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技术对音乐艺术的影响
2011-08-15何洋
何 洋
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音乐是人类所特有、共有的情感语言,其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原始社会的祭祀乐舞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型管弦音乐,再到当今纷繁多样的数码音乐产品,音乐在见证人类精神进步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艺术理念与审美情趣的更新与扩展。19世纪录音技术的诞生,对于音乐的发展而言无疑是推波助澜。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更是音乐艺术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如今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都在创作、表演、录制、编辑、传播、欣赏等过程中使用到了数字技术。与之相应的诸多数字音频设备和音乐软件,也已成为业界人士从事音乐活动的必要技术支持。下面我们将从几个主要环节,阐述数字技术对当今音乐艺术发展的深刻影响。
1 数字技术之于音乐创作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音乐创作都需要较高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所以一直是专业人士所特有的技术本领。但如今,电脑音乐创作对于广大专业或业余的人士来说,已不再陌生。从20世纪30年代电子乐器的出现到80年代MIDI技术的诞生,再到如今“个人计算机音乐工作站”的广泛普及,音乐创作随着计算机技术一同走出“专业化”,逐渐实现“个人化”“个性化”,迅速渗透到社会音乐生活的各个方面。借助“电脑音乐”技术,作曲家可以使用更多、更好的音色素材和创作技法,方便、快速地创作出自己满意的音乐作品。Sonar、Cubase等种类多样、功能强大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为专业音乐家提供了施展作曲才华的优越空间。他们不必再像从前一样拿着铅笔在谱纸上辛勤劳作,只需要通过MIDI乐器的演奏或者鼠标的点击、复制、粘贴等操作即可;也不需要费心劳力的想象作品的音响效果或请乐队来试奏后再加以修改,只需要通过质量较好的音源和音响设备的实时播放即可了如指掌;更不需要为作品的演奏难度、配器效果、音响平衡等技术问题而担心,因为目前的大部分专业软件都提供了这方面的强大功能。正因如此,许多业余的音乐爱好者也凭着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和对音乐艺术的热情,投身于音乐创作,并屡有佳作。可以说,数字化时代的音乐创作是多元化的,不仅在体现在音乐的体裁、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更体现在深受电脑技术快速发展所影响的创作习惯、审美取向等方面。
2 数字技术之于音乐传播
音乐的传播随着记录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的口头传唱、乐谱传播和音响传播等几个时期,与印刷、录音等技术息息相关,也充分体现了科技进步的几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字音频技术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数字录音具有保真度好、动态范围大、方便储存编辑等特点,由此逐渐取代模拟录音,成为音乐记录和传播主要手段。并且基于此项技术,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数字音频文件格式,如WAV、CD、MP3等。尽管由此可能带来一些使用方面的不便,但对于不同风格种类的音乐,以不同渠道、方式的广泛传播,仍是利大于弊。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音乐的传播形式也是一个极大的翻转。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乐谱、音频、视频等)几乎都能在网络上快速方便的传播,在推广音乐艺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类似侵权、盗版的负面影响。并且,数字化的音乐作品虽然在传播过程当中有方便、保真度好的优点,但由于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往往具有局限性,也对音乐的艺术性有一定的冲击。看见,数字化、网络化的音乐传播要和音乐文化、教育传播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推动音乐艺术发展的目的。
3 数字技术之于音乐欣赏
如果你是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想欣赏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那你是选择提前几年订票、花高额费用赶赴奥地利,还是观看电视或网络的现场直播,或是购买、下载音乐会的音、视频产品呢?在一百年前,你只能选择去或不去欣赏,而今天,你却能选择哪种欣赏方式更适合你。这要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音乐生活如此优越。数字技术如今从多方面,为音乐的聆听欣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设备角度,当今专业的数字音响设备足可以给我们提供在家轻松享受音乐厅效果的服务;小巧精致的CD、MD、MP3等播放器也使音乐聆听不再受时空限制;专业的数字音频卡也可极大的扩展提高电脑的音乐播放功能和质量。作品角度,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类音乐网站和网络音乐商店的普及,大大丰富了音乐爱好者的需求。你可以随意挑选、免费试听、购买、下载经典的、最新的音乐作品。如今在大街上、超市里或其它社会角落,数字技术让音乐无处不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欣赏习惯难免过于机械化,与音乐艺术的情感特性背道而驰。所以不少专业人士仍青睐于传统的音乐会欣赏方式。但无论如何,我们毕竟有了更多欣赏方式的选择。
4 结论
如今,“计算机音乐”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科技与艺术相互交融结晶的学科门类,并广泛的运用在传统音乐创作、影视音乐编配、动漫游戏音乐音效制作等诸多领域。数字技术不但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段,还使得音乐产品的制作过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创作、传播和欣赏方式;融作曲、表演、录制于一体;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作曲家的灵感、演奏家的技巧和欣赏者的完美期待的统一。同时,对于提高音乐作品的质量和数量,简化音乐制作流程,降低音乐制作成本和传播成本,提高音乐储存、播放的效率等诸多方面,都有这极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新的科技必将使音乐这门古老而新鲜的艺术更加光芒耀眼。
[1]徐晶晶.计算机音乐制作手册[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胡泽,雷伟.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陈学璜,刘永志,潘晓利,马俊.MIDI原理与开发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