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素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1-08-15

科学之友 2011年9期
关键词:观念素质素质教育

张 婧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各方面的条件和因素,但对临县农村的调查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和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素质是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如果不具备这个因素,即使是再丰富的经济优势和自然资源,再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调查显示,农村人才数量和质量、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而这种反差现象是很值得人们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的。

1 农民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素质问题的产生,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既有历史因素的积淀,又有现实的原因,对此必须持全面的视角予以把握,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民自身内部的问题,而忽视外部制度性的影响和制约。不能仅仅看到导致农民素质问题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性因素,更要有宏观的历史性视野,从其产生的深远的历史背景予以全面的考察。

1.1 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深蒂固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结构中,绝大多数农民人格心态沉湎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中,其认知、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因此变得封闭迟滞;同时,农业生产很大程度要靠天吃饭和靠手工操作,农民无论是对自然规律的掌握,还是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无论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还是对农业植保知识的提高,都是靠世世代代的经验积累。古代传统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在农民思维方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且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使得农民无法产生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严重地窒息着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性发挥和多样性追求;另外,长达2 000余年的封建制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农民养成依附、顺从的性格和心态,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极为淡薄,而臣民意识却非常浓厚,从而导致了农民缺乏积极进取和抗争命运的精神,甘愿世世代代做农民。

1.2 二元社会结构制度的阻滞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社会是定型社会、封闭社会,不是一种开放的社会,它培育不出竞争观念、商品观念、信息观念、效率观念、时间观念、流动观念、独立观念以及开放观念等为现代开放社会所需要的行为观念。反而,严重地阻滞着农村现代观念意识的培养和形成,阻滞着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这些不利因素至今仍然对农民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二元结构的种种制度,死死地把几亿农民限制在农村,尤其受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的限制,农民不能自由的迁徙,也不能自己选择农转非形式,从而剥夺了他变换身份的自由,延缓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也束缚了农民个人的发展,使得农民的传统守旧意识在农村的土壤中加剧增长;②二元经济结构偏重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拉大了城乡差距,使农村教育发展长期滞后,造成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长期低下;③二元经济社会阻碍了农民现代观念的培育。我国的二元社会是封闭的社会,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它的影响是普遍存在,在农村尤为突出,严重地约束和影响到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1.3 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改革前的(1950—1978年)29年里,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相当大的部分要由农民负担。据2000年统计,农村乡和村两级统筹办学的费用达142亿元,约占农村集体所得13%,由预算内公共教育经费中拨给农村初中和小学的经费极少。据2000年的统计,按农村在校学生平均算,初中为374元,小学为321元,仅相当于城市学生人均1515元和1430元的25%和22%。同时,在当前我国多数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县级财政多年处于极度窘迫的困难状态,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甚至存在长期拖欠公务员工资,拖欠水电费的情况。这些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部分国家政策的难以顺利执行。以临县为例,虽然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不足。每年用于教育财政支出为1.28亿元(2000—2007年平均数)其中用于教师工资就达1.19亿元,用于教育发展经费所剩无几。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很难纳入县财政预算,县级的涉农、涉教部门只能依靠国家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款组织集中骨干培训。乡村两级在大范围上普遍开展组织农民技术培训流于形式。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资金问题,钱从哪里来?这是农村干部最头疼的事,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1.4 消除农民“低素质障碍”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

从调查结果分析,农民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

(1)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由于目前这一代农民所受的基础教育相对较差,造成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2)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较弱。对国家依法治国的方略所知甚少,由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更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亟待提高。一些地方宗教、地域观念根深蒂固,封建迷信大行其道,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沉渣泛起。

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有效地消除农民“低素质障碍”,才能使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

2 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

2.1 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农民素质问题的解决还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从体制性矛盾看,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从结构性矛盾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都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导致了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比重大,从而使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这是农民素质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农民素质问题,不能就农村论农村,就教育论教育,必须重点解决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使城乡分治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实现农民素质整体提高的重要任务。

2.2 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

全党应当充分认识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意义,以“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把加强农民素质教育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成员协助抓的齐抓共管局面。要切实落实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就是要健全县、乡、村三级主抓和主办农民素质教育的组织网络,提供人员保障;有章理事,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按章办事;有钱办事,就是要继续逐步加大对农民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做到政府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农民素质教育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农民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不能松懈,建立长效机制,避免思想放松导致周期性的农民素质教育震荡波动,实现农民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农民队伍的素质。可以说,农村青少年是我国农村的未来,也是农村现代化的未来。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

(1)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

(2)要逐年增加教育投入比例,要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彻底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和部分学校的危房问题。

(3)农村基础教育要与农村社会经济紧密结合。

2.4 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调查中得出:不能增加收入,不能满足物质要求,农民生活要贫困;不能发展农村文化,不能满足精神需求,农民思想要贫困。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以及社会的不稳定。所以应把加强农村文化事业,作为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农民的重要举措。

(1)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从场地建设等基础抓起,建立文化图书室,使农民有书可读。

(2)要把报刊、杂志送到农民手中,使农民的知识有鲜明的时代感,知识与时代同步。

(3)要坚持正确的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要提倡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移风易俗,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打击黄、赌、毒,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4)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待遇,扩大农民就业,吸引农民有序进城,接受城市文化熏陶,减少农民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和情绪化行为,以培养健康的现代人格。

3 结束语

当下,要着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着重培养一代学习型农民,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要建立县乡村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和通讯手段,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教育针对性,建立分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实现广大农民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对称。

[1]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究与探索.主编:张正先.新华出版社发行.2003年11月第一版.

[2]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上)、(中)、(下).主编:陈耀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3]《新农村.新举措.新希望》(吕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主编:高堂.吕梁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

[4]山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干部培训教材.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编.2008年4月.

[5]“三农”问题调查.主编:阎逸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观念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