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纺机制造业创新发展浅析

2011-08-15李宏莲

科学之友 2011年9期
关键词:纺织机械纺机制造业

成 伟,李宏莲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1 我国纺机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纺机制造业起步很早,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统一规划下分机种扩建和新建了生产不同成套机器的纺机工厂。到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已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纺织机械生产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基本上很好地满足了我国快速增长的纺织品生产需求,但是,面对近几年的中国纺机进出口数据,人们还是应该直面一些不能回避的事实:在全球纺织机械体系中,我国国产纺机和专件虽然数量多、品种全,但在高端产品方面,竞争力依然不强。我们的出口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层面,而高端产品如无梭织机、气流纺、金属针布等,进口价格远远高于出口价格。这一方面说明了市场的需求点,另一方面又说明了国内很大一部分纺机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国外的差距。笔者认为,造成国产纺机产品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我国制造业整体创新研发能力不足

当今我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然而,从质量与创新等方面综合考量,中国只能算制造大国,还算不上制造强国,许多制造企业更是面临低端“被蚕食”,高端“上不去”的尴尬局面。放眼世界制造业,如果离开了质量与创新,就没有更多的附加值和利润,以致没有更多的研发资金投入从而促使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这些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就是被这样的恶性循环所困扰。

1.2 我国纺机制造业创新研发能力亦显不足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从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起点低、底子薄。纺机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还都是测绘仿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是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为主要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从产业现状看,纺织机械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偏低,产品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研制开发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我国纺机行业目前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左右,远低于机械制造业10%的平均水平。这种现状造成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费用被迫减少甚至取消,而当成本和生存的压力来袭时,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及技术提升方面便显得力不从心。

1.3 我国纺机产业集中度差

综观我国纺机行业,中小企业过多、高度分散、集中度差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生产同一类型纺机产品的企业至少有二、三十家,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如:细纱机生产企业有20多家(其中还不包括规模以下的小厂),大部分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类细纱机,且机型繁多。另外,生产分散必然造成经营分散、资源分散,无法形成产业合力,进而使得提高纺机技术水平、攻克高端纺机技术成为了难题。

2 我国纺机制造业实现创新发展的举措

2011年以来,随着国内钢材原材料价格的高位波动,加之劳动力成本提高,纺机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同时,一些地区“用电荒”提前到来,许多企业纷纷接到“限电”通知,只能减少生产计划。这些客观形势,使得纺机企业不得不考虑适当提高产品价格。面对“同质化”竞争和异常激烈的“价格战”,怎样生产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日益成为企业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市场的竞争靠产品,产品的关键在技术,技术的核心在创新。纺机企业唯有加快走创新之路的步伐,才能走出困境。笔者认为,我国纺机制造业要实现创新发展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要在思想上创新

创新首先必须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发展的根本所在。思想创新就是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纺机制造业来说,思想创新最明显地体现在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上。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认为:以往国内纺机企业更多的是靠模仿创新,即引进—消化—吸收—再提高的模式,“十二五”期间,纺机企业需要转变创新模式,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之路。单以集成创新来说,即要求企业内部将现有单项技术加以有机组合、融合,还要求企业之间集合各自优势,共同造就新的效益增长点。如:2011年,国内几家钢丝圈生产企业组成的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合作开发,其产品技术含量和性能获得大幅提升,产品价格也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结成企业间的创新联盟,分散研发成本、分享研发成果,是行业内企业值得选择的一条创新发展途径。

2.2 要在技术上创新

企业若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提升竞争力,而技术创新力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所形成的竞争力是独有且持久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决胜因素。纺机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就要不断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数字化控制系统,利用信息化提升竞争能力。近年,虽然自主研发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但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尽可能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成熟技术,加以学习、消化、吸收。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企业才能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产品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觅得一席之地。如:青岛纺机在不断借鉴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快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步伐,所生产的成套清梳联产品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青岛纺机走的正是技术引进、创新、再创新之路,而技术上的创新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并造就了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3 要在管理上创新

我国企业在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方面,不断倡导创新精神。企业管理创新是提升企业运营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信息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管理创新的空间。我们应当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合理协调各部门的协作关系,从而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如:2005年,经纬纺机针对众多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现状,公司在总部建立了包括市场营销、采购、财务和资金管理、研发、决策、信息6大平台组成的管理体系,使总部既能掌握集团内的资源,又给下面企业以充分的运营权,形成了经纬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创新无处不在,只有充分运用管理创新,企业才有可能走出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就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形势来看,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对先进技术装备的市场需求巨大,国家对机械制造企业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这些因素对于纺机制造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力倡导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纺机制造业的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1] 葛俊杰.关于加快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2011,(4):38-39.

[2] 陈怡.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生态壁垒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9,(6):24.

[3] 吴永升.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发展的思考 [J].纺织器材,2006,33(3):199-200.

[4] 隋瑞歆,张亮.议德国纺织机械行业的管理经验[J].包钢科技,2007,33(2):77-78.

[5] 冀新.创新观念,技术进步,实现纺机企业快速发展[EB/OL].http://www.texindex.com.cn/Articles/2009-2-5/171413.htm l,2009-02-05

[6] 张荣旺.纺织机械行业现状及进出口分析[EB/OL].

猜你喜欢

纺织机械纺机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全球纺机前沿技术集结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我国非织造布机械标准体系研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