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基处理施工中的应用技术
2011-08-15朱煜娟
朱煜娟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水利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厂房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0.00相当于楼层绝对标高为28.800m,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底标高为-2.60m(含垫层)。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勘察揭露深度(20.0m)范围内除表层为人工填土外,其下为一般第四纪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层。基础持力层为砂质粉土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6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地基要进行改良处理,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350kPa。
2 地基处理施工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为:1)钻孔夯扩挤密CFG桩的施工;2)凿桩头和砂石垫层的施工;3)成孔出土和桩间土的清运。根据以上施工内容,结合原有施工经验,指定本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方案。
2.1 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提供的楼座轴线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绘制“控制点交底图”,会同监理验线后,按桩施工方案图进行基础定位线和桩位点施放,本工程桩位点采取竹筷并点作标记。
2.2 钻孔夯扩挤密CFG桩施工
1)成孔技术。本工程钻孔夯扩挤密桩成孔作业使用螺旋钻机进行,在质量控制措施上采取以下技术:作业人员应从钻机正面与侧面两个相互垂直方向,采用吊锥线或利用钻机平台用水平尺进行垂直度检查,及时调整钻机位置,保证钻具垂直,并将钻头锥尖对准桩位中心点。运转钻机进行成孔施工时,成孔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本工程通过在钻机立柱上施划尺寸标记进行施工深度控制。对成孔时钻出土及时清理,严禁土块掉入孔内,保证进料道路通畅,夯实钻机对孔便利。成孔结束后,应用铁板或其他可用板材将孔口盖好,避免孔内掉入杂物,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2)桩料制备技术。夯扩挤密桩的桩料配合比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现场试验加以确定。在桩料制备现场明显位置悬挂牌子,明示桩料配合比与每盘桩料配合比要求。对砂、石屑、碎(卵)石等散体材料,过磅计量;对水泥等袋装材料,可以袋装注明重量计量,但需对袋装注明重量与实际重量是否一致进行抽查,以确定增减数量;对水可用铁皮桶施划刻度线的容积法计量,也可用抽水泵自动定时控制法计量。使用搅拌机进行拌制时,应将所需各种材料分别倒入搅拌机内进行充分拌和,每盘料搅拌时间一般不得少于2min。使用翻倒法拌制时,应将所需各种材料混合翻倒不少于3遍,拌制桩料混合均匀方可使用。把拌制合格的桩料运到成桩孔处待用,桩料应尽可能随时拌制随时使用,一般情况下,含有水泥的桩料其待用时间不得超过1.5h;
3)成桩技术。夯扩成桩前应核查孔内深度,如孔深不够或发现塌孔时,需重新进行成孔。填入桩料前,应进行孔底夯实。夯扩机械就位,吊起夯锤,调整夯实机械系统,使夯锤在孔内保持居中,提升与下落时夯锤不碰撞孔壁,上下自如。夯扩桩桩顶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4m,当夯扩桩施工结束后,应将桩孔顶部空孔部分用素土回填,进行桩体养护。当一根桩夯扩挤密完成后,转移钻机至下一桩孔,继续进行夯扩挤密成桩施工;
4)清成孔出土及桩间土。因本工程施工工期较为紧张,打桩施工过程中,可以安排人员及时进行打桩成孔出土的清运。打桩施工结束后,可进行余土清理。清槽采用人工作业,范围为基础混凝土垫层范围,应先清除成孔出土,后清除打桩保护层部分土。先清桩间土,后凿桩头。清土时,力求槽底平整,尽量避免扰动桩间土,防止超挖。清除的土应及时外运消纳。若有扰动土,必须清除,对于超挖部分,可用褥垫层找平;
5)凿桩头。凿桩头时,应用两根钢钎沿桩头根部对称开凿,避免桩体产生深部劈裂。要求桩顶凿平,槽底平整。若桩头断裂深度超过桩顶标高位置10cm以上,需用同标号混凝土补平,若不超过10cm,则直接用褥垫层材料填平即可。施工过程中要严禁大型机械设备进入开挖后的基槽;
6)检测技术。根据本工程要求,需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力载荷试验和低应变动测,具体检测数量可由业主和监理按照有关规范最终确定。静载试验桩龄期不得少于15天。具体检测过程与要求,可按照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有关规范进行;
7)褥垫层施工。褥垫层沿基槽满槽铺设。褥垫层材料采用石屑。褥垫层密实度按填夯度指标来进行控制,虚铺23cm~24cm厚,平板振动器夯实,夯实后厚度达到20cm即可,夯填度不大于0.9。若遇扰动土,砂石垫层施工前,必须进行清除;
8)清理现场,渣土消纳。复合地基施工结束后,将现场余土、余料及桩头等清理干净,做到“活完场清”,以便总包单位顺利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 施工主要控制措施
3.1 施工材料
考虑本工程的重要性,对原材料实行统一供应。开工前,在市场上进行调查,选购优质砂、碎石、水泥等原材料;利用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试配,取得配合比通知单和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对施工中所用的原材料,进场时需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加强现场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并按规范规定分批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并坚决杜决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工序。
3.2 打桩施工
施工过程中,现场设专人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预检工程检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积极配合甲方、总包方的工作,把好质量关。施工前,对各施工工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每天需按照施工桩数的5%,对以上的施工技术要求指标进行抽检,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结束后,做好竣工质量检验以及工程质量评定。
4 结论
本文结合某工程地基情况,经分析最终选取CFG地基处理方案。同时结合本工程特点,针对CFG桩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为CFG的施工应用提供借鉴。
[1]杨静,邹继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J].施工技术,2010(12).
[2]王刚,玄力,张广范,等.CFG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J].西部探矿工程,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