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波发射电台常见故障实例分析

2011-08-15许明洙

科技传播 2011年19期
关键词:发射台中波电台

许明洙

吉林省延吉市广播电视管理局中波发射台,吉林延吉 133004

中波发射电台常见故障实例分析

许明洙

吉林省延吉市广播电视管理局中波发射台,吉林延吉 133004

本文在分析无线广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对中波发射电台常见故障进行实例分析,并提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发射电台;中波;故障;实例分析;办法

1 无线广播简介

科学研究表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无线电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无线电流在空间的传播来实现电磁波的传输。无线电技术就是通过调制,将拟传播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并随电波传播到收信端并通过信息调解,解析也为有用信号,从而达到传送信息的目的。

无线电台,简称“电台”。装有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设备的台站。分为发射台、接收台和收发兼备的电台,作电报、电话收发之用;广播电台、电视台作播送新闻和节目用;专用电台作专门通信用。大型电台的天线和收发信机分设两地,以避免干扰,由控制室遥控。无线广播按照其发射电波的频率(射频)高低不同,可分为中波广播(526.5kHz~1606.5kHz赫)、短波广播(2.3MHz~26.1MHz)、米波广播(48.5MHz~223MHz)、分米波广播(470MHz~958MHz)。括号内的数值是中国现行规定的广播波段的频率。无线广播通常是通过无线电台发射信号的。世界各国对广播波段的划分不尽相同。

中波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靠地波,只有一小部分以天波形式传播。无线电波碰到导体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损耗掉一部分能量。这种使电波能量变弱的现象,叫做对电波的吸收。大地是导体,对中波的吸收较强,故以地波形式传播的中波传播不远(约二三百公里)。白天,由于阳光照射,电离层密度增大,使电离层变成良导体,致使以天波形式传播的一小部分中波进入电离层就被强烈吸收,难于返回地面,加之以地波形式传播的中波又被大地吸收而传播不远,于是就造成白天难以收到远处的中波电台。到了夜间,大气不再受阳光照射,电离层中的电子和离子相互复合而显着增加,故电离层变薄,密度变小,导电性能变差,对电波的吸收作用也大大地减弱。这时,中波就可以通过天波途径,传送到较远的地方。于是夜间收到的中波电台就多了。

2 中波发射台常见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一:某中波发射电台,其发送信息的设备在工作时数次出现了故障,具体表现为:天线调配系统地线融断和调配系统高压电容击穿。事故了生后,维修人员及时进行抢修,多临时性地用铜线接地以及更换恰当的高压电容,简单修理后,设备正常工作,但不久此类问题又重复发生,故障原因至今不明确。为有效解决这一故障现象,经过对发射机和天线网络的接地线按规范再次技术处理,这类故障现象再没有出现,设备工作状态良好,工作性能稳定。

故障现象二:某中波发射台,兴建时,按技术要求和规范对全部的机器设备进行的安装, 投入10kW脉冲式中波发射机运行,达到了设计覆盖该地区85%人口和周边省市的部分地区的要求。后来在运行过程中,设备地网、地线有破坏现象,由于维护不及时,损坏严重,地网最长的才十余米,致使发射机故障频繁发生,信号整体覆盖面积越来越小,一度仅有十余公里的覆盖半径,远远低于设计的覆盖人口和覆盖半径的要求。

故障现象三:某中波发射台,最初用的是60年代生产的7.5kW屏调式中波发射机,1982年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了3mm紫铜线对地网后进行更新,覆盖半径达到了80km以上,接收场强可达43dB以上。1985年,再次进行设备更新换代,改为10kW脉冲式中波发射机,但没有对1982年更新的地网进行改造更新,随着地网的腐烂等情况发生,使地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致使现在的覆盖面反尔在缩小,覆盖半缩小到了十余公里。

故障现象四:某中波发射台,最初使用了76m铁塔桅杆天线,地网性能良好,调配系统合理,覆盖面积达到设计要求,对所辖区域能实现大部覆盖。后因发展需要,搬迁新址,在设计施工中,为节省费用,采用自立式扇形天线,节约了一笔可观的土地费用,但因未铺设地网,实际效果很差,覆盖面积仅为原来的1/4,传播覆盖效果远未过到要求。

从上面的几起典型故障现象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地网完善与否,对中波电台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可能产生两种典型的不良效果:一是发射机在工作时,由于发射机和天线系统能在同一电位状态下有效工作,导致两个系统之间的形成了电位差。当发射机在长期工作状态下,使接地电阻大的一端产生很大了的热能,就可能形成频繁地烧断现象,反复形成此类故障发生。二是即使发射机与天线调配系统的两个接地点之间的电位差较小,且不能形成烧断地线、击穿高压电容的故障,但由于设备在工作时,接地点之间也会形成功率较大的负载电阻,加大传输能量的损耗,降低了传输效率。在检查调试系统各项指标时,可能显示均为正常,设备工作也显示也很正常,传输效率就是达不到设计要求,这也与接地电位不一致有关。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设备在安全的工作状态下正常工作,有必要强调发射机与天线系统有埋设地线时,既要使用同一标准的地线,并要在地下形成有效的连接,使之均在同一电位下工作,才能起到设计的工作效果和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简单地在发射机端埋设一根接地线,而在天线网络、铁塔、避雷器区域不埋设专门接地线,把地网作为地线使用,这种做法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是完全错误的,甚至会可能引起更多故障现象发生,可能会致使除发射机工作状态不能稳定外,对传输效率低也会有较大影响,同时,一旦遇到雷电天气,还可能对整体设备造成致命的损伤,并且有可能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可见,接地电阻在电台工作中作用非常重要。一定要经常进行测试,保证在有效状态下工作,否则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使电台效能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3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应用于广播事业,新技术、新设备在广播领域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但是,由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中波发射在广播领域中仍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不管中波发射技术人员的交替更新还是中波发射设备的换代更新,电台的地下的辅助设施作用只有加强而不能减弱,否则,光从表面参数来理解电强的效能,而忽视辅助设备的作用,将会出现出力不讨好的现象。

[1]刘昆.DAM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关键技术及新技术动态[J].科技传播,2010(7).

[2]杨斌.TS-03C中波广播发射机功放模块常见故障及检测方法[J].东南传播,2010(6).

[3]王进.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预防性维护[D].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2006.

TN93

A

.1674-6708(2011)52-0201-02

猜你喜欢

发射台中波电台
DAM 10kW中波发射机的RF电路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中小功率等级发射台供电设备的维护
浅谈高山发射台播出监控系统
中波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变换为50Ω的实践与探讨
泸州广播电视发射台双回路供电系统改造实践
WIFI技术及在广播发射台的应用
中波台电源防雷设计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