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

2011-08-15纪占武邵荣策

科技视界 2011年13期
关键词:大众化办学特色

纪占武 邵荣策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思政部 辽宁 阜新 123000;2.阜新市高级中学 辽宁 阜新 123000)

实践的开放性创造了世界,并形成了世界的意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有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才能称之为科学理论,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必须是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才能称之为科学实践,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取得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可持续的视角思考和研究中国未来发展问题而提出的新方法、新观点。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指导高等教育和高等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针。建国以来年,高等院校为国家输送了600万余名各类人才,这些人才为国家各行各业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六十几年来,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让高等教育日益成熟。进入21世纪,最需要我们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保持高等教育的良好势头,续写辉煌?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科学谋划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进一步解决好高校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是精神力量,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自身的结果。

1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决定了理论一定要适时地应用于实践。新的实践又必须由新的理论推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重大意义,坚决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高校发展目标上来。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推动高校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强大动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科学的定位尤其重要。发展中的中国高校,部分高校经历了并校、扩招、异地办学等问题。全国高校教学评估后,一些高校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上,面临着如何建设既有传统优势,又有现代特色类型大学。怎样发展和如何与时俱进,经济全球化大学如何和国际接轨等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和形势,不得不面对现实思考。教育全球化、信息化对于中国高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是考验。之所以称为“考验”,因为它们涉及的问题是高校未来发展可持续问题,方向正确与否决定着高校未来兴衰。“考验”实际上就意味着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就有一个思想路线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高等教育向国际型大学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师生积极性、充分发挥高校“潜智”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高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高校学科特色和创新联系起来

高校办学特色就是高校的竞争力,也是高校的生命力。学科是高校发展的根本,是标志、是源泉。几十年到百余年的积淀使各类高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唯物辨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事物是变化的、发展的。从学科的角度讲,没有理,就没有工,没有文,就没有理就是这个道理。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甚至已不存在划界问题,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紧密地集中在人工世界中。作为大学,学科特色有着多种丰富的内涵,在坚持重点和优势学科特色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培育、创造新的学科,才能真正具有竞争力。大学发展也如此。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高校除工科以外、管、理、经、文、法、农等多学科发展缓慢,制约着高校学科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高校发展急需在学科上创新。在立足办学层次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本校的优势与劣势,集中力量培育本校的办学特色。坚持“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强,你强我转”的学科发展方向,使高校跻身于同类高校前列,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上创造自身特色,才可能争得国家和国际上认可,才能可持续向更高层次奋进。

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科学发展观是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是学生和教师的高校,学生和教师是高校主客体的统一体。高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统一体的发展,即人的发展。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按照康德对大学的定位,大学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教师是自觉地担当人类道义和责任的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第一使命。“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惟在得人”。坚持人才强校核心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人才团队建设。广大教师是高校办学的核心,在高校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才流失已经成为高校难隐之痛,大师级人才匮乏制约着高校的发展。如何激发现有人才的潜力和调动全员参与治校成为高校当下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内在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是解决人才的关键。

4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育人与提高质量结合起来

大学担承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教育的质量是大学的重要使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引发了大学的学术目标和社会目标、教学与科研、教育理念与市场理念、自主办学与行政权力泛化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教育质量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实践证明,由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缺乏充分的酝酿过程,在观念、体制、措施等各个方面准备不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仅仅表现为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数量的增加,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大众化,而不是实质性的大众化,只实现了“入口”的大众化,而没有实现培养过程和“出口”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同各高校一样,经历了这一“残缺”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在解决德育、智育、文化、创新等教育质量问题上下功夫,广泛开展全校范围内大调研、大讨论活动,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中心,找准教育质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到解决难题的突破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高校教学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发展等正确思路和政策措施。将育人与提高质量相结合,进而实现办学质量和高校发展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的发展观,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将走向成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高等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在办学理念、办学实践两个层面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求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行政、大楼与大师、学术与学术评价体系、理工与人文等多重关系。

[1]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

[2]滑思忠.构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猜你喜欢

大众化办学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完美的特色党建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