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与形态研究

2011-08-15薛淑妤

科学之友 2011年9期
关键词:高平市高平用地

薛淑妤

(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晋城 048000)

高平中心城区所在地四面环山,中间为丹河蜿蜒南下,山间河谷地带呈现“X”形状。七佛山、牛山、西山、韩王山分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内有多条国省干道、铁路穿过。现状条件复杂,如何选择最有利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与布局是关系高平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

1 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因素

1.1 地形地貌

1.1.1 城市外围的山体限制了城市的横向蔓延

四面山体将高平市城市空间限制在山间河谷地带,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东起七佛山山脚,西至西山山脚,东西方向已经不能再进行空间拓展。正南、正北两个方向由于牛山、韩王山的山体存在,也没有太多的空间供城市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牛山两侧存在较大面积的平坦土地,可做城市拓展空间。牛山以南的河西镇有大面积平坦土地,当城市空间拓展到极限时,可进行跨越式发展,将牛山纳入城市中,作为城市绿心,则高平市的用地会有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1.1.2 四方绿林山体也为城市创造了丰富的空间背景和近郊休闲活动场所

四面山体的植被状况良好,是高平市宝贵的生态资源,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一优势资源,通过生态廊道将林地景观引入城市,将四面山林加以开发利用,形成城市后花园,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1.2 道路交通系统影响城市用地发展

(1)多条过境的国省级公路和铁路干线为中心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便利。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交通发达,才能带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交通线路是高平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原有的交通线为高平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未来仍将继续推动城市的发展。而新建的交通线将为高平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许多临近的交通要道很快又成为城市空间发展、拓展的门槛。高平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建设用地受地形影响较大,用地拓展空间不足,各种交通线同时汇聚于这一区域,给城市空间的拓展带来阻力。207国道和曲辉线自中心城市穿过,将过境交通引入城市,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长晋一级路位于中心城市西侧,同样限制了城市向西特别是西南方向拓展。

1.3 河流水系影响城市用地发展

丹河自中心城市蜿蜒穿过中心城市,成为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契机。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水系不仅给城市带来多样性的生态结构、优质的景观基底,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方向。沿丹河因地制宜地营造了一系列公园、滨水绿地、开敞空间,如一串闪亮的明珠,给城市增添光彩。

2 城市形态发展分析

2.1 临近低阻拓展效应

城市开发在邻近的外围空间以最小的阻力和最低的建设代价实现空间拓展,早期这种传统模式的城市建设发展达到极限。

就高平中心城市发展历史来看,自宋代开始建设城池至解放前,建设活动基本在城墙内进行,没有突破城墙范围。1949年—1980年城市建设积蓄了诸多发展动力,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期,开始逐步向旧县城城外扩展。1990—2001年,城市建设活动达到高潮。城市发展受到总体规划的引导,城市建设活动迅速扩张,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

2.2 山水优化叠加拓展效应

城市外围的山体绿化和滨河湿地生态化整治,为城市生活填补了许多公园和游憩开敞空间,将丹河沿线建设成为生态廊道,为城市的发展及开发改造带来新的方向。沿丹河建设高品质居住区、商业区、公园绿地,使其作为高平市新的城市名片。

2.3 交通物流引导效应

随着嘉南铁路连线、南陈货运编组站、高晋一级公路的建设,以及未来城市西南外环路与高沁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联通,必将实现市域西南部产业园区的集聚和仓储物流中心基地的建立。城市用地向着交通物流引导的方向发展,形成新的功能片区,以工业、物流仓储业为主的工业片区——西南新区。

2.4 区域网络协同效应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道路交通条件继续提升,高平中心城市与周边小城镇时空距离不断缩小,米山镇、河西镇、三甲镇、寺庄镇、野川镇等城镇区逐渐向高平中心城市靠拢,形成以高平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城市。

3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根据高平实际情况,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选取高程、坡度和采空区3个因素。高程和坡度越小,工程建设适宜度越高,采空区所在位置工程建设适宜度较小。

将适宜建设和较适宜建设的用地按照区位划分为7个片区,分别为东北片、西北片、主城区、东南片、米山片、西南片、河西片,分别统计各个片区的面积,扣除现状建设用地、生态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等得出各个片区可用建设用地面积。

3.1 东北片

东北片总面积2.0 km2,现状建设用地面积0.7 km2,可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0.8 km2,因为建设用地的面积狭小,所以不适宜作为城市拓展方向。

3.2 西北片

西北片总面积4.7 km2,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7 km2,可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1.5 km2,但用作建设用地的面积较小,故交通线分割严重,地块零散,不适宜大面积拓展城市空间。

3.3 主城区

主城区总面积18.1 km2,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0.1 km2,可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4.8 km2,用地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很好,所有可用地用完后与上版总规用地面积相当,是中心城市首选建设用地,但面积已不能满足中心城市发展需求。

3.4 东南片

东南片总面积10.8 km2,现状建设用地面积2.2 km2,可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5.2 km2,用地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条件较好,可用地面积较大,207国道即世纪大道是高平传统的发展轴线,目前已有一些项目落地,是比较容易进行新区建设的区域。可作为高平中心城市拓展新区的首选方向。

3.5 米山片

米山片总面积5.3 km2,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1 km2,可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2.3 km2,用地条件较好,与中心城市之间存在高速路阻隔,可用地面积较小,不适宜作为城市拓展方向,可独立发展米山镇区。

3.6 西南片

西南片总面积15.3 km2,现状建设用地面积2.1 km2,可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9.2 km2,用地条件较好,目前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差,与主城区联系较少,区内有一些重工业项目,规划高新高沁高速公路、嘉南铁路、长晋一级路等重要的区域交通线汇聚于该区,将给高平中心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西南区是中心城市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随着区域重大交通线的建设,西南区可作为高平乃至晋城市重要的物流集散和工业基地,也是高平中心城市拓展的重要方向。

3.7 河西片

河西片总面积9.5 km2,现状建设用地面积2.5 m2,可作建设用地的面积为5.0 km2,用地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一般,与主城区距离较大,不适合作高平市中心城市拓展方向,适宜与中心城区有机结合发展河西镇区。

4 结束语

高平市中心城市发展方向为东南方向、西南方向。城市空间采用组团式发展,中心城区发展为3个组团,现状中心城区发展为主城区组团,东南新区、米山镇、河西镇各自发展为居住组团,西南新区发展一类无污染工业、物流仓储业,各组团之间以生态绿地相隔离,七佛山、牛山、西山、韩王山发展为生态景观林地组团。高平市最终形成一城两区和两镇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1]高平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

[2]李雪英.城市空间拓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4.

[3]钮心毅.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

猜你喜欢

高平市高平用地
高平市:科普日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山西省高平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千年古建看高平
高平夜景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仰望高平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高平市:搭建纪检干部学习交流微信平台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