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管理
2011-08-15王波
王 波
台州市路桥中心工业区投资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 318050
0 引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不断涌现,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展开了新的高潮和篇章。而其建设过程就是将设计图纸转变成为实体工程的一个过程,其施工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规划设计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关键就在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优化管理。也就是说,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而言,其优化的核心必须紧密地围绕在施工的全过程之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中的几项内容。
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做好施工质量优化管理,首先要制定好合理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中心内容,质量保证措施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必须围绕质量目标而展开,同时严格按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检查、监督,一般每月至少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一次;专职质量检查员每天对各施工班组作业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复核。在项目经理部和作业队形成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责任明确的质量自检体系和自控体系,进行全面的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实现质量目标。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组织施工过程中,重点突出质量、进度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质量,充分发挥质量否决权的作用。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上狠下功夫,认真落实责任制,深入开展“三工序管理”,做到检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 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优化管理
认真抓好工人质量意识教育,将质量意识贯彻到每个施工人员的头脑中。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配劳动力,对总体计划要有周全、细致的安排,对施工中易碰到的技术问题要有详细的针对性措施。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专门成立测量小组,认真细致做好测量放样工作,并经有关人员复核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降低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的损伤,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保证材料完好无损的送到施工人员手中。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搞好维护检修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
3 施工工序的质量优化管理
在各主要工序施工前,均要按验收要求,由作业层技术骨干做出样板,以实物样板作为技术交底的一部分,再进行大面积施工。尤其是对目测观感影响较大及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施工工序,应制定详细的工艺施工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和措施。
严格按照有关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对工程各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并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施工过程中,坚持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互检、专职检查的“三检制度”,并认真填写“三检”检查记录,层层把关,坚持工序交接制度,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对隐蔽工程质量容易波动、质量通病或对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的部位和环节,要加强中间检查和技术复核,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作业技术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收集齐全,真实的资料,便于对工程的各部分考核,工程竣工时,具有完整的作业技术资料。
4 材料的质量优化管理
材料的采购应根据合同、设计规定的要求及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选择合格的供货厂家。进货验证由专职材料员承担,工地试验室试验人员配合。对选定的材料及时进行样板封存。根据材料样板、选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材料定货,定货计划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及现场实际尺寸编制。材料进场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对照材料计划检查材料的规格、名称、型号、数量,检验是否有合格证、材料检测报告,把好质量关,合格后方能放行,并做好进货验证记录。同时,试验员还要做好进场原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及现场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钢筋接头等试件的送检。回填土应做密实度试验;混凝土、砂浆应有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并按规定的取样频数做试件进行抗压试验。
5 雨季施工的质量优化管理
针对雨季施工,应通过放坡、设排水沟等措施,保证雨天施工场地不积水。在大雨时节,派专人进行疏通。随时收听气象预报,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及应急材料。混凝土浇捣时,必须事先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尽可能避开雨天,若不得己情况,必须及时做好防雨措施,预备好足够的活动防雨棚,准备好塑料薄膜、油布等防雨遮盖措施,并及时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加强计量测试工作,及时准确地测定砂、石含水量,从而准确地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1]朱友良.浅析如何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J].工程与建设,2010(3).
[2]邓蕾.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传播,2010(17).
[3]周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