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塑化剂可代谢 微量摄入无需恐慌 大陆两种保健食品下架 台湾追查塑化剂来源
2011-08-15
有关专家就近期塑化剂引起的“风波”表示,塑化剂可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微量摄入不必过分恐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兆平说,塑化剂作为一种环境激素,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空气、土壤和水中都有塑化剂的存在。微量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他介绍,根据对动物实验的观察数据,可发现在猴子体内的微量塑化剂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可以排出体外。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塑化剂DEHP规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每公斤0.025毫克。专家解释说:“这意味着,体重60公斤的人,如果终生每天摄入塑化剂1.5毫克至8.5毫克,才可能导致明显的健康损害。”
专家也同时指出,大量摄入塑化剂可能干扰内分泌,影响生殖和发育。因此,塑化剂禁止用于食品,也不可用于脂肪性食品以及婴幼儿食品的包装材料。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伍学焱建议,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不购买和使用不合格产品,并尽量避免使用塑料制品长期存放食品。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胡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暂停生产和销售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两种保健食品。
通知说,各地应暂停生产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国食健字G20070306)和美中清素牌多种氨基酸片(国食健字G20100217),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上述两个产品要立即下架。
通知还要求,凡配方中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相关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立即暂停生产,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产品立即召回,并即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据了解,卫生部近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禁用的食品黑名单。
新华社台北6月3日电 (记者林甦张勇)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产品种类,截至2日中午已达809项,涉及厂商242家。目前,岛内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追查塑化剂来源。
5月23日,台湾卫生部门通报称,岛内最大食品添加剂供应商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在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非法添加可致癌的塑化剂DEHP。随后,另一家起云剂供应商宾汉香料化学公司也被曝光非法添加另一种塑化剂DINP。
很快,“塑化剂”从台湾普通消费者一无所知的专有名词变为当地媒体的每日头条,演变成一次席卷全台的“塑化剂风暴”。
目前,对塑化剂的调查已扩大至包括DEHP、DINP以及DBP、BBZP、DMP、DBP、DOP、DEP共8种在内的全部塑化剂种类。岛内监管机构同时开始追查塑化剂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