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建筑设计中的文脉思想

2011-08-15宋奇亮

科学之友 2011年5期
关键词:建筑群新旧文脉

宋奇亮

(山西古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绝大多数的现代建筑没能有机地与传统的环境相结合,有些甚至故意忽视既存的环境。但如今,经过一个纯净的现代派时期人们感到没有历史、没有传统是不行的,重新组织新的城市秩序、探求建筑和城市文脉已成为当代盛行的课题。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来源于语言学的定义。有人将它译为“上下文”。它的意义是来表达我们所说、所写的语言的内在联系。广义地理解,文脉是介于各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引申来说,是指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所在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关系。

强调建筑文脉,就是更加强调个体建筑是群体的一部分,注重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连续性。

一幢建筑或一个建筑群产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其功能的要求也在变化,同时又不可能轻易地将原有的建筑或建筑群推倒重建,势必存在新建或扩建的问题,在一个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或在原有建筑群中。在建筑群中,在已有环境中,如何建立文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且不可潦草行事。

对此,人们经常有不同的倾向。新旧建筑取得完全的一致,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取得协调一致的处理方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很困难的。况且,中国的文物保护观念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原样照搬。例如孔庙,作为文物建筑,连亘数10年,几遭动荡,天灾人祸连绵不断,但它却日趋完善。它表现为各时代的构件、色彩纷繁沉杂,常人不可辩读。然而几十次的修整、甚至重建所创造的氛围,却使孔子——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始终灵光不灭。中国近现代所提倡的文物建筑保护方法,依然追寻的是这条道路。梁思成先生对正定隆兴寺建筑保护提出的“输血打针”不要“涂脂涂粉”,便是要强调注重历史的环境和风格。中国对古代文物建筑,无论是采用经常性的保养、抢救性的加固、有重点的结构加固,还是彻底地整旧如旧复原、甚至随意添加建筑物,方法不拘一格,使得各时期的历史信息融为一体,重要的是保存一种环境、氛围和格调,从而使文物建筑表达的意蕴永久。所谓“有若无,实若虚,大智若愚”。

新建、扩建部分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己的时代性。同时,时间不同、功能性质不同、建筑技术与施工方法的不同,必然会在形体上有所变化。

新旧建筑在建筑造型上不必完全一致,取得一定程度的协调,或形体,或色彩,或风格,或气势,这也是为大多数的中外建筑师所认可和不断实践的。但它要依赖于对周围环境缜密的分析,对建筑使用功能敏锐的提炼和对造型要素熟练的把握等。

建筑物的体量、造型、质感、色彩、装饰、细部处理等方面是与原有建筑协调的关键。在山西大同,近两年投资60亿对44条城市道路和8座桥梁进行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改造建设。2009年开工修复的华严寺、善化寺、东城墙“十大”古迹复原建设于2010年9月全部完工;代王府、北魏明堂、鼓楼西街、东小城等新的“十大”修复工程全面启动;按照大同市新修定的城市规划,3.28 km2的明代古城将全面修复,计划到2012年完整地重现其历史风貌和文化魅力。“一轴双城、分开发展”的规划使城市扩张有了更大的空间;旧城古朴、新城张扬。戴念慈设计的阙里宾舍,位于曲阜,是一幅应现代要求的宾馆,孔子故里曲阜是一个历史悠久、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建筑几乎占据了整个城市,在它们的缝隙中建造一座新建筑,无疑,它与旧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处理问题成为了最首要应该解决的问题。设计师把建筑设计成了低矮的体型,在中部是大厅,整个建筑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古典的大屋顶形式,色彩沿用了整个城市的灰色,悄无声息地与这座古城共生。

在哈尔滨的一条街道上,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19世纪到20世纪风格的建筑并列在一起。这些建筑的檐口高度、屋顶轮廓、窗子的形状与细部,都有很大的区别。

但在视觉上,它们是统一的。解决这种视觉连续最重要的元素是白色装饰的运用。这种对于装饰的精心考虑,目的在于取得一种同样的视觉质感,统一立面。

协调在形式上有渐变也有突变,渐变固然符合人们的心理,但突变同样可以取得整体的协调。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在这方面处理得相当成功,原有西馆是圆拱顶的对称的古典式矩形的,新馆运用地道将新旧建筑联系起来,同时也将他们的距离拉伸开。新馆适应三角形用地,采用三角形平面,完全舍弃古典手法,但在墙面建筑用材、体型大小等方面都与原有建筑相呼应,在对比中有创造性地求得了统一,堪称典范。

新旧建筑采取对比的手法,如果处理得当,也是可以的。这要求设计者能分清新旧建筑的主次和重要的程度。贝聿铭先生在卢浮宫扩建工程中,运用了金字塔形型体,在现代与古典、简单与繁复的强烈碰撞中,取得了成功。

著名建筑师赖特,曾设计了一座古根海姆博物馆,它螺旋型的曲线、上大小下的造型,在当时轰动一时,就其单体设计而言,无愧于精美之作。但当时的《纽约时报》曾评论其为“代价惨重的胜利”,原因正在于它与周围原有建筑群及环境的对立与格格不入。而赖特的落水别墅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原因,正是它与环境的密不可分。赖特的“有机建筑论”表达了他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看法。

当然,在对现代运动那种弧立的建筑观进行修正时,过分强调了联系,有时甚至忽视了建筑自身的含义,即强调群体,忽视了个体。意识到这一点,就要注意不走极端,采各家之所长。目前,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也会遇到很多矛盾,迫使广大建筑师与设计者去不断研究文脉在新时代的新诠释、新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群新旧文脉
王亦如:只为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耕读事 新旧人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新旧全球化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