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排箱涵工程的施工重点
2011-08-15陈云强
陈云强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迅速,高楼大厦与日俱增,在民用、工业用水排水量增大的同时,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却相对发展较慢,无法和飞速发展的城市步调一致。这样一来,城市地下排水工程的重要性也就逐渐体现出来,无论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防洪援洪、箱涵形式的道排工程都是现代化城市所必须的,它就像城市中一条人工地下河,对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搞好市政道排箱涵工程的施工,应做好以下方面的重点。
1 测量工作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而言,测量放线无疑都是工程的前奏和基础,只有把位置高度确定对了,才能开始准确的施工,位置就是指大地坐标,由设计院给出,放样出整个待建建筑的空间位置和走向。高度这里指的是绝对高程,要将建筑物的高程确定。对于这种箱涵形式的道排工程而言,坐标放样点较多,因为这种工程长度较长,施工范围也大。高程精准度要求高,因为待建箱涵建好后需要和已有箱涵进行对接,这其中既有上流箱涵又有下流箱涵,接口处高程必须准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箱涵主体还需要符合设计坡度要求,让水流顺畅通过。
所以说对于这种既有坡度又有空间和高程限制的道排箱涵工程来说,测量无疑是重中之重。
1.1 坐标放样
通常设计院都会给出两个已知的大地坐标,但是这两个坐标的位置不利于对建筑物的放样,可能会离施工地点位置较远。这样就要求在施工地点附近设置固定测站,方便以后使用。在放样时,照准后视进行测量,测站的坐标可以用后交会法直接测出,有了测站就要进行坐标放样,放样之前大量的工作就是进行内业计算,对于大地坐标而言,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北方和东方分别为X和Y轴的正方向。也就是说,知道了一个点的坐标后,向北和向东移动坐标时,X和Y值增加;向南和向西移动坐标时,X和Y减小,然后就得到新坐标。在选择测站时,在能够通视已知两点的位置架立仪器,先测量第一点坐标,然后测量第二点坐标,用后交会法得到测站坐标。然后输入需要放样的点的坐标,点击“引导”调整方位角为0°0 min0 s,将棱镜立于仪器视线上,在看仪器人员的指挥下调整棱镜位置,使十字丝对准棱镜下方的尖部,接着调平棱镜,十字丝对准镜头,点击“测量”,得到棱镜到仪器的距离,负数应当远离仪器,正数应当靠近仪器。为了加快测量速度节省时间,可以在前后移动棱镜时利用钢尺量距,钢尺和仪器、棱镜在一条直线上。
坐标放样主要利用在前期定位和土方开挖阶段,用来放样出箱涵中心线和边线,由于地形的多变,在测量时经常受到干扰,所以要耐心和认真。
1.2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基本贯穿了这类工程的全部过程,从最初的地形测量,到降水排水,再到土方开挖,以及最后的钢筋混凝土工程,都离不开水准测量。
首先是在工程刚开始的测量阶段,为了以后的施工方便,在整个施工范围内及周围引测高程控制点,以方便以后施工。接着就是地形测量,为了确定土方开挖量,对将来要开挖地方的地形变化明显处测出其高程,然后用CAD绘制出开挖的沟槽横断面图,并计算横截面积和体积。还需要画出地形高低起伏的纵断面图,标记出各个变化点的高程,将来一并报送甲方审核。
在开挖和铺设导流管降水时,水准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抽水点的水面高程和将来排水出口的水面高程,并计算高差,然后根据导流管的铺设长度进一步确定开挖沟槽和铺设导流管时的流水坡度,开挖时按照预先计算好的高程挖土,避免超挖和少挖。在开挖后,先测出起点处槽底高程,按照设计坡度预先计算出间隔10 m的设计高程,每向后挖10 m就在槽底钉木桩,在木桩上立塔尺读数:
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前视高程
用实际测得的前视点高程与设计的前视高程作差,正数就向下量取差值并做标记,负数就把木桩向上拔起一定距离,然后量取差值做标记,不过由于木桩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基本不会出现负值,就这样在两个标记之间拉线人工找平。
在箱涵主体开挖时的找坡方法与导流管开时的测量方法开挖基本相同,只不过由于槽底面积增大,测量点数增多,而且由于其重要性需要反复测量。另外,由于存在于已有箱涵的对接问题,需要对其涵底高程做出精准测量用来确定开挖深度。对于那些从原来沟渠下穿过的煤气、自来水、通信等管道也需提前测量或查询出其高程,在开挖时应时刻注意,避免开挖时挖断挖漏,从而减小不必要的损失和危险。
虽然水准测量的公式只有简单的一个,但是其原理的应用却十分广泛,只有真正理解了方法和原理,才能准确无误的运用自如。
2 导流管与降水工程
在挖好导流管沟槽后,开始原有沟渠内污水的导流与降水工程,这个工作是下一步主体施工的必须工作,否则无法进行土方开挖,虽然是主体工程以外的工程但是其消耗时间和重要性也是非同一般。
2.1 导流管铺设工程
导流管在无搅动和碾压的地方采用聚乙烯材质的PE双壁波纹管,在路面过车的地方采用预制水泥管道。PE双壁波纹管的安装于铺设应符合以下规范规定:
(1)内、外壁光滑、平整,无气泡、无裂纹、无脱皮和严重的冷斑及明显的痕纹、凹陷。
(2)管节不得有异常弯曲,端口应平整。
(3)采用承插式接口时,宜在人工布管且在沟槽内连接;槽深大于3 m或管外径大于400 mm的管道,宜用非金属绳索兜住管节下管;严禁将管节滚抛入槽中。
(4)承插柔性接口连接宜在当日温度较高时进行,插口端不宜插到承口底部,应留出不小于10 mm的伸缩空隙,插入前应在插口端外壁做出插入深度标记;插入完毕后,承插口周围空隙均匀,连接的管道平直。
(5)安装完毕的管道中心线及高程调整合格后,即将管底有效支撑范围用中粗砂回填密实,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回填。
(6)排水管道接入检查井时,管口外缘与井内壁平齐;接入管径大于300 mm时,对于砌筑结构井室应砌砖圈加固。
在铺设水泥管时,首先应在水泥管沟槽中打C15素混凝土垫层,防止一旦发生渗水现象后,引起管底下部湿陷性黄土下陷,造成水泥管连接处变形开裂。各管口采用承插式连接后,用细铁丝网包裹接口处,然后整体用C20素混凝土浇筑成整体,两端露出一定距离的管口,以后砌井时伸入井壁。
2.2 降水工程
在铺设导流管时每隔36 m设置1个检查井,检查井为砌体结构,上口尺寸为1×1 m2,深度根据沟槽的深度而定,若导流管为平铺在地面则高度为1 m,井内用水泥砂浆抹面。在井底打C15素混凝土垫层,垫层上铺砂浆然后砌两皮砖。在井底顺着流水的方向还要做成圆弧形溜槽,便于流水和入井检查。在做最后一个井时,将高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抬高100 mm左右,让水流在入到管道后有足够的冲击力流向下流,第一个井内始终保持没水状态。
抽水时将污水泵放入原先箱涵的检查井内,进水口处用铁丝网包裹,防止杂物进入水泵,尼龙水袋用方木固定后伸入第一个检查井的管道内,防止流水时弹出。在沟渠内水降完毕时,将抽水处的沟渠截流,准备开挖。
3 土石方工程
在截流后,由于沟渠内全部是常年积累的淤泥,无法进入机械,所以用装载机将沟渠边上的杂土全部推入沟渠中,待降水吸收,然后再开始挖土。
(1)挖土前在开挖面画出槽底中线和边线,然后利用b/h=1∶m;b:放坡宽度;h:开挖深度;m:坡度系数。
(2)计算出放坡宽度,画出开挖边线。开挖时在沟槽中线一点处架立全站仪或经纬仪,先照准远处中点再照准近处中点,然后利用仪器控制开挖方向,每挖一定长度就钉木桩画线,用钢尺画出基底边线,控制沟槽宽度。
另外,在开挖时要时刻注意周围土壁情况,检查有无裂缝,遇到下雨天气用塑料布覆盖土质不好的土壁。
在挖土达到一定长度后,开始铺片石,片石要保证大小尽量一致,否则不利于控制标高。片石每侧要宽出300 mm,有个别偏大的片石人工砸碎,若数量较多时可用炮锤打碎,然后人工摆放。片石之间缝隙不宜过大,否则槽底淤泥会向上渗出。片石铺完后,用石子铺在片石层上找平和填缝,标高准确后,准备开始箱涵主体工程的施工。
4 箱涵主体工程
箱涵主体工程开始后,施工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阶段,之前所有的努力几乎全部是为了现在做铺垫。
4.1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中主要注意支模位置的正确,在打垫层时控制厚度,在墙模板时要控制木龙骨和对拉螺栓的间距,因为墙模板为素混凝土结构,容易发生涨模现象。一般木龙骨间距控制在150mm左右,对拉螺栓间距为300 mm左右工作面已安装,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支模前要在底板或垫层上弹出中心线和边线,然后分支模。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4.2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主要注意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控制,要按图施工,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 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20~2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采用搭接连接时或焊接时,搭接长度应根据混凝土规范规定要求。
4.3 混凝土工程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在浇筑时要注意振捣,浇筑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位移。在浇筑墙模板时,要将振捣棒伸入墙底部进行振捣,浇筑凝结硬化后外观应平整,无蜂窝、麻面、露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