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
2011-08-15常建华
常建华
(长治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山西 长治 046011)
1 引言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公路作为主体工程从前期工作一开始就不可忽视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就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妥善处理好主体工程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在设计阶段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依据除行业颁发的相关规范外,就是指该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所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措施。因为公路项目的走向与线位布设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对环境敏感点的避让距离不一定都能达到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等质量要求的目标,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公路建设与营运就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的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部分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会严重超过其本身环境功能区的质量指标要求。对于这样的敏感点,就应贯彻谁造成污染,归谁治理的原则,由公路的建设单位负责给予治理。目前,在我国公路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项目包括声屏障的设计、绿化美化工程设计、野生保护动物通道设计、服务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大量弃土(渣)场的整治设计等。
2 公路规划设计对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
公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路基开挖或堆填,会改变局部地貌。在地质构造脆弱地带易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石灰岩地区易引起岩溶塌陷,在高寒山区易引起雪崩等灾害。开挖路基有时会影响河流的稳定性。例如,大量弃土倾倒入河谷、河道,使河床变窄,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公路建设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高速公路,工程量大、施工期长,其施工场地、运输便道、生活设施等用地面积更大,因而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路面对植被的长期破坏,路基两侧对植被也造成一定影响,在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种植被破坏会加剧荒漠化或水土流失。对森林、草地的破坏,会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另外,公路建设有时还会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产生不利影响。对城镇、乡村、农田及各种建筑设施产生一定影响。有时还会对历史文物产生不利影响,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如引起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植物污染及噪声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通常,山区公路建设难度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远比平原地区大。而平原地区公路建设对人工生态系统影响明显。选线不当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态失调,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公路建成营运后,沿线经济带开发引起人类活动的增加,也将成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失调的新的诱发因素。
3 推进公路规划设计阶段环境保护的措施
按照“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公路环境保护方针,在设计中从路线方案的选择上应采用地质生态选线,避开大型不良地质地带,对无法避免的不良地质路段设置合理的防治措施。适量增加隧道、桥梁设施,避免大填大挖,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在施工中应将对自然的扰动、破坏努力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采取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止措施,应用环保技术做好取弃土场的环保设计,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并对公路建设影响范围内的动植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文章就几个重要的方面举例说明如何在规划设计时最大化保护环境。
3.1 防治地表植物被破坏的措施
(1)在选线、定线时,局部路线方案比较中应考虑环境影响因素。由于公路等级的提高,特别是高速公路路幅较宽,平、纵线形标准较高,开挖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较大,如果线路过于靠近山体,容易破坏山体稳定,造成山坡土石松动,地面、地下水系统紊乱,导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破坏农田、森林植被,使自然生态失衡。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作出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选择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好的方案。
(2)对于那些不能复耕、还耕及开发农副业的取、弃土坑和采石场应作景色处理,使受损的视觉环境尽快修复。常用的措施有植树、种草,使其尽快恢复地面植被整修后用作停车场,建成池塘和周围绿化用于养鱼垂钓或用作鸟类保护地,有条件并需要时可修成公路景点。
(3)在公路横断面几何构造物上采取措施。高等级公路在几何构造上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应结合自然地形,调整平面纵断线形,选择适当的横断面。在横断面的路基设计上应充分听取地质勘察人员的设计意见,沿线也要在保护好地下水的原则上,确定公路横断面尺寸,避免高填深挖,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4)中央分隔带自然化,中央分隔带具有防眩和保证行车安全的功能,对改善公路景观环境亦具有显著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如山坡荒地、戈壁沙漠及草地等非农用土地的路段,增加中央分隔带的宽度,并将原地面植被、小土丘、坚固的石头等原有地物保留其中,使中央分隔带自然化。这样,公路与周围环境就有较好的协调性,也增加了公路景观。
3.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公路建设和营运,必须遵守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规。
首先,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野生动物保护法》指出,“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明确保护措施,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其次,要注意保护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条例》还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并且,需要在设计规划时合理选线。公路选线,通常应避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集中分布区、重要自然遗迹分布区、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地区。采取保护措施,如果公路必须通过上述特殊区域时,应建有效的保护设施,如保护网栏、兽类通道及桥涵等。严格管理措施,如限制车辆运行速度、限制噪声、减少尾气污染等。必要时,可以对某些受直接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迁地保护。
3.3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公路与景观环境的协调是一个重要问题,公路与沿线景观环境的关系是公路景观视觉环境质量的关键。公路与景观环境的协调是将公路融合到沿线环境中去,充分利用地貌、植被、水体等自然环境,尽可能保持景观环境的原貌,为动植物生存提供空间,使公路的使用者和周围公众享有高质量的景观原有风貌。这就需要减少公路对景观视觉环境的侵害,关键是做好路线设计和路基设计。欧、美一些国家的做法,是在公路设计时对沿线景观环境作全面调查,按地貌、生态等特征划分成若干单元,对每个单元进行打分并分级,一般分级:极好、有价值、好、一般和较差。然后按公路在原景观环境中的位置(或地位),对公路给环境视觉的影响进行分析,其影响程度分3档:非常侵害——在视觉中拟建公路处于统治地位;一般侵害——在视觉中拟建公路处于重要地位;微弱侵害——在视觉中拟建公路处于不明显地位。由上述可见,公路设计时不应孤立地强调线形,更不应突出公路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公路路线、路基、桥梁、色彩等应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
3.4 景观资源
景观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其中相当部分属于不能再生资源(如奇特地貌、名木古树、珍稀生物、历史文物、峡谷、溪流等)。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景观资源要采取避让或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加以保护。即使价值一般的景观资源也应尽可能地保护,因为资源本身的价值将随年代的变迁而变化。图峡古城堡,由于采用了隧道穿越,使城堡及其周围的环境完好无损,保全了该景点的景色与价值。
4 结束语
公路工程线长面广,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沿线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以及水土流失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并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必须进行环境规划,开展相应的环境评价和水土保持工作,做好环境保护设计。
[1]戴聆春,张换水.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09).
[2]刘友夫,王常旭.我国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8,(08).
[3]王奎生,宋惠苹,张银峰.浅谈农村公路规划及建设管理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7).
[4]孙贵安.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初探[J].公路,2003,(12).
[5]冯宇.公路网规划用地控制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
[6]李炬.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0.
[7]覃正忠,鲍继发.浅谈公路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J]青海交通科技,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