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现状、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2011-08-15钟德金
叶 剑,钟德金
泸州富民劳务有限公司长安分公司,四川 泸州 646000
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1)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这一阶段,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被人们或多或少的用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二战更是刺激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深入、不广泛,开发出来的产品的推广也困难重重;
2)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的技术基础;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奠定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这个阶段,由于各国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
3)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这个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和完善,并逐渐形成了完整、完善的科学体系。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机电一体化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取得的成就也十分喜人。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1 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是现代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可能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但是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且十分必要的。
2.2 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模块化的实现可以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相互间的利益冲突,使得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模块化的统一标准。
2.3 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取得的巨大突破给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企业间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机电一体化新产品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借助网络的传播,很容易获得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网络化趋势是大势所趋。
2.4 微型化
20世纪80年代末,微型化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微型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 、耗能少、运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5 绿色化
工业发展在带给人们舒适和享受的同时,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催促了绿色产品这一概念的诞生。绿色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小,甚至可以忽略,资源利用率和再利用率极高。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的绿色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2.6 系统化
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一定的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
3 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3.1 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安排,注重行业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进行“机电一体化”研究和改革的企业和单位众多,他们各自有着一套自己的改革策略。各单位立足于本单位的利益,难免只考虑局部利益,忽视了整体利益。同时,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也可能由于统筹安排不够等原因而缺乏权威性和战略意义。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化支持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统筹机电一体化发展。运用科学技术方法,结合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一起参与的管理信息系统。此外,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改革企业单位的监督控制,统筹整个行业。
3.2 建立“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强化行业管理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是一股热潮。我国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和目标,结合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对机电一体化进行宏观上的统筹和规划。对此,笔者建议,加强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设,不断完善协会的管理职能,进一步扩大协会理事会的覆盖面,拟制 “行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选择发展的突破口,抓好重点试点工程的发标、招标工作。
3.3 创造“机电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加大对机电一体化的支持力度
机电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形成一种不仅企业内外重视,而且社会上下都关注和重视的“机电一体化”环境。要尽可能为兴办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一定的优惠和鼓励,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企业到国内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
加大对机电一体化的支持力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品的发展,逐步淘汰市场上未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落后的产品;二是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3.4 树立效益思想,分清主次,突出发展重点
机电一体化产业覆盖面非常广,而我们的人力、物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抓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分清主次,大胆取舍。
4 结论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诸多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的结晶。虽然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起步较晚,缺乏经验,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我国的机电一体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
[1]姚邦松,江长尧.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
[2]中国机电一体化市场投资前景预测及发展策略报告.信克行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