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我国空气动力学家庄逢甘院士逝世一周年

2011-08-15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1年6期
关键词:风洞载人院士

2010年11月8日凌晨2点半,中国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开拓者庄逢甘在北京溘然长逝,走完了85岁的一生。这位饮誉世界的空气动力学专家,追随钱学森半个多世纪,奠定了我国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发展的基础,并将毕生心血倾注其中,至死不渝。

庄逢甘,1925年出生,江苏常州市人。194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50年回国,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1956年调入国防部五院,筹建空气动力所和风洞建设工程,到1965年建成了从低速风洞到高超声速风洞试验设备。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和第一、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委29基地副司令员,七机部总工程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力学所兼职教授。

庄逢甘长期从事导弹、火箭再入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试验和计算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主持我国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基地及许多重要风洞试验设备建设,对高超音速再入体热防护理论研究获得实际应用。他组织并参加运载工具和弹道导弹弹头气动研究和设计,研究发展风洞实验技术特别是非定常实验技术。

庄逢甘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1993年获航天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4年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奖章和证书;2008年获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奖。他曾任世界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亚洲计算流体力学会主席。

2011年11月8日,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实现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举行了《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首发仪式,追忆和缅怀这位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庄院士一生敏行慎言,怀着对祖国深沉挚爱的心,只为铺就中华民族的通天之路而不懈努力,不论这条路是多么艰辛坎坷。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一代代科学家续写着永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必将引领中国航天事业不断迈向前进!

猜你喜欢

风洞载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综合训练风洞为科技奥运助力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斑头雁进风洞
好车在这里“吹”出来
———重庆建成世界一流汽车风洞
黄风洞貂鼠精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