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碳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08-15何杏红
何杏红
(河北省定州市环境保护局,河北定州073000)
1 引言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严重的问题,CO2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因此我们呼唤低碳经济的到来。
2 “低碳经济”的背景分析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能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认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先后召开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并将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
2.1 气温升高会环境带来危害
(1)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人类生病几率越来越大。
(2)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台风、飓风、海啸,同时极端天气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难。
(3)气温升高会从陆地上吸收水分,使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粮食减产,威胁国家稳定。
(4)气温升高使冰山积累速度远比融化的速度慢,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断绝了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饮用水源,从而引发冲突和战争。
(5)气温升高使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因为CO2会导致海洋碳酸化,造成杀死大量微生物,最底层食物链断裂,从而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污染海洋加速其它生物的灭亡,形成恶性循环。
2.2 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危害
(1)水污染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全球有14亿人缺乏清洁食用水,即5人中就有1人缺水。
(2)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大部分河流遭受不同程度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污水排放量约达142亿m3,占全国年均排污量的40%。目前,我国水库的供水能力为5 400亿t,虽然多数供水水源良好,但已有1/3的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可见,传统观念中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3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策分析
3.1 发展低碳农业
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高耗能产品,某种意义上属于低碳农业。不使用农药化肥就意味着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化肥用在土地上还可以降低30﹪的农业排放,要想抵消其它的农业排放(牲畜粪便,生物质燃烧)要求耕地固碳率达400kg◦年/hm2,牧场则需达到200kg◦年/hm2,有机农业系统能够达到这一水平即抵消掉80%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一池三改”,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生活垃圾、粪便、作物秸秆发酵成沼气,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既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又节省开支,这就是典型的农业低碳化。除此以外,不论是秸秆还田,还是把秸秆粉碎掺加畜禽粪便发酵后做为生物质有机肥,或者将秸秆作原料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纤维板、燃料都可以大大减轻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
3.2 发展低碳工业
传统工业所造就的经济增长是以破坏生态文明为代价的,其结果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灾害频发,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困境。低碳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反思、自省和自我救赎的结果,是人类理性的回归。打造生态工业——新型工业化,要体现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上,要大力发展再生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大力发展再生生态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大力推广新技术,减少CO2排放量。
3.3 能源低碳化
我国在过去的25年间快速的工业发展导致了能源需要的快速增长。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放缓,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至2030年仅中国和印度2个国家就可能占全球初级能源的需求增量的51%。中国的初级能源需求量在2000~2005年间增长逾55%,目前占全球初级能源需求当量的16%,预计2010年后不久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而绝大部分能源都靠国内煤炭资源来满足,而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的SO2造成中国国土30%地区遭受酸雨袭击,对耕地、食物链、水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全球20个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来自中国。这和中国的煤炭生产和使用不无关系。当前我国制定了中国能源政策总体目标是实现能源充足供应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试图逐步解放能源行业,改变未来中央计划和能源供应安全领域的低效状况。同时,将能源供应多元化,如核能、天然气,提高能效和保护能源环境等问题也正陆续被政府提上议程 。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是减缓中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高速增长的另一项举措。所谓调整产业结构是指减少能源消耗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改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通过提高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另外可再生能源技术应该成为政府政策行动的主要领域,如潮汐,风能等。
3.4 发展低碳交通
如果去8km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坐汽车减少1 700g CO2的排放量,开车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也可以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的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
3.5 让办公低碳化
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计算机及显示器,这样做除能省电外还可以将电器的CO2的排放量减少1/3。办公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无花观赏桦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放的苯。
3.6 发展低碳旅游
发展低碳旅游,应当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3个重点。
(1)转变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方式;同时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
(2)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品牌性。
(3)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升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形成全产业链式的循环经济模式。
3.7 发展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CO2的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CO2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1)外墙节能技术。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 2E防火玻璃;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做法,在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70%地方采用泡沫聚苯板。
(2)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来实行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
(3)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等。
4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因此,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都应该从日常生活中面向公众宣传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意义,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科学的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
[1]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国家环保总局,2006.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R].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
[3]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
[4]王宇寰.节能减排——低碳的必由之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5]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