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高莉
高 莉
山东省济宁市计量测试所,山东 济宁 272000
0 引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环境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工业生产领域,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出厂,都需要通过测量控制能源的使用,离开了计量数据的管理,就不能量化各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各项节能措施就无法实施。
1 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层面重视程度不高,法律法规配套措施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基本都不是独立的单位,主要是附属在其他部门,《节约能源法》的执行力度有限。多数企业的领导与职工对《节约能源法》了解甚少,大多数企业能源计量工作被动,认为能源计量是政府要求的,不得不做,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这一国家标准贯彻执行不到位,仅靠质监部门一家进行推进,缺乏有效技术、资金、政策等支撑。促进能源计量投入的机制建设总体来说尚处于摸索阶段,政府支持力度还不够大,能源计量投入和节能改造项目投资除部分能够争取到政府补助外,主要靠企业自筹。节能降耗等技改项目的审批中还未把能源计量工作作为一个基础条件考虑进去,在政府层面上没有形成有利于能源计量工作的合力。
1.2 企业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能源计量投入不足,以能源计量为基础的节能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节能项目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属于高度专业化技术,其经济效益主要来自节能技术给用户带来的成本节约,节能效益很难从企业整体效益中剥离出来,从而不能对节能项目盈利性和风险性做出准确判断,大大地降低了企业在节能降耗工作中投资的积极性。作为节能降耗基础的能源计量仪表等设施投入则更少,这将进一步导致能源计量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第二,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利用不到位。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除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外,次级单位及主要用能设备上计量器具配备不足,导致对企业整体来说,只能提供一个总的能源计量数据,要想从各个生产、管理环节上找出不足就很困难。数据采集是能源计量及整个节能工作的基础,这一环节尚未打好基础,更不用说数据的分析、研究和利用了。
2 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整合力量,整体推进
质量技术监督、经贸委、国资委等部门要积极联合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 采取深入企业、走访村镇、宣传典型等多种形式,宣传能源计量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公众特别是企业对能源计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重要意义的认识,真正使"节约能源、利国利民"、" 节约能源、计量先行"的观念深入人心,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的自觉行动。同时,按照《节约能源法》的规定,把节约能源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长远战略方针,把国家节能政策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加大宣传和监督管理力度,促使企业严格遵守《节约能源法》、《计量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做好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把国家能源节约政策落到实处。建立企业节能评价体系,提倡节能生产。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能源计量工作顺利开展的氛围。
2.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是强化基础工作,夯实管理基础。宣传贯彻《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考核细则》,使能源计量得到企业理解与重视。实施计量服务工程,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二是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部门技术优势,在人员、计量技术、标准信息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建立节能降耗管理机制,并查看能源计量器具电子台账的建立和备案情况;三是加强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检定与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考核,指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帮助其整改。同时并大力推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通过加强企业自身计量管理,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四是加大节能降耗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工作力度,督促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加强了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平台的管理,强化企业责任;五是适时开展能源计量工作的评价。根据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组织建设、计量器具配备、计量保证体系建设、数据分析应用以及节能降耗成效等情况,根据《生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要求》的要求,开展企业能源计量管理评价工作。
2.3 规范行为,完善社会公共能源计量标准
针对基层计量技术机构的能源计量检测设备陈旧、检测能力弱、覆盖范围小等问题,按照国家《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加快建立新型能源计量标准、计量仪表和校准装置,扩大能源计量仪表的检定校准覆盖面,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设备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2.4 企业要重视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第一,按照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提高能源计量仪表的配备率和检定率。对照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符合准确度和性能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明确能源计量检测对象,完善能源计量检测点及其台帐动态管理,定期编制和下发能源计量仪表检定或校准计划,保证能源计量仪表合格率、周检率达标,为准确及时地提供能源计量数据打好技术基础;
第二,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能源计量管理是节能降耗的基础工作,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要按照ISO10012《测量设备管理体系》,明确能源计量管理的职责。企业应指定内部相关部门负责能源计量仪表选型、设计、采集、报量和计量监督管理,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能耗纳入企业月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之内,实行量化考核。
第三,在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时应积极争取节能技改等项目的财政补助,依托政府支持,降低技改成本,以求双赢。
3 结论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计量作为能源管理的“眼睛”,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