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创新型水利经济

2011-08-15郭雨田

科学之友 2011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型水利资产

郭雨田

(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江苏 淮安 223100)

水利是一项古老而伟大的事业,中国的历史和治水紧密相连。《管子·度地》中提出了“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因此,国泰民安离不开水利治理的井井有条,而现代水利不仅要体现在治理上,更要注重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事业发展必须壮大行业自身实力,壮大行业自身实力必须发展水利经济,这是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在倡导科学发展的今天,做好创新型水利经济发展模式尤为重要,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建设。

1 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就地转型”

要建设好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盘活资源,即“就地转型”工作尤为重要,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实现就地转型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就地转型工作呢?水利行业有着较丰富的水土资源,绝不能守着大量水利资产过穷日子,绝不能端着行业“金饭碗”要饭吃,如何开发利用好平整的滩地、滚动的流水、充足的日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直接关系到内部升级的转变效果。一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水利水产业。二是探索灵活多样的经营开发路子,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经济林、果蔬、花卉等种植业,让沿河两岸成为两条滚动的经济链。另外,应切实重视和加强水文化建设,以水利工程为载体,积极发展水文化产业,开发智力成果,通过水文化艺术成果的渗透,因地制宜地发展水利旅游业、管理服务业和水利会展业等,打造水文化知名品牌,将文化产业与水利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嫁接打造水文化知名品牌,拉长水利产业链,实现水利事业与水利产业共赢。

2 经营水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培植优势产业,整合提高传统产业

整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利设计施工等传统产业。结合事业单位改制,进行企业重组,整合现有资源,通过控股、参股;组建法人等方式组建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把具备条件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联合起来,把有关单位的人力资源、品牌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水利行业的建筑承包资质、设计资质,不断扩大单位信用额度,打造一支巩固水业市场、拓展外业市场、瞄准国际市场的“水工铁军”。在资金方面,可通过与市水利设计院、农业、林业部门“联姻”,可通过职工融资、部门融资等方式保证物资储备。通过融资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既弥补了财政投资不足,又扩大了融投资范围。以水养水、滚动发展,努力实现资本的快速扩张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此工程中应注意完善效益监察评估机制,做重点骨干工程,要一律按投资比例组建项目管理公司,实行产权管理,利用资产这一纽带,做大做强水利行业。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让职工参与进来,广开言路,群策群力,注重吸纳建设性对策、建议,指导水利经济良性运行。

3 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确保随时注入新鲜血液

当前,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伴生的是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和产业的集群化。事实证明,高校在促进各行业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积极联系高校、科研机构,充分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使之充当好水利行业创新型经济发展的“科技源”和“智囊团”。应主动联系农业、林业部门专家对权限内的水土资源进行利用规划,提升产出效能;联系园林管理、旅游公司共同开发得天独厚的水利自然风景区,既可提高工程效益,又可向人们宣传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思想理念;联系高校水利开发;利用专家对开源节流、水利发电等可实施性项目进行开发评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只有走出去、引进来,事物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在原有的土壤上才能长出美丽的奇葩。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资源本身就是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不会也不可能离开经济活动,离开经济活动的水利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注重自身发展、壮大行业实力”的建设部署。经营水权、经营水利和经营资产,是壮大行业实力既相辅相成又递进整体推动水利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体,对此必须强化行业权属管理,优化内外部政策环境,扩张水利融资规模,强化水利规费征管,大力培植优势产业,整合提高传统产业,积极争取政府授权水利部门作为水利资产出资人代表,进一步强化各级水利经济管理机构职能,依靠科技进步,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增强水文化品牌意识,切实重视和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完善水利资产内部监察评估机制,完善效益监察评估机制,对水利资产的盈亏情况进行及时调查、评估分析,提出建设性对策建议,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型水利发展模式以指导水利经济良性运行,确保水利资产盘活、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创新型水利资产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