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广场的文化理念探讨

2011-08-15常青

绿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绿地广场空间

常青

(辽宁省葫芦岛市园林管理处,辽宁葫芦岛125000)

1 引言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和城市街道、绿地、公园、开放的城市自然风貌共同构成城市富有特色的外部空间环境。下面探讨我国城市广场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和在其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广场作为一种必要的调节手段出现,使得城市这一密集高楼的空间得到了呼吸,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传承历史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广场已经不仅仅是完善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户外场所。

2 中外城市广场文化理念分析

2.1 古代欧洲城市广场的产生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西方哲学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在这些国家里,城市手工业、贸易发达,各国文化、经济交流频繁,从而促使作为个体的“个人自由”意识开始觉醒。由此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观为精髓,进一步发展成为西方崇尚科学、以人为本、注重自我个性发展的文化价值体系,并深深映射在西方的文学、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等上层文化意识领域。

2.2 开放的城市广场

西方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核心和公众活动的“城市客厅”城市社会活动丰富,把日常的生活空间和注意力多集中在户外,数量众多的城市广场及公共建筑成为公众交往的绚丽舞台。从城市总体空间形态来看,城市建筑实体多以高度密集的方式相联系,城市街道和广场的组合呈现出一种清晰而明确的网络体系特征,其中城市广场成为整个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核心和城市的重心。继古罗马之后,西方各个历史发展时期,亦都产生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广场,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圣彼得大广场、巴黎协和广场等,其中威尼斯广场以其悠远的海上意境、变幻的复合空间、精美的广场建筑群和标志性钟塔,被后人誉为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城市客厅”。

2.3 中国封建“礼”制下城市的“流动共享空间”

中国传统哲学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际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历程,尤其重视哲学和伦理的联系。这种文化体系极大地限制、束缚了人的个性,并导致古代城市户外公共生活匮乏。“街”、“巷”空间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这些街、巷空间除具有主要的交通功能外,兼有集市商贸、人际交往、民俗娱乐等多样化的城市公共活动,具有“流动的共享空间”的特征。由于平民百姓的公共性活动亦常常和传统的宗教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庙市合一”的市民广场空间。另一类是封建宫廷、衙署前的广场,如北京天安门广场,故宫午门前广场,这些广场为统治者政务服务,缺乏公众性,数量极少。因此,与西方相比,一直贯穿于欧洲城市发展史的发达的城市公共广场空间,在中国漫长的城市空间演变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2.4 城市广场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广场建设属于一项新生事物,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文化思想观念重大变革的产物。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指导下,“生态城市”、“生态建筑”、“人居环境”等城市未来发展课题的探讨和实践在建筑界开始广泛展开。我国的城市广场建设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与城市绿地、公园、自然风貌相结合,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生活场所、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

3 当前城市广场建设思考

3.1 市民文化广场

主要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节、假日休闲、交往娱乐的功能要求,兼有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风貌特色的作用。因此,常选址有较大的空间规模。广场空间应具有层次性,常利用地面高差、绿化、建筑小品、铺地色彩、图案等多种空间,以满足广场内从集会、庆典、表演等聚集活动到较私密性的情侣、朋友交谈等的空间要求。在广场文化塑造方面,常利用具有鲜明城市文化特征的小品、雕塑及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灯具、铺地图案、座凳等元素烘托广场的地方文化特色。

葫芦岛市连山广场位于葫芦岛老城区中心,是由原来的儿童公园改造而成的。基于新老城区绿化差异大,本着改善老城区的人居环境,为老城区市民提供清洁、优美的活动休闲场所的原则。保留了原有绿地内30年树龄的大树200余株,以便夏日给人们提供阴凉休息之处。在广场多处位置提供了舒适美观的坐凳,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提高了广场的利用率。堆积了假山,设计了伸水圆台,增加了游人的亲水性。广场中心配置了大型音乐喷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声、光、色、动态为一体的水体景观。使各个层次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切磋、游玩。不同景观元素的组合,满足老有所乐、小有所嬉。

3.2 商业中心广场

在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商业繁荣的目的。很多城市商业中心地段或由于地价昂贵,缺少广场空间,购物环境质量不佳;或由于广场空间缺少特色和文化氛围,降低了广场的投资和使用效益。街区内应利用步行商业街、购物和休闲内广场使购物空间整体有序,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氛围,更增强了该地段商贸活动的生机和活力,市民在购物的同时享受到现代购物空间环境带来的赏心悦目的切身感受。

3.3 交通性广场

以疏导城市交通功能为主,因为城市干道交汇处交通噪声和空气污染严重,此类广场应以交通疏导为主,避免在此处设置多功能、容纳市民活动的广场空间,同时采取平面、立体的绿化种植吸尘减噪。具有较大空间规模的绿地广场,大大改善了沿交通干道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此两处的广场空间和绿地广场西侧的步行商业街将该历史地段有机地整合为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脉的现代城市中心公共空间。

葫芦岛市的飞天广场,位于新区龙湾大街与海滨北路的交汇处,是新老城区的枢纽,属于交通广场。广场以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成功为时代背景,中心平台上的雕塑是一个巨大的抽象字“飞”,寓含中国航天科技的质的飞跃。前面是葫芦岛市人民的“英雄儿子”——杨利伟,身着航天服的全身铜像;后面是一个铜铸的回收舱。这些特定的形式使得飞天广场具有了充实的时代内涵,赋予了广场思想和灵魂。广场四周点缀桧柏球及规则草坪和时令花卉。飞天广场不仅仅意味着葫芦岛是杨利伟的家乡,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一种标识和纪念。

3.4 园林广场

主要指与城市集中绿地、公园绿地、城市居住区绿地、花园或城市自然景观相结合,以自然生态环境、园林景观为主要功能的广场。其规模常比较小,并与其周围的植物绿化、四季花卉、山石水景、构筑物、园林小品等构成要素形成亲切怡人的生态小气候。因此,应合理控制园林广场的规模。如居住区内设置花园小广场时,广场硬质铺地面积不宜过大,如可考虑硬质铺地面积占户外集中绿地面积的30%左右,同时加强立体种植,以在有限的居住区室外空间中争取更多的绿地空间。目前我国许多建成小区内,或由于投资局限而缺少小区绿地、花园广场空间,或是中心广场硬地面积过大,而集中绿地相对不足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在新兴城市深圳,由于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且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房地产商都将良好的住宅区生态环境和高质量的物业管理水平作为住宅商品竞争的有效手段,一些建成居住区的绿地园林景观设计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水准。

葫芦岛市的双拥广场在海军基地对面。设计上对广场空间环境进行了多层次的精心规划,分音乐喷泉、趣味对弈、凉亭美景、山楂果园等,赋予了广场更多的活力,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广场。同时通过地形起伏与植物搭配,使人行走在弯曲而自然起伏的园路上,达到了步移景异,丰富景观的效果。

4 结语

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特色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在城市绿化广场规划设计中,从多个层面去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市民对广场空间的需要。城市绿化广场的好坏在于它的环境效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上。不能一味追求规模、形式,以免相同建筑元素进行堆砌,造成千篇一律无特色的格局。不分气候和经济条件一味兴建大草坪的做法使广场建设步入了一个误区。因为草坪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作用有限,多样化的绿化是优化广场空间的最佳选择。城市的发展,因有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广场空间而更加增辉添色,我们应共同努力,通过地方生态文化的再现创造出生动活泼、亲切宜人的人性化“城市空间”。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6.

[2]杨士宏.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绿地广场空间
布鲁塞尔大广场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空间是什么?
在广场上玩
创享空间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广场
走进绿地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