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2011-08-15晗,倪

科技传播 2011年19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灾害

花 晗,倪 琼

贵州省惠水县气象局,贵州惠水 550600

如何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

花 晗,倪 琼

贵州省惠水县气象局,贵州惠水 550600

气象探测环境是确保测报数据准确的真实基础,观测环境保护具有长期性、持久性,怎样才能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本文根据惠水县气象局近几年在保护观测环境中的经验,通过分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一些措施。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经验

0 引言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影响越来越严重。在贵州省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占85%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3%,气象探测环境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现象日趋突出,有的气象观测台站被迫一迁再迁,在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浪费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气象部门的正常工作。如今,减少气象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气象预报来启动应急预案,将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目前导致天气预报准确率不高的原因不少,其中之一是气象探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人为破坏,影响了气象资料的“三性”。因此,分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探索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1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气象探测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现象日趋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现有84个地面气象台站,其中5个基准站,14个基本站,65个一般站。5个基准站的探测环境保护较好,14基本站有11个站基本符合标准,3个站的探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均因修建高大建筑物造成。65个一般站中有52个站基本符合标准,13个站探测环境较差,曾有50个站迁移站址,迁移数占总数的59.5%,部分站还多次迁址,最多的迁址6次。这些气象站的迁移,直接影响了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代表性,影响了气象部门气候变化分析和气象预报的水平,影响了我国气象探测资料的全球交换。因此,切实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2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

2.1 社会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意识薄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贵州省气象条例》和《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颁布实施后,全国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以多种形式向社会作了大量宣传,社会公众对气象探测保护的有关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有关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颁布较晚,专业性较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不产生直接影响等原因,社会公众对自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意识在短期内还难以树立,社会自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舆论环境还未形成,这些都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2.2 气象部门保护探测环境的法定保护手段有限

气象部门保护探测环境的法定保护手段主要有设定行政许可、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罚款等。其中设定行政许可需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把气象部门保护探测环境的行政许可作为本部门颁发土地、规划、建筑施工许可的前置性行政许可才能发挥作用。

2.3 城市发展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原来许多处于城郊气象观测站成了城区的观测站,城市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这种城市高速发展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变得难上加难。

3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 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

对于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九十年代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城规模不断扩大,这给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难度。1994年《气象条例》出台,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气象观测环境保护有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胡锦涛2007年10月28日发布第七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宣布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办对气象方面的防灾减灾作了规定,并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列为强制条款纳入规划范围。2009年11月25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气象条例》第二章,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后组织实施,同时明确了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

3.2 依靠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做好保护工作

气象部门要征求城建部门和规划部门的配合,对观测场四周进行测绘,并打桩定界,划定保护区,界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进行施工、建房等等一切影响观测环境的活动,而后采取公告公示形式,让测场四周的居民和社会,都知道界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任何理由进行施工建房,这一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观测环境。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统一规划部署,惠水县气象站2006年由国家一般站升格为基本站,在历届局领导班子的努力和各级政府的关心下,气象观测环境各方面指标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要求。

3.3 技术装备现代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电子“警察”上岗执勤

近年来,我局气象探测环境电子“警察”相继上岗,实现全方位、全天候执勤,这些电子“警察”不仅肩负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观测场设备安全和台站安全监控的工作,而且还能满足突发事件与应急条件下的实景观察需求、重要天气过程实景观测与录播需求、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管理需求、同时能为台站探测环境分析、监测和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是台站监测网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中央气象局编定.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1979.

[3]各类气象探测环境的技术规定(试行).

[4]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2004年8月9日中国气第7号令发布.

P49

A

.1674-6708(2011)52-0094-02

花晗,助工,主要从事气象业务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