).-15~18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直线道路特性,提出在图像分割获得道路网轮廓的基础上,使用Hough变换检测道路所在直线,对直线进行道路判断,再将所得道路段进行修剪、连接形成道路网,实现道路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从高分辨遥感影像中提取城市直线道路。图10参5
CH20100265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操场跑道的自动提取=Automatic Extraction of Playground Racetrack in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黄海涛,柯长青(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遥感信息.-2009(3).-19~22
提出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操场跑道的自动识别方法。在分析操场跑道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Hough变换方法提取操场跑道圆弧形边缘;然后结合识别出的圆弧形结构信息识别与之相连的直线形边缘;最后对识别出的操场跑道进行细化和修剪处理,实现操场跑道的自动识别。图6参10
CH20100266 多源信息复合的遥感影像水稻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Extraction of Ric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Remote Sensing Imagery with Other Data/周义,阮仁宗(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2009(3).-30~33
以江苏南京江宁区为试验区,融合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纹理信息、空间分布特征等辅助性信息进行基于知识规则的水稻田信息提取,并将提取结果与传统的非监督分类和逻辑通道法的提取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基于知识规则的多源信息水稻田提取方法的精度最高。可见,融合多源信息的基于知识规则分类法是提高遥感水稻田提取精度的有效方法。图4表1参20
CH20100267 “北京一号”小卫星在青岛近海浒苔灾害监测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Beijing-1 Micro Satellite Data to Algae Disaster Monitoring in the Sea of Qingdao/曾韬,刘建强(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遥感信息.-2009(3).-34~37
基于浒苔光谱特性,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高质量的数据,采用遥感图像自动分类处理,结合GIS系统提取青岛近海浒苔信息是有效的,其分布位置已经船舶观测验证。“北京一号”数据已纳入浒苔业务监测中,为黄海浒苔灾害前线指挥部及时提供浒苔的位置分布、区域面积、变化状况等信息,为北京奥运会帆船赛项目的顺利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图8表2参5
CH20100268 基于颜色空间变换的遥感图像去厚云方法=Cloud Removal of Remote Sensing Imagery Based on Color Space Transformation/陈旭,林宏,强振平(西南林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遥感信息.-2009(3).-38~43
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获取清晰无云的大面积遥感图像几乎不可能。在所获取的遥感图像中常含有大量的厚云完全遮盖了地表的实际地物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自动分类和颜色空间变换的多时相遥感图像厚云去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去除厚云,而且能够很好地校正不同时相遥感图像间的颜色和亮度差异。图6参12
CH20100269 基于RS的松嫩平原大安湖泊群面积提取与动态变化分析=The Extraction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Da-an Group Lakes Area in Songnen Plai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李晶晶,贾建华,郝景研(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遥感信息.-2009(3).-44~48
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利用1979年MSS、1989年TM、2001年ETM及2007年CBERS遥感影像,提取了大安湖泊群面积大于0.3km2的湖泊在4个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数据,得到了该湖群近30年来的面积动态变化结果,并分析了引起其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图3表2参17
CH20100270 基于多时相TM影像的城市边缘区划分及其变化监测=Urban Fringe Extraction and Its Change Monitoring Using Multi-temporal TM Image/杨叶涛(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2009(3).-49~53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扩张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城市边缘区,城市用地类型与其他的土地利用类型,比如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等混合在一起,并且这些非城市用地类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快转换为城市用地。城市边缘区被定义为城市内边界和外边界之间的环状区域,内边界分离城市核心区与城市边缘区,外边界分离城市边缘区与农村腹地。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对城市边缘区进行界定,以及对其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分类,提取城市及其周边的土地利用信息,并对其空间结构模式用地理景观指标进行定量的描述,最后借助空间聚类获取边界阈值来划分城市边缘区并对其变化进行监测。图3表1参7
CH20100271 基于ASAR和MODIS图像的藻华范围提取=Range Extraction of Algae Bloom Water Body Based on ASARand MODIS/王吉,王世新,阎福礼,周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信息.-2009(3).-54~57
将同期的EnviSat-ASAR图像和MODIS图像进行配准,利用经过大气校正后的MODIS光学图像,根据经验模型反演得到叶绿素a的浓度,借此对太湖的藻华和非藻华区域进行划分,并以此为据在ASAR图像上研究两者的V/V后向散射特性,使用阈值法对藻华范围进行提取,并将结果与MODIS图像上得到的藻华范围进行对比,有较好的吻合。分析二者结果表明,风速会造成藻华漂移和沉浮并且影响湖面粗糙度,是决定提取结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另外从成像机理上,太湖粗糙度不规则性和介电特性上的误差使得藻华提取阈值不具有适用性,也是此次提取藻华结果不完全一致的原因,恰恰也成为了利用微波数据监测藻华的局限所在。图3表1参14
CH20100272 基于纹理和BP神经网络的SAR图像分类=Study on SAR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exture and BP Neural Network/李海权,李春霞,吴彩银,胡召玲,钱小龙(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遥感信息.-2009(3).-58~63
研究基于纹理和BP神经网络的SAR图像分类。首先用增强FROST滤波算法对SAR图像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理论提取去噪后的SAR图像多种纹理特征,并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有效的纹理特征。最后,结合纹理特征,分别采用经典的最大似然分类法和BP神经网络分类法对SAR图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纹理信息辅助SAR图像的灰度进行分类,大大地提高了SAR图像的分类精度;基于BP神经网络的SAR图像分类精度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的分类精度。图16表3参15
CH20100273 基于模板阈值法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研究=Study on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Land Use Change Informat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陈振清,董玉娟,李久刚(宁波市房产交易中心),刘正军,段敏燕∥遥感信息.-2009(3).-64~67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动态监测和提取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矢栅位置配准的基础上,以矢量多边形和栅格面阵共同表示的土地利用图斑为基本单位,建立土地类别解译标识,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图斑进行基于图斑的分类、利用检测模板和阈值来判断图斑类型是否发生变化,并对变化图斑进行表示和更新。本方法具有可用特征丰富,抗干扰能力强,分析能力强等优点,同其他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图5表2参8
CH20100274 县级尺度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研究——以徐州市睢宁县为例=Spatial-temporal Chang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scape Patterns on County-wide Scale:the Case of Suining County,Xuzhou/刘进超,姜小三,李敬峰(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遥感信息.-2009(3).-68~72
以TM/E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基于3S技术及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对1995~2005年徐州市睢宁县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并使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睢宁县2010年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5~2010年徐州市睢宁县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呈破碎化趋势,土地利用斑块数增加,斑块平均面积下降,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上升,平均分维度小幅上升,散布与并列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在下降。随着城镇扩展、农田开发等人类干扰的不断加剧,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将愈加突出。图1表4参15
CH20100275 ASAR Level 1B数据格式及解译方法=Format and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of ASARLevel 1BData Products/李颖,李传龙,王俊,马龙(大连海事大学地理信息研究所)∥遥感信息.-2009(3).-73~77
欧空局的ENVISAT卫星所获得的ASAR(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应用。2005年12月我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正式向用户提供ASAR数据共享服务,此举必将促进ASAR数据在国内的应用。而利用目前通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如ENVI、ERDAS等还不能对ASAR数据做深入处理,介绍了ASAR level 1B的数据格式,给出了一种能够解译ASAR level 1B数据进行清晰成像的方法,并将Sigma滤波应用于解译后的ASAR图像,进一步提升了ASAR解译后图像的目视效果。图5表2参8
CH20100276 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综述=A Reviewof Inversion of the Forest Height by 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ic SAR/李廷伟,梁甸农,朱炬波(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遥感信息.-2009(3).-85~91
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是当前雷达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涌现了多种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对已有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方法进行分类,然后系统研究各类森林高度反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各类森林高度反演方法的优缺点,提炼森林高度反演算法的关键,最后指出极化干涉SAR森林高度反演的研究方向。图5参39
CH20100277 GNSS-R信号反演土壤水分研究分析=Research on Soil Moisture Inversion by GNSS-R Signal/毛克彪,王建明,张孟阳,周清波,马柱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遥感信息.-2009(3).-92~97
由于GNSS-R信号具有全天候、穿透性以及不受云的影响,且对土壤水分非常敏感等特性,使其在遥感研究全球变化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简要评述了利用GPS地面反射信号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领域的进展,然后侧重分析介绍了GPS反射信号土壤水分反演原理,前向模型分析反演土壤水分的关键技术,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图1参38
CH20100278 D-InSAR中参考DEM误差与轨道误差对相位贡献的灵敏度研究=Phase Sensitivity Study on D-In-SARfor Reference DEMand Orbit Error/龙四春,李陶(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遥感信息.-2009(2).-3~6
阐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参考DEM误差和卫星轨道误差对雷达干涉相位的影响,导出了参考DEM误差和卫星轨道误差对差分干涉相位贡献灵敏度的函数关系式,得出了雷达差分干涉测量中轨道误差对相位贡献灵敏度要远远高于参考DEM误差对相位贡献灵敏度的结论。最后通过2003年伊朗Bam地震区ENVISAT-ASAR影像及粗轨数据、荷兰Delft大学提供的精密轨道数据以及美国地质勘探局的GTOPO30 DEM和NASA的SRTM3 DEM的实例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图4表1参9
CH20100279 农业旱灾遥感监测系统中的MODIS 1B影像几何校正方法及其比较研究=Algorithms for Geometric Correction to MODIS 1B Images in Drought Monitoring System/李晶晶,覃志豪,唐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遥感信息.-2009(2).-17~22
为了满足农业旱灾遥感监测对海量MODIS影像数据的自动化快速处理需要,针对现有的4种几何校正坐标变换方法(仿射变换法、多项式变换法、三角网算法和改进三角网算法),结合农业旱灾遥感监测系统,在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平台上开发了MODIS影像数据的自动快速几何校正运行程序,以便比较分析这些算法的几何校正精度、影像处理时间和计算机内存开销大小。结果表明,基于三角网改进算法的几何校正程序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不仅几何校正精度较高,而且图像处理较快,内存用量也较小,完全能够满足农业旱灾遥感监测的实时海量图像数据处理需要。因此,我们在农业旱灾遥感监测系统中采用了这一算法,作为实时自动快速处理海量MODIS影像数据的重要模块。图5表1参16
CH20100280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景观信息提取研究=Study on Extraction of Landscap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苏簪铀,邱炳文,陈崇成(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2009(2).-42~46
依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如何充分地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地学特征进行更为微观的遥感监测或大比例尺制图是高分辨率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地形复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SPOT5原始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实现了不同尺度地物信息的分层提取。基于上层的分类结果对特定地物进行影像分割,选择合适的特征参数,并通过多次试验建立影像对象的隶属度函数,或利用最邻近分类法,逐级分层地提取了研究区的景观信息。研究结果显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地形复杂条件下研究区的SPOT5遥感影像的景观信息提取,精度为76%,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提供了更为快速、有效的技术途径。图2表3参9
CH20100281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TM/ETM+遥感影像模式=The Model of Alterati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with TM/ETM+Remote Sensing Image/张廷斌,唐菊兴,黄丁发(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遥感信息.-2009(2).-47~51
在遥感找矿中,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以TM/ETM+为数据源进行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综合的发展历程。为更好地开展蚀变信息的提取工作,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各种蚀变信息的提取方法归结为两个模式,即“经验模式”和“准定量模式”,并对两种模式下的各种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两种模式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CH20100282 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d on 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陶建斌,舒宁,沈照庆(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遥感信息.-2009(2).-52~56
将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简单贝叶斯网络分类器)用于遥感影像的分类,并对其主要问题如特征选择和后验概率推理等展开研究。使用K2结构学习算法选出具有类别可分性的波段,进一步利用互信息测试对遥感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做分析,去除冗余信息。特征(波段)的条件独立性假设简化了联合概率的计算,以较小的计算代价获得后验概率。在此基础上,将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用于多光谱和高光谱影像的分类,获得很好的性能和相当高的稳健性。图4表3参8
CH20100283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分类研究=A Study on Salt Crus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Decision Tree Technology in Lop Nur“G reat Ear”Dry Salt Lake Area/颜安,蒋平安,武红旗,马黎春(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遥感信息.-2009(2).-57~63
本研究在野外综合考察基础上结合试验分析数据及遥感影像上提供的信息建立了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盐壳分类体系,采用决策树方法对E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经过混淆矩阵检验,分类总精度达到86.3%,Kappa系数为0.8420。结果表明,罗布泊“大耳朵”干盐湖区不同盐壳类型在空间上呈环状分布与“耳轮”影像特征大致吻合;影像上同一条带的盐壳表现出相间分布的特点;相似形状的盐壳受地表湿度影响在遥感影像上呈现不同色调。图7表5参16
CH20100284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信息浏览查询技术优化与实现=Query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Satellite Data Information/李莹,王风华(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遥感信息.-2009(2).-64~66
遥感卫星图像数据的浏览查询系统向遥感数据用户提供卫星原始数据以及各级产品数据的查询服务。随着入库遥感数据的日益增多,当多用户并发浏览查询时,系统出现查询响应时间过长的现象。从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应用程序方面对浏览查询系统进行了性能调整,并通过测试证实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图2参4
CH20100285 基于MODIS影像的植被覆盖度提取研究=A Research on Extracting Vegetation Fraction Based on MODIS Image/戴俣俣,丁贤荣,王文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遥感信息.-2009(2).-67~70
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对河南省三门峡地区MODIS1B影像进行植被覆盖度(fv)信息提取,将结果与反映植被覆盖度的NDVI比较,并提出在实测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利用同期高分辨率ETM+图像对选取样本区域进行定量验证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MODIS数据,线性光谱混合(LSMM)分解方法能有效提取大区域范围的植被覆盖度信息,比NDVI-fv经验统计方法更具有理论意义,为快速、准确、高效的植被监测提供了新思路。图8参7
CH20100286 基于JESS的四湖湿地景观的遥感分类=The Remote Sensing Classifica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in the Four-lakes Area Based on JESS/熊勤学,刘章勇(长江大学农学院)∥遥感信息.-2009(2).-81~85
详细介绍了如何在ENVI系统中嵌入JESS专家系统语言,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在分析湖北省四湖湿地多源遥感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遥感分类的专家知识与分类规则,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四湖湿地景观的遥感分类,表明JESS专家系统不仅能很容易、方便地应用到遥感领域,而且其代码与专家知识和规则分离的特征将使其在农业遥感系统开发领域中有广阔的前景。图3表1参8
CH20100287 基于决策树规则的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Based on Decision Trees/葛春青,张凌寒,杨杰(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2009(2).-86~90
高分辨率影像包含了丰富的空间信息,这使得基于像素的传统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受到局限。对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利用图像的光谱和形状因子对图像进行合理的分割。然后,建立决策树分类判别知识库,将对象归属到某一类上并进行分类。结果显示,面向对象方法的分类精度较传统分类方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为通过建立决策树知识库对地物光谱混杂的城区分类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图4表3参6
CH20100288 基于MODIS的秸秆焚烧火点识别原理及算法IDL实现=Principle of Indentifying Crop Straw Fire Based on MODIS and Its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Using IDL Language/杨珊荣,李虎,余涛,李家国,王子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信息.-2009(2).-91~97
常规秸秆焚烧监测难度较大,而卫星遥感数据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分辨率高等优点,有利于秸秆焚烧监测工作的进展。介绍如何使用MODIS数据提取秸秆焚烧火点的算法。在算法实现上采用交互式数据语言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进行实现,大大缩短了人机交互时间,提高了秸秆焚烧点自动提取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秸秆焚烧监测工作的开展。图2表1参24
CH20100289 ENVI下基于GLT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几何校正研究/邓书斌,于强,骆知萌,董彦卿,康铭(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遥感信息.-2009(2).-98~99
2008年5月成功发射升空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已交付使用,由于它的空间分辨率低,通过地面控制点的传统几何校正方法已不再适用。研究将地理位置查找表法(GL T)应用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 and InfraRed Radiometer,VIRR)的几何校正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校正效果。该方法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影像的预处理提供了参考。图3参3
CH20100290 城市正射影像图网络发布系统的实现及关键技术=Re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of the City High Resolution Digital Orthophoto Maps for Web Publishing/张鹏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遥感信息.-2009(2).-100~103
基于SuperMap IS.NET平台,采用AjaxControls和WebService技术,在普通PC服务器上不仅实现了广州市全市域、不同年代、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快速、高效的网络发布,而且实现了影像图与城市1∶500、1∶2000等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不同GIS格式专题图数据的集成式发布,对系统的实施思路、功能特色和关键技术等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图3参8
CH20100291 鄱阳湖流域季节性绿色覆被(作物)的NDVI指数变化特征分析=Seasonal Variability of Crops′NDVI Index in Poyang Lake Watershed Based on Multi-temporal SPOT4-Vegetation Data/汪权方,李家永(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测绘科学.-2009,34(3).-22~24
土地覆被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可为全球变化模拟提供重要信息。利用包含植被一个完整生长周期的SPOT4-VEGETATION的NDVI影像,对鄱阳湖流域典型季节性绿色覆被(作物)的绿度值、峰值、谷值、年均NDVI(NDVI-I)和NDVI年内极差(NDVI-MM)等特征值进行了提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覆被(作物)类型的NDVI指数年内季节变化以及NDVI时间曲线的波动与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之间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以作物为主的季节性绿色覆被在作物生活期内绿度指数水平较高,在休闲期会大幅度降低;当作物处于抽穗期时,NDVI值达到作物生长期内的最大值;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作物的NDVI年内变化曲线分别呈单峰型、双峰型和三峰型波动;NDVI最小值和年均值基本上按“一年两熟或三熟作物大于一年一熟作物”的顺序变化。图5参15
CH20100292 基于Ridgedet变换和极小极大估计的图像去噪=Image Denoising Based on Finite Ridgelet Transform and Minimax Estimation/赵振磊,耿则勋,张亚新(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09,34(3).-31~33
Ridegdet是继小波变换后一种新的图像多尺度分析方法,它能有效地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描述,对于图像中的直线状和超平面的奇异性问题,Ridgelet变换具有比小波变换更好的处理效果。极小化极大估计是对“最不利”先验分布的贝叶斯估计,利用极小化极大原理来获取阈值,实现了一种基于有限Ridgelet变换和极小极大估计的图像去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有较多线状目标的图像,该方法取得了比小波变换更好的效果。图5表1参11
CH20100293 AMSR微波遥感数据进行土壤湿度的计算机反演=Soil Moisture Inversion by AMSR-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Data/郭贺彬(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测绘科学.-2009,34(3).-34~36
为了有效解决大尺度区域土壤水分时、空间变化监测的问题,在总结了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湿度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先进的AMSR星载被动微波遥感数据,提出了利用双谱模型计算土壤表面发射率的计算机算法。首先需要由双站散射系数计算反射率和发射率,然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反演土壤湿度,实现了在随机粗糙面状况下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土壤表面水分反演,并在实验区进行了成功的应用。图3表1参8
CH20100294 10m级分辨率卫星影像道路语义模型研究=Study on Road Semantic Model for the Level of 10 Meter Resolu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王林(中国交通通信中心),秦其明∥测绘科学.-2009,34(3).-68~70
道路模型是遥感影像自动/半自动道路提取中重点研究的内容。介绍了传统的影像道路模型并指出其中不足,从语义的角度阐述了建立道路语义模型的必要性,概述了10m级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道路的表现特征,分析了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涉及的各层次语义信息,建立了面向10m级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道路语义模型,详细阐述了语义模型的实现过程。将语义模型应用于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系统,通过新疆阿图什Spot5多光谱遥感影像道路提取试验,验证了道路语义模型的有效合理性。图6参12
CH20100295 通过真正射影像快速构建三维建筑物场景的方法=Construct 3D Models of Scene on True Orthoimage/关鸿亮,江恒彪,曹天景,刘先林(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测绘科学.-2009,34(3).-71~73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正从单机工作方式向系统集成的工作方式转变,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已变得较为容易。在三维数字城市建筑物建模方面,要求必须快速有效地提取建筑物边界,才有可能进行快速的三维景观建模作业。提出了利用DSM和真正射影像相结合构建地形景观的一种新方法,首先从真正射影像上提取建筑物的边界线,对建筑物多边形进行三角化处理,视地面模型为一带洞多边形,同样进行Delaunay三角化处理,接着从DSM和DEM获取建筑物的高度信息,构建三维建筑物模型,最后通过纹理映射的方式,对整个建模场景进行纹理贴图,这一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图12参17
CH20100296 工程摄影测量中交向摄影的精度分析=Analyzing the Accuracy of the Convergent Photography in the Engineering Photogrammetry/沈庆雄(厦门市海沧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测绘科学.-2009,34(3).-78~80
从理论上推导了工程摄影测量中交向摄影方式各元素影响物点坐标精度的严密公式,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采用先进的数码相机和量测相机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在仔细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找出了工程摄影测量中交向摄影最佳的交向角、摄影基线、摄影距离和摄影比例尺等参数,对物点坐标总精度的影响规律。实际作业中,要使最佳交向摄影方式获得最理想的点位精度,所总结出的结论是可行的。图1表3参6
CH20100297 真正射影像生成中遮蔽区域的补偿=The Occlusion Compensation in the True Orthophoto Generation/边馥苓,王潇(武汉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研究中心)∥测绘科学.-2009,34(3).-81~83
经过正射纠正后的真正射影像,往往会出现建筑物遮挡造成的影像信息缺失区域。采用相邻影像补偿、图像修复两种方法依次对这些缺失区域进行补偿。对于因相邻影像信息不足,仍未补偿的剩余像素,在引入DBM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有效像素的样本纹理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优于常规图像修复算法,生成了完整的真正射影像。图4参12
CH20100298 基于缨帽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Research on Remote Sensing Image Fusion Methods Based on Tasseled Cap Transformation/陈超,江涛,刘祥磊(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测绘科学.-2009,34(3).-105~106
阐述了图像融合和缨帽变换的意义,针对缨帽变换在植被信息提取方面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缨帽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城区遥感图像融合中,将其与其他几种图像融合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缨帽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得到的结果图像纹理清晰、结构完整、光谱保持能力强,在城市零星绿地提取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图3表1参11
CH20100299 基于先验求权的虚拟观测值法及其在线阵影像定向中的应用=The Virtual Observation Method with Weight Prior-determine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rientation of the Linear Array Imagery/余俊鹏(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09,34(3).-124~126
航天线阵列遥感影像定向参数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参数解算不稳定,难以得到准确结果。较为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将定向参数处理成虚拟观测值或用岭估计代替最小二乘估计。首先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提出利用原始外方位元素精度等先验知识给定虚拟观测值权,进一步提高定向结果的可靠性。对SPOT-5与QuickBird两种高分辨率线阵影像的定向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6个分布良好的地面控制点情况下,影像对地目标定位精度可达到2~4个像素的水平。表2参11
CH20100300 两种基于2DPCA图像融合算法的性能研究=Performance of Two Kinds of 2DPCA Algorithms in Image Fusion/吴学明,杨武年(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09,34(3).-127~129
基于2DPCA的图像融合算法是一种新近提出的图像融合技术,它是通过图像矩阵右乘投影矩阵来实现2DPCA分析的。因而,这种算法能够有效利用图像的二维结构信息,具有良好的性能,不仅能够提高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而且使光谱信息得到较好保持。提出了一种通过图像矩阵左乘最优投影矩阵来实现2DPCA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即L2DPCA图像融合算法,并将2DPCA算法和L2DPCA算法与经典的BROVEY、PCA和HIS 3种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DPCA算法和L2DPCA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这3种经典的算法。图1表1参9
CH20100301 小卫星数据的变化监测能力分析=Analysis of the Ability of Small Satellite Data in Monitoring/李静,党福星,李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测绘科学.-2009,34(3).-130~131
为了促进小卫星数据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与推广,以监测采矿图斑变化为目标,通过对北京地区的2006年和2007年两期北京一号小卫星4m全色影像采用正射校正、配准和迭加对比的方法发现变化信息。结合1∶50 000影像图、野外调查和测量,确定变化图斑的边界、变化原因和规模,并对小卫星全色图像的变化监测能力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小卫星4m全色影像数据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概括出其变化监测能力。图8表1参10
CH20100302 基于K-L变换的BP神经网络遥感图像分类=BP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in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Classification/胡剑策,吴国平(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测绘科学.-2009,34(3).-137~139
为了提高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类正确,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K-L变换)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先应用KL变换对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降维,提取最主要的三个成分合成假彩色图,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假彩色图进行监督分类。由于主成分之间是不相关的,增强了图象信息,降低了神经网络的计算量,提高了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分类精度优于传统分类方法,总正确率为88.5%,Kappa系数为0.862,因而具有实用价值。图3表2参9
CH20100303 基于Geo Raster的多源遥感数据存储研究=Storage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Based on Geo Raster/李芳,邬群勇,汪小钦(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09,34(3).-150~151
遥感数据源极大丰富,影像文件格式多样,组织方式也较复杂,如何采用统一的接口实现异构多源海量遥感数据的存储是一大难题。以多源遥感数据的存储为研究对象,在研究Oracle Geo Raster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扩展的基于GeoRaster的多源遥感影像存储模型,利用java JAI与GDAL相结合,实现了多源多格式遥感影像数据的统一存储。图3参7
CH20100304 点分布-双蛇模型用于矢量边界更新=Point Distribution-based Dual Snake Model in Vector Edge Update/韩敏,孙杨(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18~21
在利用遥感影像更新GIS矢量数据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已知信息的有效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分布的双蛇模型用于GIS矢量数据更新,该模型利用已有遥感影像信息计算目标边界点的平均分布,以此为“镜面”建立初始矢量边界的“镜像”,将两边界各自演化的结果取平均作为更新后的GIS矢量边界。该方法同时利用了GIS和遥感的历史数据作为先验知识,分别作为蛇模型的初始位置和区域约束信息,使遥感与GIS信息结合更加紧密。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点分布的双蛇模型在GIS矢量边界更新的应用中,可以得到比以传统蛇模型更好的更新准确率和多边形相似度,并且接近手工方法的效果。图7表1参8
CH20100305 基于GEO和IGSO卫星的Sagnac效应的求解=The Computation of the Sagnac Effect Based on GEO and IGSO Satellites/刘晓刚,吴晓平,刘雁雨,曹纪东(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30~32
根据卫星共视法进行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Sagnac效应产生的原因。并分别以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例,推导了卫星共视法时间比对中Sagnac效应在地心惯性系中的基本计算模型,给出了当地面站在赤道上和不在赤道上这两种情况下Sagnac效应的详细计算过程,得出了当地面站与卫星的经度相同以及当地面站与卫星在两极地区这两种情况下Sagnac效应的值为零的结论。这对于地面站之间的时间同步以及卫星导航定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图7参14
CH20100306 基于GMRF-SV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标区域划分方法=Research on Region Partition in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Based on GMRF-SVM/明冬萍,骆剑承,沈占锋(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33~37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量大、细节丰富并呈现出一定的尺度依赖性,单一尺度遥感影像分割难以同时兼顾影像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这成为制约遥感信息自动化提取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对此提出了基于特征的多尺度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框架,并分析了其对于大尺度海量数据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工作具有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根据影像光谱或纹理等特征,提出采用GMRF-SVM方法在大尺度上进行分类的目标区域划分方法。从大尺度信息提取的角度来看,该方法综合了GMRF纹理分类和SVM少量样本模式识别的优势,便于先验知识的融合,无论从花费时间还是分类处理效果上,都远远优于直接采用GMRF进行分割所取得的效果,对于后面的信息提取和目标识别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图6b表1参15
CH20100307 机载SAR交向立体模式及定位方法研究=Study on Crossed Stereo Mode and Positioning Methods of Airborne SAR/范洪冬(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黄国满,邓喀中∥测绘科学.-2009,34(2).-48~49
为了充分使用构架或受限飞行时获取的交向影像,对机载SAR交向立体模式及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比较了3种利用SAR影像提取DEM的方法,分析了机载雷达立体测量的意义。其次,研究了SAR交向立体获取方式及所获取立体影像对的特点。最后,应用两种立体定位模型,即距离-多普勒模型和多项式正射校正模型,对陕西某地1m分辨率SAR影像对进行了实验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定位精度。图2表1参9
CH20100308 基于数学形态学和相位编组SAR影像道路自动提取=Automatic Road Extraction from SAR Images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and Phase Group/窦建方,陈鹰(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测绘科学.-2009,34(2).-53~54
由于SAR图像中固有的斑点噪声的强烈影响,某些对于光学图像有很好效果的边缘检测算子,但是对于SAR图像来说,效果很差,应用一种改进的基于图像统计信息的局部线特征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统计信息对图像进行局部特征检测,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去除内部空隙并细化得到道路段,将道路段进行相位编组,进而自动提取出道路。图4参11
CH20100309 遥感图像土地覆盖分类中多源特征数据选择研究=Multi-source Feature Data Selection for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张元,陈亮,王文种,王军战(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09,34(2).-55~57
多源特征数据可以提高遥感图像的分类精度,选择合适的特征数据十分重要。利用基尼指数对多尺度纹理信息、主成分变换前三分量、地形数据等特征进行选择,选出最佳特征子集。利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分类法、最大似然法分别对全部特征数据和最佳特征子集结合多光谱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尼指数可以有效地对多源特征数据进行选择,特征选择可以提高分类器效率,提高分类精度。图2表2参14
CH20100310 两步解法用于求解线阵CCD影像外方位元素=Computing the Exterior Orientation Elements of Array-scanned Image by Using Two-step Solution/龚辉,姜挺,江刚武,杨靖宇,纪松(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72~74
在线阵CCD影像外方位元素的求解过程中,外方位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导致法方程病态,最小二乘估计值误差较大。在分析以往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两步解法求解线阵CCD影像的外方位元素。该算法的实质是选择一个比单位矩阵更合适的正则化矩阵。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克服线阵CCD影像外方位元素间的相关性,定位精度较高,定向点精度在1个像素内,检查点精度在1.5个像素内。表2参14
CH20100311 西藏过布错湖泊演化的遥感分析=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Guobucuo Lake in Tibet with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刘雪梅,黄丁发(西南交通大学空间信息工程中心)∥测绘科学.-2009,34(2).-75~77
高原湖泊的演化研究是全球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藏过布错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RS、GIS技术,以TM图像为遥感信息源,根据遥感图像上过布错湖泊演化过程中所留下的相关沉积物的影像特征,反演古湖泊在四个不同时期的水域范围,并进一步分析了演化原因以及相应解决对策。研究表明,从更新世晚期至今,湖泊面积缩小了258.2km2。水位下降了76m,其中,在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湖泊萎缩速度最快,其间分离出了一些小湖泊,此后湖泊退缩较慢。图3表3参9
CH20100312 非量测数码相机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辅助分步像主距与像主点的简单测定=A Simple Assistant Measurement of Principal Point and Distance of Photo for Non-metric Digital Camera Space Resection of Single Photo/李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林宗坚,李佶,王伟∥测绘科学.-2009,34(2).-78~80
近年来,非量测的中、高端普通数码相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航空、近景等摄影测量领域。影响摄影测量成果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相机的技术参数,因此相机技术参数的检校是保证成果质量能否满足精度要求的关键问题之一。着重讲述了在以单像空间后方交会为基础的相机检校中,受制于实践环境,当控制场各控制点的几何分布通常被布置离一个平面不大的范围内,则会使未知数的解极不稳定,甚至有不定解得可能。为防止出现错解以及不定解,先通过试验场检校给出像主距f和像主点(x0,y0)初始值,从而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文中给出了方法、原理及实践数据、结果。图2表3参5
CH20100313 航向测量仪在车载三维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the Vector Sensor in Vehicleborne 3D-information Data Acquisition System/曲文乾,叶泽田,王雷斌,胡晓乐,侯明辉(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09,34(2).-85~87
航向测量仪(Vector Sensor)的作用就是为车载惯导系统初始化提供所必须的航向角;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特性,用航向测量仪获取在各种条件下的航向角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在精度、稳定性以及解算时间等性能上的对比分析,得到该仪器的最佳工作状态,进而获取该状态下的航向数据;通过实际的实验测试,此状态下的数据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都能满足惯导系统的需求。图4参8
CH20100314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形态监测=Monitoring the State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Straw Checkerboard Barriers Based on 3D Laser Scanning Technique/丁连刚,严平,杜建会,马玉凤,周进省(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90~9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信息测量技术。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治沙工程领域,通过实验对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微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变化状态,认为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状态,蚀积深度以及由堆积转化为侵蚀的位置等由于坡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证明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微地貌形态变化过程的可行性。同时认为该技术在沙丘移动监测、机械沙障合理设计及防沙治沙效益评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技术本身和应用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图4参17
CH20100315 IKONOS影像的最佳融合技术研究=Study on Optimum Fusion Technology of IKONOS Image/宋刚贤,潘剑君,朱文娟(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106~108
在研究遥感数字影像融合算法和原理的基础上,选择高空间分辨率的IKONOS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能够以全波段融合的主成分变换、乘积变换、Gram-schmidt变换和小波变换四种融合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ramschmidt变换法融合的IKONOS影像光谱质量最好,同时也较高程度地保持了高几何分辨率的空间信息,是权衡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综合效应最佳的一种方法。图6表3参16
CH20100316 一种自适应快速曝光控制方法=A Control Algorithm for Adaptive and Rapid Exposure/王雷斌,张爱武,叶泽田,侯明辉,曲文乾(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09,34(2).-115~116
针对在快速运动中连续高速地获取高质量的图像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通过对初始图像的评估,确定当前景物亮度下最佳光圈大小,进而获得此光圈下不同景物亮度的曝光时间,由此建立景物亮度与曝光时间的关系模型。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关系模型,通过跟踪当前景物亮度动态调整曝光时间以达到获取最佳曝光量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实时、快速、成像质量高和控制精确可靠的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图4表2参8
CH20100317 基于Radon变换的星载SAR图像窄V尾迹检测=Detection of Narrow VShip Wakes in SAR Images Based on Radon Transform/张晓燕,尤红建,付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测绘科学.-2009,34(2).-117~118
在Radon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Radon变换域附加检测规则对星载SAR图像中窄V尾迹进行检测的方法。附加的规则由去除短线规则和去除孤立点规则组成,将该方法应用于星载SAR图像中不同表现形式下的窄V尾迹,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图7表1参8
CH2010031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DEM粗差定位=Detecting Gross Errors in DEM of Regular Data Based on PCA/杨晓云,梁鑫,岑敏仪,顾利亚(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理信息工程中心)∥测绘科学.-2009,34(2).-128~129
规则格网DEM数据结构简单,易于存储,因而针对于它设计的粗差探测算法成果丰富,较为常用的有基于坡度信息算法以及基于参数统计方法。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到DEM粗差定位中,充分考虑DEM数据空间相关的特性,使粗差检测更为准确可靠。采用实测的ZX铁路线DEM数据对该算法进行检验,从试验结果可以得知,新算法不仅适用于生产者,也可面向最终用户。图5参9
CH20100319 面向对象的高光谱影像目标识别方法=Object-oriented Target Identification from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尹作霞,杜培军,陈云浩,谭琨(中国矿业大学地理信息与遥感科学系)∥测绘科学.-2009,34(2).-130~132
将面向对象影像分析和决策树方法综合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目标提取,在分析待提取地物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特性知识,构建分类规则,设计和实现决策树以完成目标识别。该方法充分应用分割所得到的均质对象的位置、形状、纹理等特征实现了决策规则提取和决策树构建,在应用OMIS和PHI影像进行目标识别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图7表1参8
CH20100320 基于AMMGC三线阵影像多视匹配模型的DSM自动提取=Automatic DSM Generation from Threeline-array Digital Images Based on AMMGC Multiple-image Matching Model/纪松,范大昭,张永生,董广军,初艳锋(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139~141
提出了适用于三线阵数字影像多视匹配的AMMGC模型,该模型综合利用多张线阵影像,减少信息盲区,提高匹配成功率,较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双像匹配模型的不足。AMMGC模型通过金字塔影像传递匹配初值,利用匹配检查策略检验匹配结果,非常适用于特征点与格网点匹配。运用ADS40三线阵数字影像对AMMGC匹配模型进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从影像上获取大量同名像点,生成密集DSM,在DSM自动采集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图10表2参9
CH20100321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压缩方法=3D Laser Scanning Point Cloud Data Compression Method/黄承亮,吴侃,向娟(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142~144
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点云数据,其数据量比较大,通过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两个数据压缩方法,分别为区域重心数据压缩法和基于三维TIN数据的共顶点数据压缩法,介绍了两种数据压缩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并对区域重心数据压缩法进行实例分析,得出了压缩结果。图6表1参9
CH20100322 历史建筑物立体图的数字测图技术=Digital Mapping Technology of Excellent Historic Architecture 3D Map/程效军,李巧丽,唐剑波(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测绘科学.-2009,34(2).-164~166
历史建筑物的立体图是其重要技术资料,探讨基于无协作目标电子全站仪采集建筑物的三维数据,通过制定相应的编码规则,结合AUTOLISP开发工具编制程序,在AUTOCAD平台上自动绘制建筑物的立体图,进而得到建筑物的三维立体图和其他建筑图件,实现建筑物三维立体图的数字测绘,为保护历史建筑提供基础信息。图7表4参7
CH20100323 机载SAR影像主动定位的数学模型研究=Research on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Direct Geolocation with Airborne SAR Image/岳昔娟,黄国满,赵争(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学.-2009,34(2).-181~183
基于差分GPS(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数据,在无控制点的情况下,导出了一种进行机载SAR影像主动定位的数学模型。此模型包括DGPS/INS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天线动态偏心改正、雷达天线相位中心插值和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模型及解算。根据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获得机载SAR影像上每点所对应的地理坐标,重采样生成正射影像图。通过成都测区1m分辨率的机载SAR影像主动定位试验,验证了此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主要系统误差源及系统误差的改正方法。图4表2参9
CH20100324 一种用于PDA的遥感影像数据模型及其显示算法研究=A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Model for PDA and Its Display Algorithm/王涛,邓雪清,戴晨光,张永生(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09,34(2).-184~186
针对以PDA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瓦片金字塔和线性四叉树索引相结合的遥感影像数据模型,详细给出了模型的相关数据结构,并利用视点相关实时简化算法来显示影像数据。实验表明该模型和显示算法可在资源有限的PDA上实现大数据量遥感影像的实时显示。图5表1参11
(225~324 李梦丹)
CH20100325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近红外光谱法(NIRS)的基于影像估计和验证=Image-based Estimation and Validation of NIRS for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会,英〕/Kim T,Kim H,Kim H∥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4
CH20100326 视频影像探测系统摄影机检校法评价=E-valuation of Camera Calibration Approaches for Video Image Detection Systems〔会,英〕/Bauer S,Luber A,Reulke R∥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5~12
在现代交通管理中,视频影像探测系统(VIDS)作为交通传感器日益重要,价格逐渐降低且不需要像感应线圈这样的道路设施。而且由于监测范围广,使得它们能够获得全新的交通参数。为了利用多摄影机系统,不同摄影机的观测值必须融合。数据融合需要进行坐标变换,而坐标变换的基本要求是已经摄影机的内外方位元素。对3种测定外方位元素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CH20100327 外部导引用于Pleiades-HR影像质量校正=Using Exotic Guidance for Pleiades-HR Image Quality Calibration〔会,英〕/Lebègue L,Kubik Ph,Greslou D∥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3~19
飞行质量校正和性能评价取决于特殊采集和卫星平台专用导引。2010年初法国将发射新的高分辨率地球观测卫星Pleiades-HR。为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采用了特殊的设计和新技术。描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AMETHIST法,用于计算辐射模型的归一化系数,另一种是用恒星量测视线的动态稳定性。
CH20100328 DMC虚拟影像的几何精度提高=Increasing-geometric Accuracy of DMC’s Virtual Images〔会,英〕/Madani M,Shkolnikov I∥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9~26
在过去2~3年间,对大像幅数字摄影机的几何精度进行了一些研究。多摄影机平台影像的几何检校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摄影机组合镜头和成像光栅结构检校。用两种方法祛除或模拟摄影机残留的系统误差。第一种方法试图利用光束法平差影像残差的事后内插处理祛除影像系统误差。第二种方法试图在自检校平差中用合适的附加参数描述系统误差。研究表明影像残差的剩余系统误差是一个常量且大小介于0.5μm和3μm之间。可以提高目标点的垂直精度2~4倍。
CH20100329 中断微振动的影像几何纠正的流水线=Process Line for Geometrical Image Correction of Disruptive Microvibrations〔会,英〕/Lussy F D,Greslou D,Gross-Colzy L∥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27~35
自地球观测卫星问世以后,动态干扰对卫星设计一直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卫星是如此的稳定以至很难在飞行期间表征这些干扰。但是新近设计更小卫星、更紧凑和更高抽样率的需要使这些动态干扰成为可能和关键性问题。介绍了一种根据影像导出的几种不同观测值估计中断信号的遗传算法。
CH20100330 新的绝对辐射纠正试验基地=New Absolut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Test Site〔会,英〕/Gurol S,Ozen H,Leloglu U M∥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35~40
检校特别是绝对辐射纠正对光学卫星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它把数据放在标准尺度上并且使其与其他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比和兼容。土耳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认识到检校的重要性,决定建立一个新的绝对辐射纠正试验场。所选地满足建场要求。对2004—2007年间的7、8月份的MODIS卫星影像进行了Getis统计分析以测定同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适合区域大约为324026km2。后来还观测到期间越长,水覆盖的区域就越具有同质性。
CH20100331 传感器标准化与遥感数据融合问题=Aspects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ensor and Data Fus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会,英〕/Hoffmann R,Reulke R∥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41~46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的需求,单传感器面临精度和应用的约束。一种提高几何和辐射数据质量的创新方法是融合不同数字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考虑了机载和星载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激光扫描仪、高光谱系统、雷达和InSAR系统。普通融合方法是提高分辨率、姿态或距离信息和纹理信息融合、全色锐化和跟踪。迄今为止不同来源数据融合结果评价准则仅少数情况建立了。在INS项目中,设计了标准化的科学基础供厂商和用户最终产品质量评价使用。介绍了获取可能的融合产品的传感器和方法。
CH20100332 KOMPSAT-2传感器直接模拟与几何检校=KOMPSAT-2 Direct Sensor Modelingand Geometric Calibration/Validation〔会,英〕/Seo Doochun,Yang Jiyeon,Lee Donghan∥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47~52
CH20100333 KOMPSAT-2校验概述=Summary of Calibration andValidation forKOMPSAT-2〔会,英〕/Lee Donghan,Seo D C,Song J H∥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53~56
CH20100334 KOMPSAT-2校验的影像恢复=Image Restoration of Calibration and V alidation for KOMPSAT-2〔会,英〕/Lee Donghan,Seo D C,Song J H∥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57~62
CH20100335 用最大验后法进行遥感影像条带噪声去除和修整=Destriping and Inpainting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Using Maximum A-Posteriori Method〔会,英〕/Shen Huanfeng,Ai Tinghua,Li Pingxiang∥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63~70
CH20100336 基于多影像空间后交的在轨恒星摄影机检校=On-orbit Stellar Camera Calibration based on Space Resection with Multi-images〔会,英〕/Xie Junfeng,Jiang Wanshou,Gong Jianya,Wang xiao∥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71~76
CH20100337 小波用于模拟和数字摄影测量相机摄得影像的噪声探测=The Use of Wavelets for Noise Detection in the Images Taken by the Analog and Digital Photogrammetric Cameras〔会,英〕/Pyka K,Siedlik J∥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77~82
介绍了小波变换在评价摄影测量影像随机噪声量中的应用。研究了两个小波指标。第一个指标基于小波系数分布形状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形状的结论不一定客观。第二个噪声指标研究分解过程中相对方差的变化。在模拟和数字影像案例研究中,数字影像可以获得更好的噪声评价参数。研究证实了可以根据小波系数定义噪声量指标。
CH20100338 在轨几何纠正——CARTOSAT-1和CARTOSAT-2的经验=In-flight Geometric Calibration—An experience with CARTOSAT-1 and CARTOSAT-2〔会,英〕/Srinivasan T P,Islam B,Singh S K,Krishna B G∥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83~88
2005年发射了Cartosat-1卫星,接着于2007年发射了Cartosat-2卫星。前者有双摄影机,执行立体使命,可全球覆盖测图。后者具有高分辨率的单成像传感器,为城市应用提供各式影像。用精密成像几何知识以及利用该信息的成像模型测定数据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描述了几何纠正的方法和经验。
CH20100339 多传感器机载系统:传感器现场检校的潜力=Multi Sensor Airborne Systems:The Potential for in situ Sensor Calibration〔会,英〕/Yastikli N,Toth C,Brzezinska∥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89~94
机载LiDAR系统常与包括 GPS和INS在内的定位和定向系统相结合测定传感器的外方位。近几年,LiDAR系统也常与数码相机整合。数码相机影像可利用GPS和IMU系统的组合系统平台导航解直接定向。直接定向方法对检校误差很灵敏,因此,各传感器的检校和传感器之间的关系对直接定向法至关重要。此外,飞行期间的物理参数可能与假定的检校参数不同,会引起物方空间的误差。主要研究利用工程中的LiDAR数据测定摄影机和视准轴检校参数。
CH20100340 基于先验知识的SBAS-DINSAR法表面变形研究=Surface Deformation Investigated with SBAS-DINSAR Approach Based on Prior Knowledge〔会,英〕/Huang Qihuan,He Xiufeng∥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99~104
虽然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nSAR)已经成功地用于变形测图,但它容易受到时空去相关的影响,特别是长期变形测图。根据DInSAR算法,小基线子集(SBAS)法能减少时空去相关。SBAS-DInSAR法能生成中等变形速率图和位移时间系列。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南京市的表面变形。研究区变形相位信号的时间变化作为先验知识被假定为三次曲线,并直接用最优最小二乘法获得变形参数,从而简化了SBAS法。用南京市1996~2000年的8幅SAR影像生成了13张差分干涉图。
CH20100341 SRTM C波段和X波段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偏差研究=Investigation of Elevation Bias of The SRTM C-and X-B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会,英〕/Becek K∥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05~110
为了生成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需要精密轨道数据和基线信息,此不一定能获得。一个替代的方法是把地面控制点加到InSAR处理中。然而对高质量的地面控制点进行定位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辐射响应低。介绍了一种无精密轨道信息和基线信息生成的In-SAR DEM与粗参照的DEM匹配的方法。
CH20100342 用于SAR干涉测量的DEM配准、对准和评价=DEM Registration,Alignment and Evaluation for SAR Interferometry〔会,英〕/Li Zhengxiao,Bethel J∥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11~116
CH20100343 基于边缘探测的小波SAR影像斑点抑制=Wavelet Speckle Reduction for SAR Imagery Based on Edge Detection〔会,英〕/Wu Yingdan,Yuan Xiuxiao∥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17~122
CH20100344 基于SIFT算法的配准用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Coregistration Based on SIFT Algorithm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会,英〕/Li Fangting,Zhang Guo,Yan Jun∥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23~128
CH20100345 考虑时相极化数据复威夏尔特分布特征的联合检验统计量=A Joint Test Statistic Considering Complex Wishar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Temporal Polarimetric Data〔会,英〕/Erten E,Reigber A,Schneider R Z∥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29~132
分布式散射计的极化数据能完全表征为厄密共轭正定矩阵。在时间上观测量还将服从威夏尔特分布。这些观测量在时间上可以是相关的或不相关的。为了不做独立的假设,矩阵的模型需模拟为复威夏尔特分布。根据复密度矩阵函数提取了两个极化观测量的联合统计量。通过模拟数据分析了研究结果。
CH20100346 利用地面干涉测量技术的大坝变形测量=Measurement of Dam Deformations by Terrestrial Interferometric Techiques〔会,英〕/Alba M,Bernardini G,Giussani A∥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33~140
描述了一种新的非接触GBInSAR传感器在拱形重力坝日常变形测量中的应用。名叫IBIS的传感器是Ku波段干涉雷达传感器,其适合同时监测大型结构物多个点的位移响应。而且,用雷达传感器沿稳定轨道移动对被监测物体进行扫描能实施干涉测量技术从而改进与基线平行方向上的横向分辨率。本文致力于水荷载增加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大坝位移监测。位移结果与安装在大坝中央断面上的坐标尺结果进行了比较。
CH20100347 机载InSAR在三维应用中的最新进展=Recent Advances in Airborne InSAR for 3D Applications〔会,英〕/Mercer B,Zhang Q∥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41~146
介绍两个对地球空间信息学有着重要影响的计划。第一个计划是有关用机载干涉SAR创建国家范围和洲范围的DEM数据库。第二个计划是研制机载的,单通L波段全极化的InSAR系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在缺少时相去相关效应的情况下不同类型森林冠层下地面高程如何被提取。介绍了初步研究结果。
CH20100348 用SAR干涉测量监测西安新近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Monitoring of Recent Land Subsidence and Ground Fissures in Xi’an with SAR Interferometry〔会,英〕/Zhao Chaoying,Ding Xiaoli,Zhang Qin∥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47~150
CH20100349 用MERIS数据和GPS消除ASAR导出的InSAR产品的大气效应=Atmospheric Effects Removal of ASAR-derived InSAR Products Using MERIS Data and GPS〔会,英〕/Khiabani S A,Zoej M J V,Mobasheri M R∥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51~156
大气会干扰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大气参数总是影响雷达的相位,而且大气误差对干涉图的影响强度取决于参数值之间的差值。为了减少这种误差考虑了一些检校方法。因此,确定了模型估计值和数据采集方法以支持气候要求。制作了大气压和水蒸汽差异图,并将这种图转换为相应的天顶延迟和雷达相位漂移。改正后的InSAR结果与独立的GPS测量值之间大约有1cm的差异。
CH20100350 基于双变量收缩函数和双树复小波变换的斑点去噪=Speckle Denoising Based on Bivariate Shrinkage Functions and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会,英〕/Xing Shuai,Ma Dongyang∥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57~162
CH20100351 全波形小光斑机载激光扫描仪的辐射定标=Radiometric Calibration of Full-w aveform Small-footprint Airborne Laser Scanners〔会,英〕/Wagner W,Hyypp J,Ullrich A∥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63~168
小光斑机载激光扫描仪是最初开发用于地形测图的激光雷达仪器。近几年机载激光扫描仪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应用并且其技术能力正不断改进。为了充分利用回波幅度和波形测量,有必要进行辐射定标。回顾了常规散射参数的定义。展示了由RIEGL LMS-Q560采集了全波形数据转化为城市和乡村实验区断面数据的结果。
CH20100352 用SIFT法研究LIDAR强度数据与航空影像的配准=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gistration of LIDAR Intensity Data and Aerial Images Using the SIFT Ap-proach〔会,英〕/Abedini A,Hahn M,Samadzadegan F∥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69~176
不同种类影像数据集之间的自动配准存在多种方法。这些数据集可以是航空或卫星影像、地图、LiDAR数据。这里使用所谓的SIFT算法由航空影像和LiDAR强度数据提取特征。然后自动匹配提取的特征并在后续阶段配准航空影像和LiDAR强度数据。SIFT特征对影像尺度和旋转变换的不变性以及这些特征相对于照明、噪声和某种程度的视点变化的稳健性使这些特征特别适合于我们的目的。描述了这种方法并介绍了斯图加特实验区获得的结果。
CH20100353 机载LIDAR系统的性能:系统技术规格与期望性能间的联系=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irborne LIDAR System:Bridging System Specifications and Expected Performance〔会,英〕/Ussyshkin V,Boba M,Sitar M∥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77-182
激光雷达系统广泛接受的标准描述的缺乏造成了一般术语的可变解释和仪器性能的误解。介绍了Optech公司,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领先制造商,在建立系统技术规格与系统性能,以及激光雷达衍生的终端产品的预期质量之间关系上所取得的成果。研究了描述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并提供了一些超出说明书范围的但可能显著影响操作效率和性能的技术信息。
CH20100354 空中多脉冲激光雷达在大范围测量中的实际应用=Practial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Pulse in Air(MPiA)LIDAR in Large Area Surveys〔会,英〕/Roth R B,Thompson J∥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83~188
空中多脉冲技术,或MPiA,是可以使机载LIDAR系统以更高的脉冲率工作的新技术。由于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脉冲回束之前发射第二脉冲,因此,脉冲率在任意高度可以成倍增加。突破光速和常规单空中脉冲LIDAR的限制,这种LIDAR系统可以以两倍的覆盖率获得所需要的点密度或以常规的覆盖率取得两倍的点密度。简要介绍了大范围测量工程中的MpiA技术。
CH20100355 道路路面标志作为地面控制在LIDAR数据中的应用=Using Road Pavement Markings as Ground Control for LIDAR Data〔会,英〕/Toth C,Paska E,Brzezinska D∥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89~196
LiDAR技术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激光测距的精度对于硬表面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接近静态测量性能,并且点云密度由于更高的脉冲率而大大提高了。激光测距的高精度也意味着点云的总体精度现在主要取决于导航解(基于GPS/IMU的组合)的质量。所有这些进展使我们可以用更高密度和点位坐标精度更高的点云描述表面。与其同时,更高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要求也在发展,现在,LiDAR产品的特征描述还包括水平精度。介绍了利用路标作为地面控制的方法。线性特征在城区和交通长廊是广泛可用的,而且还可以用各种 GPS技术快速测量它们。
CH20100356 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联合用于建筑物自适用边缘探测=Adaptive Building Edge Detection by Combining LIDAR Data and Aerial Images〔会,英〕/Li Yong,Wu Huayi∥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197~202
CH20100357 LIDAR系统的误差预算和导出点云的质量控制=Error Budget of LIDAR System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Derived Point Cloud〔会,英〕/Habib A F,Al-Durgham M,Kersting A P∥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203~210
直接定位技术性能的不断改进对LiDAR系统采集大范围精确稠密的表面模型产生了积极的影像。典型的Li-DAR系统包含3个主要部分:提供位置信息的GPS系统,提供姿态测量的IMU设备和地面点(激光光斑)。关注的是提供激光点云质量控制的工具。概述了可能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及其对结果表面的影响。继误差源及其对激光光斑精度影响讨论之后,给出了一个质量控制工具。最后给出了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
CH20100358 基于EM算法的机载激光扫描波形数据的去相关=Decomposition of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Waveform Data B ased on EM Algorithm〔会,英〕/Li Qi∥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XXIth ISPRS Congress,Volume XXXVII,Part B1,Commission I,2008.7.3-11:China,Beijing.-211~218
(325~358 廖祥春)
CH20100359 基于激光雷达的建筑物建模的空间不确定性评估:以俄克拉荷马州城区为例=Assessing Spatial Uncertainty of Lidar-derived Building Model:A Case Study in Downtown Oklahoma City〔英〕/Mang L C,May Y∥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3).-257~269
激光雷达技术(LiDAR)使一些费用低廉的数字模型产品能够以很好的空间分辨率获取到地表特征的地形和高程,这一能力促使了LiDAR在地形、建筑物、林分和海岸地貌等这些其它遥感方法无法充分获取的特征方面的应用。然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LiDAR数据及其产品包含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基于LiDAR数据源的建筑物建模的空间不确定性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在如下城市环境下,较大空间不确定性可以被发现:(a)复杂建筑物,(b)附属有反射性物质的建筑物,(c)植被附近。此外,为减少空间不确定性,本文建议:(a)数据采集前制定详细的飞行前计划,(b)改进特征提取机制,(c)采样其它的遥感数据,(d)对城市环境进行准确评估。图16表1参57
CH20100360 基于自由形态表面方法的Lidar数据复杂形状建筑物的重建=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Shape Buildings from Lidar Data Using Free Form Surfaces〔英〕/Nizar,A A,Sagi F,Yerach D∥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3).-271~280
基于LiDAR数据的建筑物重建为大范围3D模型的自动快速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此重建需要关于点云和模型的许多参数的知识。重建任务的复杂性需要利用额外的信息去局部化建筑物并假设它们是平面的,这种假设限制了复杂尤其是带有曲面建筑物的重建。提出了一个探测和重建模型,它仅以点云为唯一信息源并支持通用形状表面的重建。由于多数建筑物是由平面组成,本法包含基于平面的划分和基于非平面的表面,这样,标准的建模就延伸到支持自由形态的屋顶形状而无需引进人工建模。此外,为产生真实的建筑物建模,本文在重建时引入了几何限制。图8表1参25
CH20100361 基于数字地面模型的地形特征提取自适应方法=An Adaptive Approach to Topographic Feature Extraction from Digital Terrain Models〔英〕/Yonghak S,Jie S∥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3).-281~290
提出了一种从数字地面模型中进行地形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方法。首先,利用组合了著名的D8和有限差分方法的斜率估计量生成坡度图;第二步,LOG算子和多阈值应用于坡度图,以确定最大曲率和最大连通性的边缘像素;第三步,利用原始和鲁棒两种步进方格法描绘地形特征。根据当地地形的复杂程度有选择的修正肩端点。与现存的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步进方格法在提取特征的精度和分辨率上高出一筹。本文利用南极洲超过3个地方的数字地面模型。结果表明,鲁棒方法总体减少了75%的肩端点,而自适应方法,则比此还要下降24%。图14表1参41
CH20100362 尺度效应在景观格局和地表温度关系间的影响: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为例=Scal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n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A Case Study of Indianapolis,United States〔英〕/Hua Liu,Qihao Weng∥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3).-291~304
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为例,说明尺度转换效应在景观格局和地表温度关系间影响。本文综合了遥感、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同时在不同季节获取了4张关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格局和地表温度(LST)的TERRA SATER影像,每张影像被8种空间尺度重采样:15,30,60,90,120,250,500,1000m。尺度转换在景观格局和地表温度的空间和生态特征的影像用景观指数来检查,最优空间分辨率是基于景观指数空间的最小距离确定的。结果表明:在不用季节的尺度转换过程没有显著影响LULC和LST斑点;稠密的斑点、景观植被指数和LST斑点随着尺度的增加而持续递减却没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城市LULC和LST分类的最佳分辨率是30m;评估LULC和LST格局间关系的景观级别是90m。本文为城市设计和环境实践者提供了关于城市景观和城市热环境的有用信息。图12表5参60
CH20100363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中连接点在摄影测量地图编制中的角色=Role of Tie Points in Integrated Sensor Orientation for Photogrammetric Map Complilation〔英〕/kourosh khoshelham∥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3).-305~311
外方位元素的直接测量是摄影测量学的一个挑战。GPS/IN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法可有效减少地面控制点和空中三角测量的需求,并且能极大降低消费和时间。与传统空中三角测量相比,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法能避免像空间和物空间的大的误差,此法的大量连接点能降低像空间的误差。本文谈及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法连接点的数量与分布的影响,并对大量连接点的规则分布和不规则做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每个模型连接点数量的增加,影像空间的误差大大减小。图5表4参16
CH20100364 林分结构图中预测值和反应变量间的尺度和位置的失配影响=Effects of Mismatches of Scale and Location Between Predictor and Response V ariables on Forest Structure Mapping〔英〕/Yagang Xu,Brett G.Dickson,Haydee M.Hampton…∥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3).-313~322
反应和预测变量间的尺度和位置的失配产生的测量误差是林分结构图中主要的误差源,它影响分析模型的估计、危及精度评估结果和降低制图产品的准确性。利用特制的地面绘图系统测量的林分特性,我们从涉及到多重因素的整体主图误差中分离了这种测量误差,并得出误差分布和重要性,它们是由相对较大林单元和相对较小林单元的尺度误匹配和同样大小的两个林单元间特定距离的位置误差引起的。我们利用分析模型和结果图演示了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尺度和位置相关的误差可由Classic和Berkson误差模型来演示,且测量误差每个类别明显的误差图形可以用来鉴别主要的误差源。基于此,可以调整图形设计或调整影像的分辨率,并可挑选理想的分析模型来达到最好的制图结果。图9表5参43
CH20100365 利用现有DEM数据进行立体匹配算法的优化=Optimization of Stereo-matching Algorithms Using Existing DEM Data〔英〕/Milledge D G,Lane S N,Warbruton J∥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3).-323~333
提出了利用现有DEM数据来最优化立体匹配算法,即使这些DEM数据质量比较差,如精度和分辨率,它们亦可作为训练立体匹配算法的手段产生更高质量的DEM数据。现有DEM用来标识和去除粗差。本文利用真实垂直航空影像做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数据质量得到较大改进,与其它方法相比,利用DEM数据改进了误差识别和改正的能力。建议此法可适用于航空影像。图7表7参16
CH20100366 多重前向模式中的冠层反射率模型反转:从方案集分布中恢复森林结构信息=Canopy Reflectance Model Inversion in Multiple Forward Mode:Forest Structur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from Solution Set Distributions〔英〕/Soenen S A,Peddle D R,Coburn C A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4).-361~374
利用遥感进行冠层结构估计在森林环境应用中起了重要作用,冠层反射率模型的多重前向模式(MFM)颜色查找表(LUT)反转是获取森林冠层生物物理结构信息(BSI)的一种方法,MFM不能直接提供反转结果,考虑了软件需求、模型复杂性、计算需求,基于物理的BSI输出。反转过程中MFM-LUT适当的参数化以及内在不确定性在最终BSI恢复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提出了根据MFMLUT多重方案集中产生BSI的3种方法:反射均衡(REQ)、最邻近光谱距离(NSD)、光谱范围区域(SRD),以山区为试验数据证明这3种方法,SRD方法与地面实测数据比较吻合,水平与垂直冠层半径RMSE分别为0.4m和0.8m,以后进一步研究MFM方法。图9表7参45
CH20100367 森林生态系统中确定太阳辐射量的半球影像建模与分析技术=Hemispheric Image Modeling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for Solar Radiation Determination in Forest Ecosystems〔英〕/Schwalbe E,Maas H G,Kenter M…∥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4).-375~384
从基于地面的鱼眼影像中确定太阳辐射量的半球影像处理方法是森林生态系统中进行森林分析的重要工具,该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得到半球冠层影像,分割该影像识别太阳辐射相关的开阔区域,将开阔区域与辐射、太阳路径模型合并起来,用于计算植物总的月或季太阳辐射量,半球影像处理的结果可以用于定量化评价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变化情况。描述了该方法的操作及优化过程,作为支持半球影像几何处理和地理参考的前提,等角传感器模型描述了鱼眼棱镜的成像几何特征,该模型根据附加参数得以扩展,实际测试中,能得到1个像素的精度,此外,讨论了控制色彩差异影响的方法,可能针对鱼眼棱镜中的几个像素,重点提出了分割半球森林冠层影像的稳健分割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辐射面上线性面向分割的分类,结合了全局阈值技术和局部影像分析技术,保证了不同云条件下的不同类型森林的分割,子像素分类能够提高分类的精度,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图12表4参32
CH20100368 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研究城市地表温度与生物物理/社会参数之间的关系=Application of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for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Biophysical/Social Parameters〔英〕/Rajasekar U,Weng Q H∥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4).-385~396
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研究遥感量测得到的城市地表温度与生物物理/社会参数之间的关系,城市表面的热量多于郊区,有必要通过温度、生物物理、社会特征来定量对比城市与郊区热量的差异,为了考虑城市热岛(UHI)效应,有必要用一个参数来考虑城市地表特征对地表温度(LST)的影响。关联规则挖掘模型考虑了城市参数关系,2000年ASTER数据用于模型变量的选择,这些信息也可用于产生2000、2001、2004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与LST信息的关联规则,结果定量化描述了不同城市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04年LULC类型有较少的变化,2000年,森林、不透表层与温度、尺度归一化植被指数(SNDVI)有很强的关系,特殊地区如医院、大学与水呈负相关,2000,2001,2004结果表明:不透表层与机场分区有很强的关联,然而,应该详细分析提取的信息得到决策规则,该模型能够预测城市LST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有助于城市规划者和环境管理者定量化城市场景特征。图8表3参45
CH20100369 基于几何活动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人造地物像素级分类评价=An Assessment of Geometric Activity Features for Per-pixel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Manmade Objects Using very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英〕/Chan J C W,Bellens R,Canters F…∥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4).-379~411
提出了基于几何活动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人造地物像素级分类评价方法,这些特征描述了像素的几何上下文,无需对影像进行分割,研究了两种主要类型的几何活动特征,基于著名面模型的脊特征和不同尺寸和形状结构的形态学特征,研究表明:考虑 GA特征的人造地物分类精度有所提高,此外,基于eCognition的面向对象特征,包含了几何和纹理信息,也用于像素级分类,两种情况相比,都能提高总体精度,几何活动特征和面向对象特征相互补充。图12表4参36
CH20100370 MODIS影像水稻系统生态解译=Agro-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Rice Cropping Systems in Floodprone Areas Using MODIS Imagery〔英〕/Sakamoto T,Cao P V,Nguyen N V…∥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4).-413~424
研究利用MODIS时间序列影像评价洪水易发地区水稻作物系统生态解译的方法,一系列基于小波的方法用于显示越南MeKong三角洲每年洪水、水稻、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关系,通过增强植被指数坡面的局部最大点来估计多作物区的水稻生长期,利用基于小波的滤波确定作物气候,评价作物系统的空间分布。基于小波滤波方法探测2000—2005连续六年洪水季节的时空变化,通过遥感影像分析,显示了区域环境与农作物活动的相互作用。首先,比较了冬-春水稻开始日期与洪水的末期,表明洪水易发地区的作物季节依赖于每年的洪水变化。结果表明:冬-春水稻的开始与洪水撤退季节、洪水每年变化的尺度时空相关。其次,2000—2006场地观测研究表明:An Giang省水稻区域有所扩大,这是由于洪水季节环形沟系统和水资源设施允许额外的作物生长,然而2006年由于有害物的爆发导致了该地区作物的减少,本研究利用MODIS时间序列影像理解大尺度生态系统功能,包括每年的洪水期及人类活动。图5表1参45
CH20100371 评价南德克萨斯州海岸AISA+高光谱影像红树林制图精度=Evaluating AISA+Hyperspectral Imagery for Mapping Black Mangrove Along the South Texas Gulf Coast〔英〕/Yang C H,Everitt J H,Fletcher R S…∥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4).-425~435
红树林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精确的评价有助于红树林湿地的管理与保持,评价南德克萨斯州海岸制图的AISA+高光谱影像、影像变换以及分类技术,AISA+高光谱影像来自两个实验地区,进行了最小噪声分离变换以及反变换,利用最小距离、马氏距离、最大似然、光谱角分类4种方法对去除噪声的光谱影像以及波段缩减的MNF影像进行分类,目的是将红树林湿地分出来,第一个实验区的精度从84%变为95%,第一个实验区的精度从69%变为91%,结果表明:MNF影像的分类精度高于高光谱影像,Kappa分析表明:MNF影像四种分类方法精度没有显著区别,尽管最小似然得到了较高的总体精度,实验区一生产精度与用户精度分别是91%、94%,实验区二MNF影像最大似然分类生产精度与用户精度都是91%,结果表明:高光谱影像变换技术及分类技术有利于海岸环境红树林的制图与监测。图3表6参46
CH20100372 基于形态学的激光雷达数据建筑物检测技术=Morphology-based Building Detection from Airborne Lidar Data〔英〕/Meng X L,Wang L,Currit N∥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9,75(4).-437~442
激光雷达技术的出现为三维建筑物检测提供了可能,由于去除植被的难点,出现了许多基于融合激光雷达数据与多光谱影像的建筑物检测方法,仅仅利用Lidar数据的方法较少,然而,融合过程可能由于分辨率、时间差、阴影、高建筑物、地理校正过程导致误差,提出了一种形态学建筑物检测技术,通过逐步去除非建筑物像素达到建筑物检测的目的,首先,利用地面滤波算法将地面点与建筑物、植被、其他地物区分开;其次,根据尺寸、形状、高度、建筑物元素结构、首末回波间的高度差等特征将剩余的非建筑物像素去除;以Austin城市区域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总体精度能达到95.46%。图6表1参12
(359~372 顾海燕)
CH20100373 用于3D图像处理的八面体变换=Octahedral Transforms for 3-D Image Processing〔英〕/Lenz R,Latorre Carmona P∥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12).-2618~2628
八面体群是旋转群在三维欧几里得域中的一个有限子群,也是立方体网格的对称群。其表示理论常用于三维数据体的压缩和滤波。对三维旋转群的有限子群及其分类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八面体群的特征以及从其表示理论推导出来的基本结果。广义平稳过程是具有理论对称组的过程,其主要成分与其对称组的表示理论紧密相关。线性滤波器可以看作映射运算符,基于对称的滤波器可以看作傅里叶变换的泛化。本文的算法在Maple和Matlab系统中运行,采用两个可公开获取的MRI数据体作为运算对象。实验证明本文的广义平稳假设成立,且相关矩阵的实际主要成分十分近似于理论预期的群结构。还对不同类型滤波器的本质及其恒定性、变换属性进行了阐述,展示了如何将变换域阈值应用于三维信号处理。
CH20100374 采用四边形马尔可夫随机场的图像空间熵计算=Computation of Image Spatial Entropy Using Quadrilateral Markov Random Field〔英〕/Razlighi Q R,Kehtarnavaz N,Nosratinia A∥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12).-2629~2639
香农熵是图像分析的有力工具,但它对图像数据本身的依赖性很强,要求图像像素值的分布必须呈低维封闭模式。最理想的这种模式是马尔可夫模型,但传统的马尔可夫随机场是非因果性的,即便因果性后也还是存在困难。例如,马尔可夫网状随机场对其局部相邻系统具有强烈的对角相关性。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模型,称为四边形马尔可夫随机场(QMRF),并将它的相邻域大小设置为2,利用其特点将图像预先分解为二维联合pdf图像。这些联合图像在同质性的前提下,能够通过一个联合直方图进行估计。还介绍了如何利用该方法计算图像的空间相互信息。最后,为了阐述本方法相比已有方法在性能上的优势,在若干人工合成图像和两幅真实图像上进行了实验。
CH20100375 用于处理剪切和旋转矩形的弥散张量法=Diffusion Tensors for Processing Sheared and Rotated Rectangles〔英〕/Steidl G,Teuber T∥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12).-2640~2648
顾全边缘等重要图像特征的图像恢复和图像简化方法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但已知的边缘保护方法,如普通非线性扩散方法,由于大量的扩散次数,容易造成边缘顶点钝化。将弥散张量用于各项异性扩散,使包含旋转和剪切矩形的图像不产生以上影响。提出了一个基于所谓结构张量的新的方法用于估计旋转角度和剪切参数,还展示了弥散张量在不同模型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大量实例,包括方位估计、去噪、分割,阐明了新方法的良好性能。
CH20100376 直方图修正框架及其在图像增强中的应用=A Histogram Modification Frame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Image Contrast Enhancement〔英〕/Arici T,Dikbas S,Altunbasak Y∥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9).-1921~1935
提出了一个用于图像增强的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通用框架。在此框架中,图像增强转换成一个最小化成本函数的最优化问题。直方图均衡是图像增强的有效技术,但传统的直方图均衡往往导致图像过分增强,使图像看上去不自然,甚至失真。通过引入特定的损失条件机制,使图像增强的程度可调,可方便的将噪声增强、黑/白信号拓展、中等亮度保持等选项加入到进行图像增强的最优化过程中,并为其中所涉若干重要标准提供了分析解。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低复杂度的图像增强算法,并将其性能与几种较新的增强算法进行了比较。
CH20100377 用于抑制数字图像轮廓失真的多尺度随机干扰方法=Multiscale Probabilistic Dithering for Suppressing Contour Artifacts in Digital Images〔英〕/Bhagavathy S,Llach J,Jiefu Zhai∥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9).-1936~1945
提出了一种降低可视“轮廓失真”,即数字图像在色彩量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轮廓的方法。该方法对每个像素的相邻像素进行多尺度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轮廓失真,以及失真的程度。并随机对失真像素色彩进行干扰。该方法能够从整体上减弱失真造成的影响,使失真看起来不再明显。该方法能够在保持输入图像的压缩率,不增加数据量的前提下实现减少轮廓失真,其失真检测算法能够保证图像中不存在失真的地方在处理后保持原样。
CH20100378 无需半像素运动估计的超分辨率算法=Super-resolution Without Explicit Subpixel Motion Estimation〔英〕/Takeda H,Milanfar P,Protter M,Elad M∥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9).-1958~1975
传统超分辨率算法由于需要进行精确(半像素精度)运动估计,因而其应用被限制在一些所含运动相对简单的视频序列中,例如整体平移或仿射运动。介绍一种新颖框架,用于对含复杂运动的视频序列进行自适应增强和时空精度优化,并且在其处理过程中对精确运动估计无明确要求。本方法原理基于多维核回归算法,将视频序列中的每一个像素用一个局部3-D序列进行近似,通过该序列捕捉该像素临近时空区域的主要行为。构成该序列的系数由一个局部加权最小二乘函数获得,其中的权值则是一个相邻区域3-D时空适应函数。由于本方法本质上是基于对相邻像素时间和空间上的比较,隐含包括前后时间相邻像素的运动信息,因此不需再进行必要的一定大小的运动估计运算。该方法不仅对扩大超分辨率算法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大意义,而且算法的整体性能也有所提高。实例证明,该改进的超分辨率算法能够用于含基本任意运动的视频序列,并获得优化改进的输出视频结果。
CH20100379 采用Hermite函数展开的精确图像旋转=Accurate Image Rotation Using Hermite Expansions〔英〕/Wooram Park,Leibon G,Rockmore D N,Chirikjian GS∥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9).-1988~2003
提出了一种采用Hermite函数展开进行精确数字图像旋转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如果对一个二维连续带限Hermite函数展开进行旋转,那么其结果函数可以表示成具有同样带限的Hermite函数展开。并且,结果函数展开的系数与之前二维函数展开的系数具有可逆线性关系。提出了两个有效的通过这种关系计算结果函数系数的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将离散的数字图像与Hermite函数展开相联系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从数字图像获得其Hermite函数展开,反之亦可。综合以上这些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图像旋转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其精度高于现有的基于FFT的旋转方法。
CH20100380 用于低复杂度图像的基于游程编码的处理方法=Runlength-based Processing Methods for Low Bitdepth Images〔英〕/Ryan O∥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9,18(9).-2048~2058
很多低复杂度的图像采用游程编码方法进行压缩。讨论一种针对这类图像的直接在游程编码域进行处理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如何减少了图像处理的时间。分析了图像压缩的游程编码方法,讨论了关于压缩时间和压缩率的权衡问题,给出了几种广泛应用的图像标准中的游程编码算法框架,并将这些算法与基于光栅的图像处理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讨论了运用游程编码进行图像处理过程中
所需的若干设计特征,最后讨论了该方法的主要应用领域。
(373~380 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