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中OLAP的应用
2011-08-15朱宝忠
朱宝忠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OLAP是数据处理的新技术,以其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大数据量的查询处理并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出、侧重于对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支持取胜。把OLAP应用到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中,是实现其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1 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许多业务领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的不断扩大,过去不可能实现的由计算机管理整个系统的情况已经改变,这为进一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OLAP在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打下了基础。要想能够把OLAP很好的应用到整个系统管理中,首先要了解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的构成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的构成
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很广,几乎涵盖高校的所有部门和所有活动。据其业务范围,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管理系统和外部管理系统。
内部管理系统是指对后勤物流部门内部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
1)人事管理,负责各类人员基本信息的采集和基本情况的管理,对人员变动进行删改、增添以及查询等,根据要求作出统计报表,为后勤物流人员队伍建设进行辅助;
2)文件档案管理,将文件档案进行归类存储,并能够提供查询;
3)财务管理,为本部门的财务建立各类账簿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账务核算等;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煤矿地质测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步骤,它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开采过程来说非常必要,因此,煤矿地质勘测这一项内容不容忽视。
4)设备资产管理,对各类设备资产根据要求进行采购并对其添加、维修、报废等进行管理,建立相关报表,以备查询等;
5)办公物资的管理,对各类办公物资根据需要进行采购,并对其采购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以及盘查,建立相关报表等。
除了内部管理外,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系统还负责相关业务部门的管理即外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1)教宿管理,对学生的住宿情况进行管理, 包括住宿安排、家具配备、水电使用、卫生检查等;
2)IC 卡管理,对IC 卡使用进行管理, 包括卖卡、划卡、挂失、查询、统计及数据上报等;
3)宾馆、招待所管理,实现房间预定、入住登记、结帐、查询、数据报表等管理;
4)水电管理,对各单位及家属宿舍用电、用水情况及费用进行管理。
1.2 实现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作用重要意义
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优势在于处理信息的先进性上。而信息的表达依靠数据,所以,高校后勤物流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就能够抢占先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高校后勤物流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1)为后勤物流各级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高校后勤物流的信息化管理能够采集基层部门的原始信息并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为决策层提供最广泛、最真实、最大量的信息资料,并且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筛选、归类、比较,把后勤物流的实际情况准确而真实的反映出来,使决策层能够有根据的制定决策和计划,不会因为信息量少或者不准确的原因导致决策错误。
2)保证计划、综合平衡和指挥调度的及时准确
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对后勤物流部门内部的信息做出及时反映,另一方面及时反映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信息表达了后勤物流内部管理的过程和外部形势的变化。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反映这些信息,同时能够实现信息的交互交流,这样就能够使决策的实施过程得到有力的组织和控制。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的作出应对,保证决策顺利进行,实现综合平衡和指挥调度的准确、及时。
3)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是各部门之间沟通的媒介
高校后勤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管理系统,也是各部门进行沟通联络的平台。后勤物流部门涉及众多业务,几乎能够涵盖整个高校,因此,能够获得各个基层部门的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传达给上级决策者。同时,上层决策者能够通过后勤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向下传达信息。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上下级信息交互的平台,能够使各部门的信息联系起来,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
2 OLAP在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能够处理大数量数据、支持决策的数据处理手段是必然的,OLAP技术不失为好的选择。
2.1 OLAP 简介
OLAP是建立在数据仓库和传统的OLTP系统之上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仓库是大容量的多维数据库,是主题的、集成的和支持决策的数据的集合。数据仓库不仅容纳了大量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与数据库不同,数据仓库更像是一个过程,一个对分布零散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数据仓库为OLAP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OLTP数据库是基层数据库,主要面向业务人员,能够使数据库时刻保证与业务同步,及时响应用户的实时要求。OLAP建立在数据仓库和OLTP基础上,主要面向高级管理层,侧重于分析处理,能够对历史的、复杂的、多维的数据进行存取和处理,进行复杂的查询并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为决策提供支持,使准确的掌握情况,迅速做出判断。
2.2 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结构
OLAP作为实现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应用其中,首先必须了解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结构。根据高校后勤物流系统的构成,以及工作流程,结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通过详尽的分析得出了目标系统的构成。本文认为该系统主要包括人事服务平台、文件档案平台、接待平台、水电管理平台、学生宿舍管理平台、物业管理平台、财务平台、维修平台、运输平台、IC卡平台等模块。
2.3 OLAP在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中的优势
OLAP是一种针对综合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技术,面向的是复杂多变的分析环境。它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而获得信息,所以能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快速、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以获得用于深入分析的有效信息。OLAP技术能够根据形势变化而调整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决策的运作方式,优化运作流程,加速物流的运转效率,提高管理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为整个高校的运转提供有力保证。
2.4 OLAP在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由于OLAP技术是建立在传统的OLTP技术之上的,且OLTP技术由于应用历史长久已经比较成熟,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所以,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OLAP可以在OLTP基础上进行构建。将数据通过专用程序进行筛选处理后,加载到创建的OLAP数据中。可以利用微软的OLAP Server引擎,支持和管理多维数据结构的高性能、多元化处理,通过OLAP 服务器提供的统一的搜寻接口灵活地搜寻多维数据,也可以调用某些数据接口直接从数据库获取数据,综合各种灵活的、界面友好的显示技术,最终将结果以多维的形式显示给客户。
OLAP在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以“星状”的数据模型呈现。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中,存在两种数据表单,一种是“事实表”,一种是“维表”。“事实表”的每个元组都包含指向“维表”的指针,这样构成了数据库的多维联系。而“维表”除了包含每一维的关键外,还包含了一些说明该维属性的字段。“维表”记录了“维”的层次关系。正式由于“事实表”和“维表”的复杂联系以及自身的层次性,使得OLAP在数据处理时呈现“星状”结构。举例说明,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中的维修记录表,包含维修名目表、维修人员表、维修产品表、用户使用表等,而维修名人员表则包含维修人员序号、姓名、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其他字表亦然,这样就形成了庞大的“星状”数据模型。OLAP可以通过各维的层次关系使复杂查询能够通过上钻、下钻在“星状”数据模型里简单的实现。
为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对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的维表进行相应的概念层次结构构造是实现OLAP思想的有效方法。根据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以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状况,OLAP系统的软件平台可以采用B/S结构,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2000,结合嵌套的SQL语言可以在任意层次进行任意条件下的数据查询,迅速准确的进行数据的检索和分析,同时也支持数据的上钻及下钻工作,极大地支持用户进行科学决策。
3 结论
充分利用当今先进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高校后勤物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大数量复杂数据处理的需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是高校后勤物流管理的必然趋势。OLAP技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优点能够充分满足数据处理和查询的需要,并为决策提供依据,能够提高后勤物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实现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1]郭涤.OLAP在高校后勤物流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05(10).
[2]孔卓.OLAP在物流企业决策中的应用[J].企业管理,2006(5).
[3]祝木伟,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5(9).
[4]刘学敏,程文明.基于OLAP技术的物流数据仓库应用研究[J].现代物流,2006(12).
[5]常恩翔,刘洪芳.数据仓库与OLAP 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