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期间博物馆发展的思考

2011-08-15阴世国

科学之友 2011年9期
关键词:志愿者博物馆文化

阴世国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山西 太原 030025)

“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提出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化传播的公共机构,博物馆在社会文化事业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抓住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业作为新型产业迅速崛起。而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使得旅游景观越来越供不应求,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时间和财力投向文化与休闲。作为旅游景观中的重要人文景观,博物馆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也就是说,旅游业的发展给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观众,为博物馆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难得的契机。

博物馆应该抓住这一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旅游热潮中发展壮大博物馆事业,实现博物馆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博物馆要加强和旅游业之间的行业沟通,建立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召开碰头会,就各自的工作思路和计划交换意见。旅游部门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应征求当地博物馆的意见,博物馆也应积极主动配合并完成旅游部门制定的相关文化旅游规划。

双方加强沟通,规范管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既可以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满足民众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又可以增加博物馆的社会效益。这是博物馆与旅游之间有意义的尝试。

2 完善基本陈列,重视临时展览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环节。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基本陈列是体现本馆性质和任务的永久性陈列,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临时展览则是形式多样,能经常更换的专题性展览,它是对基本陈列的补充,是活跃博物馆对外宣传教育的有效方法。

博物馆必须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适应的、内容比较固定、常年对外开放的基本陈列。例如,晋祠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主要有“董寿平书画展”、“傅山生平展”、“三晋廉吏展”、“海外王氏恳亲联谊大会剪影”、“赵梅生书画陈列展”这些展览与我们国家其他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一样,存在一个问题——从形式到内容,都显得严肃有余、生动不足。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推行,博物馆与广大群众在文化产品上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青睐和需求,不仅给博物馆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博物馆不断进行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增加展览数量,扩大展览信息。博物馆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为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博物馆要改进陈列展示手段,将最精华、最娱乐、最通俗的部分推到前沿;要改变传统肃穆庄重的说教陈列方式,使陈展手段更灵活、生动、新颖,增加展览的娱乐性、参与性,最大限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的生命力与吸引力之所在,新时期的博物馆应加强馆际交流,定时推出新的展览,坚定不移地走“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道路。这样,既可以保证源源不断的文化精品奉献给观众,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增进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又可以促进博物馆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同样以晋祠博物馆为例,近年来策划举办了“赵梅生新写意花鸟画展”、“中国现代书画人物展”、“第三届山西省花鸟画展”,举办了馆藏文物“三千年文化巡礼之书法辉煌及瓷韵华章”等大型展览。等临时展览,这些临时展览接待观众约5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提高了本馆策划设计展览的能力与水平,结果无疑是双赢的。

然而,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博物馆在临时展览方面还存在数量少、频率低等不足。临时展览要扩大品类,丰富内容,还要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突破临时展览局限于历史文类或某种专题类的束缚。在了解国情、掌握宜传教育动态的基础上,及时捕捉不同时期观众的参观需求,打造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展览。一般而言,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往往是贴近时代、现实感很强的主题。主题远离了时代,也就是远离了观众,当然也就谈不上满足观众的需要。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观众对某个主题的关注与需求的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选题时就应该注意针对性,力求使其既具时代精神,又是观众最为关注的,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博物馆已成为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需要不断地在这座课堂里接受各种教育,努力使专题展览满足观众的需求,这既是实施教育的需要,也是博物馆服务于大众及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3 提高服务质量,建设高素质讲解队伍

面对日益增加的参观量,博物馆应该加强参观辅助服务,为观众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设施。参观服务设施(停车场、物品存放处、咨询台、休息处、饮水处、餐厅等)、学习服务设施(放映厅、报告厅、自助学习设备等)以及残疾人、老年人服务设施,不仅要在硬件上提高和完善,在服务意识与质量上更要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晋祠博物馆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观众提供了医疗救助、旅游投诉和免费讲解等服务,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改善,诸如如何在讲解服务时提高与观众的互动,做到老少皆宜,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讲解工作是以博物馆陈列品为依据,由讲解人员进行提炼、选择、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直接向观众有针对性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教育活动。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用多媒体等方式全面、系统地向观众进行博物馆展品的介绍,但是人工讲解仍是不可取代的形式。一支高素质的讲解队伍是一座博物馆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

晋祠博物馆现有一支30多人的讲解队伍,平均年龄23岁,学历都在大专以上,这是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的讲解队伍,承担着日常接待、对外宣传教育等任务。不可否认,通过长期的建设,这个团队是非常优秀的,但是针对目前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趋势,讲解队伍的建设要在职业化、专业化的基础上,更上一个新台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向去努力:①不断提高讲解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形象素质。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具备了较高的精神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有着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形象气质,才能更好地服务观众,满足社会需求;②向双语讲解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的观众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友人来到博物馆,感受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晋祠博物馆去年接待外国观众约6万人/次。以中文为主的传统讲解服务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观众需求,因此,培养外语讲解势在必行;③讲解员应一专多能,努力培养专家型讲解。根据博物馆实际情况,每名讲解员都应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精通该专业相关知识,了解该专业最新学术动态,这样,面对各种层次与类型的观众才能够游刃有余,同时也提高了博物馆的整体科研水平;④并重视讲解员教育能力的培养,因为讲解员除了承担日常讲解工作外,同样是博物馆宣教的重要力量。而博物馆的宣教作用必将是越来越凸显的,所以,讲解员掌握教育学、传播学等知识,既是搞好现阶段博物馆工作的需要,也是符合博物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

4 拓展与延伸社会教育职能

进入“后免费开放时代”,博物馆的社教工作发展任重而道远。博物馆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物(文物和标本)以其“独特的语言”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人们将这种教育称之为“物化教育”或“直观教育”。博物馆受众群体是人民大众,它的社会教育职能指的就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使之成为成人的终生教育场所,学生的第二课堂。

就晋祠博物馆而言,社会教育这项工作主要集中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上,如何使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亲近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努力与提高。

笔者认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受众可大致分为:走进博物馆的参观者;即将走进博物馆的人群(潜在观众);无法走进博物馆的群体(特殊群体)。博物馆要针对不同受众进行不同方式与内容的教育。

对走进博物馆的人群主要是专业讲解员的引导或讲解,也可以依托志愿者等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教育;即将走进博物馆的潜在观众包括社区居民、学校、部队等,对于这部分人群可以采取展板流动展、讲座、传单发放等方式进行宣教,使其转化为可以走进博物馆的人群;无法走进博物馆的特殊群体主要是残疾人、服刑人员、福利院儿童等,对这些人群主要采取“走出去”的策略,深入他们,帮助和感化他们,这也是博物馆宣教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来丰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相关活动,依托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教育,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特殊时间策划大型活动……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办法。

博物馆还要积极依托其他社会教育力量,探索社会教育新模式,策划具有博物馆内涵深度和辐射广度的鲜明主题活动,致力于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延伸社会教育的内容和领域,使公众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充分感受博物馆的缤纷文化和丰富魅力。

5 开发有特色的博物馆纪念品

首先,笔者认定博物馆是为社会、为公众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开发博物馆纪念品主要目的不是赚取经济利益,而是赢得社会效益。因为相关纪念品可以使观众长时间保留对博物馆的最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一种营销和宣传手段。

博物馆文物特色是每个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此开发的纪念品也五花八门,但大都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色。晋祠博物馆现有的旅游纪念品主要以介绍信的书籍为主,类型过于单调,文化内涵发掘同样不够深入。

所以,面对现代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消费心理,我国的博物馆旅游开发要想取得成功和占领市场,就必须发挥自身的文物优势,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重新包装组合,特别是依托那些馆藏珍贵文物,大力开发出一批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而又颇具文化底蕴、且能适应市场需求和产生轰动效应的特色旅游产品。为此,各地的博物馆都要致力于抓牢各自在自然、历史、文化、艺术、考古、民俗、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特点或优势,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自己独有的内容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方面下工夫,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特色越鲜明突出,其社会效益也就会越大。

6 大力推进博物馆志愿者和会员工作

博物馆志愿者是社会志愿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是指以自愿提供无偿服务的形式直接参与博物馆工作的人员和组织。他们既是博物馆的观众,又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既是博物馆精神产品的受用者,又是创造者;既是博物馆工作的参与者,又是博物馆工作的监督者。大力推进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迈向国际化的又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志愿者的加入可以弥补我国博物馆现有专业人力的不足;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节约经费开支;可以提升博物馆服务品质,扩大服务层面,使有限的资源与无尽的服务需求有效配合;可以增加文化人口,培育公民关怀社会以及服务民众的美德;可以使博物馆的运行进一步融入世界潮流,促进我国博物馆更好的开放、交流与发展;可以更好地体现与实施“三贴近”,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博物馆事业,使博物馆更好地根植于民众,更加符合社会化趋势能要求。鉴于目前国内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需解决以下问题:①对于志愿者工作还处在空白状态的博物馆,应该尽快把这项内容提上日程,制定志愿者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志愿者的招募、管理等相关规章制度。②对于已经开展此项工作的博物馆,则要致力于解决志愿者服务岗位单一,来源单一,且主要局限在讲解、导览服务方面的问题;志愿者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依靠博物馆正式员工实施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多,对志愿者人文关怀不够;馆方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重视与支持不够;全国博物馆志愿者尚无自己的行业管理与群团组织,还缺乏统一、规范的引导、管理与保障。

除了志愿者以外,会员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固定团体,也是博物馆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博物馆利用这一团体的社会资源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这一团体提供兴趣点。要想做好会员工作,博物馆要建立健全会员管理制度;改变以往会员来源单一的局面,使得会员群体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多样化;将会员活动常态化,并努力丰富活动内容。

同志愿者工作一样,会员工作也是推动博物馆事业良好、快速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大力推进博物馆志愿者和会员工作,博物馆事业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进步,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潮流。

[1]《博物馆应高度重视临时展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林章芹《文物春秋》2004年第2期.

[2]《大力推进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我国博物馆迈向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丁福利.中国文物报/2009年/11月/25日/第004版.

[3]《我国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刍议》.杨丽.《经济地理》第23卷第1期.2003年1月.

[4]《我国博物馆营销策略初探》.朱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2期.2007年6月.

[5]《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职业修养》.王新生.《文物世界》200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志愿者博物馆文化
志愿者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是志愿者
博物馆
谁远谁近?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