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力运行中的节能问题分析

2011-08-15

科技传播 2011年23期
关键词:屏蔽导线电网

黎 黎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68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力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电力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9.7亿千瓦,年发电量达4.2万亿kW·h,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连续15年居世界第二位,电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十二五”是电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的战略目标,电力必须加快发展。同时,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必须优化电力能源布局,更好地实现“西电东送”;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1 重庆市电力运行现状

近年来,重庆电力公司大力推进“两个转变”,在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全过程,深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的理念,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公司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稳步推进节能减排;一方面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建设和运营电网。公司还充分利用重庆库区水电大发电的有力条件,积极与政府、电厂协商沟通,多发绿色、环保、清洁的水电,并开展跨区跨省电量交易,实现了大范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公司通过节能降耗,电网线损进一步降低,电网少购电量22.7亿kW·h,折合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183.1万t;重庆电网实现跨区跨省交易电量235.45亿kW·h,其中外送水电156.1亿kW·h,节约标煤317.8万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36万t。

为全面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保障能力,重庆电力公司自2010年全面启动智能电网建设,并于当年建成首座电动汽车变电站之后,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以750kV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据预计,“十二五”期间,重庆电网将建设110kV及以上线路9 166km,变电容量1 575万kVA,建成中西部地区联网工程,构建750kV“一横三纵”骨干网架,加强330kV骨干网架的作用,农牧区电网继续延伸。同时,在大力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应用的同时,还将推进重庆储能电站的实施,争取到“十二五”末建成坚强智能电网。

2 电能造成浪费的主要因素

2.1 输变电设备及线路损耗

输变电设备及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虽属正常,但过大的耗损导致电网的电压质量下降,功率因素降低使供电能力受限。目前,电路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线老化严重,虽然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大部分楼内电线都已经进行了更换改造,楼外架串线也改成地下电缆铺没,但有些楼外主线和主进电缆尚未完全改造,不仅影响供电质量而且造成了电能损失。

2.2 公共部位的电能浪费

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的用电部位由于人的节能意识差而造成大量电能白白浪费。例如:办公室无节制使用空调、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的电器设备,有时即使人走了也忘记关掉电源,有些单位和个人不顾用电管理部门的规定,使用违章电器,如电炉、电暖气等;许多公共场所存在长明灯的现象.以上电能的浪费是由于人的自觉性和节能意识差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 电力运行中的节点措施

3.1 建设智能电网

建设智能电网是实现电力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因为建设智能电网有利于提高电力能源输送和使用效率,增强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特高压输电也需要通过建设智能电网,提高线路输送能力和运行控制的灵活性。通过建设智能电网,还可以促进发电侧应用先进、高效的发电技术,提升发电设备综合运用效率,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同时,有利于实现清洁能源并网标准化和运行控制智能化,实现清洁能源的柔性接入和安全稳定输送。不仅如此,建设智能电网还有利于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实时电价、用电信息等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此外,建设智能电网还有利于推进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加大余缺调剂力度,并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外力破坏和网络攻击等各种突发事件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3.2 改变传统输电方式

为了满足输电线路的大容量化和节能增效的要求,对于新建线路,通常采取高电压化、输电导线的大截面化、多导体化来增加输电容量。为减少建设费用,对于老旧线路,不必改造铁塔而是更换成高温低弧垂导线的情况逐渐增多。为解决电晕问题,一般都需要增加大容量输电线路分裂导线根数和导线截面。目前国外已经建成的特高压线路基本采用6或8分裂方式。随着1 000kV、±800kV和±660kV特高压线路建设,我国使用了900mm2、1 000mm2大截面导线。我国华东、华北、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需要传输的电力总量日益增大。因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用地制约和确保地下物的安全间距限制,获批新输电走廊愈发困难,所以对老旧线路进行大容量改造增加负荷输送能力是节能增效技术之一。

解决方法之一是提高导线的工作温度,即所谓的增容导线(也称高温低弧垂导线),指持续工作温度在150℃或者能运行在超200℃事故温度的导线。充分利用原有走廊和铁塔,将原有导线更换为增容导线。当负荷增加时,导线可以长期在150℃~210℃高热负荷下工作,传输1.5倍~2.0倍电流,导线的机械、电气性能基本不变,而导线的荷载、弧垂和原线路基本相当。因此,一条输电线路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两条输电线路的作用。

4 结论

电力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要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细化和完善管理措施,落实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推广力度,真正把节能减排转化为电力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大力推进技术更新改造,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交流力度,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有效降低各类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磁辐射强度;

7)确保高压线路下表面积大的金属物体接地,避免发生电击人员事故;

8)采用合理的屏蔽措施减弱电磁辐射。

屏蔽方法包含被动屏蔽和主动屏蔽两方面,二者各有优势,也可结合使用。主动屏蔽指采取措施屏蔽辐射源,比如通过有源设备,产生与辐射源产生辐射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电磁场,来抵消辐射源本身的电磁辐射,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被动屏蔽则指利用变电站的建筑设施来形成金属屏蔽网,比如变电站金属的设备构架、底座接地达到的屏蔽则是被动屏蔽。

[1]梁保英,高升宇.高压输变电设备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2000,16.

[2]HJ /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3]罗超,查智明.高压输变电设施工频电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J].安徽电力,2010(4).

[4]王凤英,王文兵.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影响及防治对策[J].电力环境保护,2008(3).

[5]濮文青,王圣,宋燕燕,潘超.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与实践[J].电力环境保护,2009(2).

[6]邵红,聂佳妍.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电磁辐射及其环境影响评价[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9(4).

猜你喜欢

屏蔽导线电网
把生活调成“屏蔽模式”
穿越电网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220千伏输电线路导线断裂分析
满足CLASS A++屏蔽性能的MINI RG59集束电缆的研发
架空导线的几种防腐措施
几乎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构造方法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