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
2011-08-15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赵 昕(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更新,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重视。
1 职业道德观概述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所必须遵守的与其行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观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1.1 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认同是潜在的,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自我认同就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面对日益竞争盒完善的就业市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
1.2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指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社会价值指的是社会对个人的认可与回报。大学生是深入思考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群体,不能回避走向社会、走向职场的过程,因而其自我价值必须要走出校园,让其社会价值成为一种可能。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构建,就是要将这两种价值自觉地统一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并融合为一种稳定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即大学生能够具有一种自给自足的、独立自主的价值系统来处理个人前途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2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2.1 社会发展的要求
首先,改革开以来中国社会已呈现经济体制和利益阶层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特征,这些现象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职业道德观产生影响。其次,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踏入职场前的职业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一再提升用人标准,尤其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上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许多用人单位往往把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录用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2.2 大学生的择业观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其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大学生对加强自我职业道德教育也不以为然。在大学生的择业观上,他们往往对所提供岗位的工资待遇、工作地点极为关注,大城市、薪金丰厚的工作几乎是大多数大学生的共同愿望。这导致在就业市场中一些岗位趋之若鹜,一些岗位却无人问津。在敬业精神方面,当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已弱化,十分强调奉献与索取成正比。
3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3.1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不仅要求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水准的合格人才,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而且可以为企、事业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从而可以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3.2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源于员工高素质。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的建设者,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迈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准备阶段,有履行其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职能和义务。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且可以防止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3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高校不但要开展专业技能的教育,而且还要开展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其中,职业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主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4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重智育轻德育
一些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在目前高等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校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却没有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在这已被忽视的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中,又存在着重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其他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使得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弱化。
4.2 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缺陷
近几年,不少高校已开始陆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只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相应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开几次讲座;有的尽管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但有关就业的课程设置多属选修课,且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往往将岗前培训教材拿来应付。
4.3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社会职业的分化越来越明显,早期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将所学的职业道德转化为工作中的表现,对笼统的道德规范也不能置于具体的行业要求中,适应不了社会发展需要。部分高校这种陈旧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
5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5.1 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职业道德规范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处理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是评价、判断某种职业现象和职业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的客观标准。教育者应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纳入德育课的内容,按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结合案例教学,采取民主、讨论的方式同学生沟通,使学生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
5.2 重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和先进模范的导向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一方面可以邀请社会人士,特别是大学生将来从事的相关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优秀企业家,请他们畅谈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用他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先进事迹感染大学生;另一方面可通过表彰一批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优秀毕业生,形成巨大的示范效应,使大学生能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先进典型成为激励大学生将来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5.3 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活动实践,强化以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实践教育
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它要求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紧密地同所从事职业联系起来,以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品质。在实践中,既要不断把职业道德理论付诸实践,又要反对和防止各种错误的职业思想的侵蚀。
总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的培养既需要学校的教育,更需要自我的素养,让我们积极的建立正确的、有社会价值的职业观,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一名优秀的社会建设者。
[1]韩丽萍.浅议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12).
[2]李红.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高校价值观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陈洪月.从就业市场化探析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胡文静.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三条途径[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5]陈薇娜.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构与反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