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2011-08-15万明超张桂芳
万明超,张桂芳
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湖北 襄阳 441002
0 引言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措施。为了防止基坑塌方,可以先开挖一些分散的槽段,并在其中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结构,最后将这些分散的混凝土结构连接起来,即得到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在临时支护设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地下主体结构和防水设施。地下连续墙凭借自身的优点,其施工需要一定的技术,高质、高量、安全地完进行施工一直是技术人员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1 地下连续墙的特点
1.1 地下连续墙的特点
由于地下连续墙对周边结构以及原有管道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不产生明显噪音污染等优点,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工程方面得到良好的应用。当需要在市区或者土质较差的地区进行基坑工程施工时,地下连续墙的优点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
1.1.1 地下连续墙的优点
地下连续墙对土质要求较低,在大多数土质中都可以应用。甚至在某些较恶劣的情况下,除了地下连续墙外几乎没有第二种更加有效的支护措施。地下连续墙尤其适用于市区等人口和建筑密集的地区。首先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不产生明显噪音污染。另外,地下连续墙凭借自身刚度大的优点,能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不明显影响周边土体,周边原有结构不会因为四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而受影响。通过改进地下连续墙墙体的接头形式以及响应的施工方法,地下连续墙可以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可作为下部防渗结构。在作为地下主体结构的同时还可作为临时支护设施。连续墙刚度较大,强度较高,在注意保证构造细节措施后,可以作为地下的主体结构部分或基础,同时还能用于基坑边坡的临时支护设施,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造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周期短,速度快。地下连续墙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当地下室的顶板施工完毕之后,地下与地上的的施工可同时进行,改变了传统的先进行地下部分后进行地上部分的施工顺序,可明显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1.1.2 地下连续墙的局限性
如果不采取其它措施,地下连续墙不能应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且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当地质情况较复杂或施工操作不当时,槽壁坍塌还有不规则超挖出现概率较高。地下连续墙的表面一般比较粗糙,当对其表面有特殊要求时平整工作会消耗工期以及资源。如果地下连续墙不是用于深基坑,并且仅把其用于基坑支护而不作为结构的一部分,经济性将大打折扣,此时可考虑其他支护方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配置特定机械。
2 地下连续墙施工常见问题处理
2.1 槽壁塌方
如果泥浆质量不满足要求、连续墙每个单元的槽段太长、在新回填土上进行开挖、地面附载超标,或者槽壁质量有问题导致泥浆泄露,均有可能导致槽壁不稳定引起塌方。
为了预防塌方,需要从所有可能引起塌方的因素入手。需要对泥浆配置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检查,泥浆需要有一定的比重以及粘度;单元槽段的长度不能过长;泥浆水头不能过低,泥浆需要及时补充并保持供给和排出相平衡;检查地面情况,避免地面附载过大。如果塌方已经发生,需要用质量较好的粘土进行回填并保持两天,之后再冲槽。
2.2 卡锤和掉锤
卡锤冲锤过度磨损,槽孔宽度不足,作业过程停电导致冲锤被埋在槽孔中,受障碍物阻挡等均会引起卡锤。钢丝绳或吊环过度磨损而损坏均会导致掉锤。
为了防止卡锤,需要定期检查机械的损耗情况,尤其冲锤以及钢丝绳的损耗情况,并及时维修损耗部件。作业途中不继续冲孔时,不应该将锤留在孔中,并且不可强行把已经卡住的冲锤提出。如果卡锤难以解决时,需要输入压缩空气或泥浆除去四周泥砂。如果钢丝绳完好,必要时可将其拉紧并用炸药把障碍物炸松动。另外,还可用其他小锤对冲锤卡住的地方进行冲槽以清除障碍物。为了防止掉锤,同样需要定期检查机械的损耗情况,并及时维修损耗部件。若不慎掉锤,可用铁锚将其捞起。如果不仅掉锤而且卡住,则需先采用处理卡锤的措施清除障碍物之后再捞起。
2.3 混凝土导管内进浆
如果导管口部离槽段底部过远, 过度提起导管引起泥浆进入导管或者导管本身密封性差都会导致混凝土导管内进浆。
为了防止泥浆进入导管,需要确保导管内时刻充满混凝土,并把孔底和导管口之间的长度保持在40cm,导管留在混凝土的长度应大于一米半。随时检查混凝土水平面位置,在确定混凝土面实际高度后才可将导管提起。
2.4 导管内卡混凝土
当导管口部端离槽段底部过近,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塌落度不足或级配不良,两次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太久等原因,都会引起混凝土卡在导管内。最常见的是由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太久引起的。
防止方法为: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塌落度和级配应符合要求,有条件的可在混凝土中添加缓凝剂或使用非早强型的水泥。和导管内进浆的预防方法类似,孔底和导管口之间的长度也应该保持在40cm左右。如果堵塞发生了,可先尝试轻微抖动、敲打导管以使卡住部位顺畅。如果是刚浇筑不久且上部混凝土没进入初凝状态,可把导管提出换成密封导管后再插回去重新浇灌。确保混凝土可以得到及时供应,避免浇筑出现过长停顿。
2.5 接头管拔出困难
倘若混凝土过快发生硬化,接头管没有竖直安放,没有进行适时提拔导管,或者起拔的机械力度不够,均有可能导致拔不出接头管的情况发生。但通常都是没有控制好起拔时间导致的。
为了预防这类情况发生,拔管器械最好使用专用的拔管设备。接头管的提拔工作应密切联系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用混凝土的浇筑时刻来控制接头管提拔时间。根据经验,通常可在开始浇筑后两到三个小时左右开始进行第一次提管,之后每半小时提一次并控制好幅度,但具体的时间点应根据混凝土性质等实际情况来定。如果情况已经发生,确实无法将管提起时,不能强硬提起以免将拉断接头管。确实难以拔起时可用机器把槽段内的土抓起,并用起吊机将其吊出槽外。
2.6 槽段连接处渗水
地下连续墙的墙体一般不薄,具有不错的防水性能。可是整个围护结构是由分散的槽段连接而成,连接部位容易渗水。连接部位不采取一定防水措施的话,容易出现渗漏现象而成为安全隐患。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可以把槽段连接处渗水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管道的垂直度需要进行严格控制,接头管离底部的距离应以确保紧密为前提,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混凝土中导管埋深需要随时掌握并限制在一定范围,任何情况都不应该出现导管拔空。倘若不慎拔空,需要马上量出混凝土顶面的标高,浇筑工作需要在清理混凝土顶面淤泥后再进行,并把导管埋入所记录标高之下一米左右。用钢扁担固定接头管上端口,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挪动接头管。及时清理槽段连接处的泥土,不能够有残留泥土在槽段连接处。混凝土初凝之后才能拔管,并且操作过程要缓和,不能强硬提起,避免拔出过程中混凝土倒流至拔出位置导致接头渗水。一旦接头发生渗漏应马上进行封堵。主要措施有化学灌浆、马上用水泥封堵等。如果渗水严重并且有泥砂流出时,开挖工作需要暂停,并采取适当措施对连接处土体进行加固。
3 结论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如何与后续施工的安全、主体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施工之前需要尽量收集相关地质、水文、周边建筑结构以及地下管道的资料情况,综合分析它们会对施工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最有可能遇见的问题先采取预防措施,将其概率尽量减小到最低。施工过程中再根据具体遇见的问题,从易操作性、保证质量以及人身安全、不明显增加造价等方面进行全面具体分析,再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处理。
[1]梁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工程,2007.
[2]吴祥祖,朱小龙,王慧康.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J].施工技术,2005,34(6).
[3]罗会良,张伟荣.浅谈地下连续墙施工问题的处理[J].湖南有色金属,20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