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管护模式 构筑绿色屏障

2011-08-15撰文邱瑶德

浙江林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遂昌责任区考勤

□撰文/ 邱瑶德

随着我省公益林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全社会对森林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森林保护的意识和要求也越来越强。2009年以来,遂昌、莲都、临海等地依托公益林扩面的有利契机,面对森林管护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森林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实现了森林管护全覆盖。遂昌等地县域范围的山林面积,无论是公益林还是非公益林,全部纳入统一管护,按一定的要求统一划分管护责任区,各责任区配备专职护林员进行日常巡护,从而改变了部分山林没有人巡护的局面。

二是管护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在实施新的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过程中,各地对竞选护林员的条件及素质要求更高。如莲都区246名森林管护承包人中,年龄30~55周岁的占了78.5%,比原有管护人员平均年龄下降了8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63.8%,比原有护林队伍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三是管护责任心得到增强。在选配护林员过程中,因能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护林员条件进行公开、公平、公正选拔,最终确定的护林员荣誉感增强。同时,适当提高了护林员的薪酬待遇,奖优罚劣措施到位,增强了护林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四是森林火灾得到有效遏制。据调查统计,遂昌县2010年森林火灾受害率仅为0.01‰,大大低于全省1‰的控制指标,相比2009年该县森林火灾受害率0.2‰也明显下降,创下了该县历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最低水平。莲都区自2010年6月全面实施森林管护承包制以来,野外巡查的力度和密度显著加强,及时制止了违法野外用火行为,森林火灾发生后能做到早报告、早扑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损失明显减少。

五是林区平安指数得到提高。推行新的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后,护林员队伍不但成为管护责任区内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有力守护者,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成为林业发展和“平安林区”建设的信息员、宣传员,充当起林业部门和林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力促进了“平安林区”建设,维护了林区的和谐稳定。

主要做法及经验

据了解,遂昌等地森林管护成效明显,与他们对县域范围的山林面积重新划分管护责任区、实行森林管护全覆盖、配齐配强专职护林员、建立护林员野外巡查GPS考勤系统、强化护林员日常监管等密切相关。

一是合理划分管护责任区,实行森林管护全覆盖。首先,全县统一划分管护责任区。依照“打破村界、合理划分、规模适度、便于巡护、落实责任、明确奖惩”的原则,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各乡、镇(街道),综合考虑自然地形地势、人员活动情况、公益林分布、管护面积大小、管护难易程度等因素,合理划分森林管护责任区。其次,按统一划定的管护责任区个数,确定各乡、镇(街道)应配备的专职护林员人数。第三,公益林区和非公益林区的森林管护实现“无缝对接”。如莲都区全面推行森林管护承包制,全区158万亩集体山林已由246名护林员承包管护,实现了护林员从聘任制向承包制转变,从单一管护公益林向全区森林管护全覆盖转变,从森林管护由政府花钱养人向政府花钱买服务转变。

二是明确管护职责和要求,配齐配强专职护林员。首先,明确各乡、镇(街道)应配备专职护林员的人数,统一规定护林员选配的原则、条件、程序、职责和待遇。其次,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各乡、镇(街道),按照“公开推荐、严格审核、择优录用、公正选任”的原则,向社会公开选拔专职护林员。通过村民自荐和村“两委”推荐,乡、镇(街道)审核、笔试、面试,林业局确认,体检,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专职护林员人选,确保护林员队伍的素质。第三,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乡、镇(街道),采取分片集中的形式对新选配的护林员开展岗前培训,让他们牢记森林管护的要求和自己应承担的职责,掌握和了解林业基本知识、公益林建设管理相关政策、森林消防基本常识等内容。除此之外,每年还举行1~2次培训,重点通报各护林员的日常巡查管护情况,交流管护经验和心得,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第四,明确护林员应承担的职责。规定专职护林员要履行防火防盗防病虫,出现情况早报告,宣传政策与法规,维护护林宣传标志、标牌和设施等主要职责。

三是建立护林员GPS考勤系统,强化日常监管。鉴于各地专职护林员人数多、分布广、活动分散、日常监管难的实际,省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心会同浙江农林大学和有关县(市、区),在公益林县级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拓展研建了护林员GPS考勤子系统,对每个护林员的巡山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管。通过该系统的运行,一是及时掌握了各护林员的出勤信息,发现没有到岗的能及时通过电话或短信提醒督促。二是大大提高了护林员队伍素质,增强了管护责任心,将出勤结果直接纳入综合考核范围。三是即时互动,准确定位。一旦发现火情、盗伐滥伐案件等情况,护林员可通过虚拟网电话及时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县、乡监管人员能借助该系统第一时间准确定位案情发生的位置,为及时组织扑救和处理赢得宝贵时间。四是既高效又经济。监控中心只需一人即能时刻掌控县域范围所有护林员的巡护动态,发布指令也非常便捷,而人均年投入仅600元,既经济又实效。目前,临海、遂昌、莲都、安吉、永康、柯城、苍南等18个县(市、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县(市、区)也在积极准备建设中。

四是完善管护监管制度,实行护林员动态考核。针对新的管护模式和管护要求,遂昌、莲都、临海等地都先后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护林员管理办法》、《管护成效检查考核办法》和《森林管护合同》,从制度化、规范化着手抓好护林队伍的日常管理。如遂昌县对护林队伍全面实行学习例会制、巡山登记制、统一装备制、管护督查制、情况通报制、绩效考评制、末位淘汰制、安全保障制和委托管护制。莲都区针对原有护林员聘任制模式在法律责任上存在许多隐患的问题,经反复征询意见后全面推行了森林管护承包制。

五是补充管护经费,适当提高护林员待遇。建立护林员GPS考勤系统、实行森林管护全覆盖后,一方面护林员野外巡护的时间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管护范围扩大,全县配备专职护林员的人数要增加。针对管护经费筹措问题,莲都、遂昌等地的县、乡两级都相应承担了除公益林管护经费之外的森林管护经费,确保护林员的薪酬待遇有适当提高。目前,遂昌县专职护林员每月的劳务报酬分别为900元和1300元,其中每月预留300元作为考核奖金,根据季度考核结果再一次性发放。护林员劳务报酬实行“直拨制”,即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将劳务报酬直接打入护林员存折。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实践证明,建立护林员GPS考勤系统、实行森林管护全覆盖,是一种很好的森林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全覆盖的管护经费难以保障,推行专职化护林员制度存在阻力,护林员GPS考勤系统建设进度较慢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全面落实非公益林区森林管护经费。参照公益林区森林管护经费的筹措办法,省政府能出台有关政策或规定,明确非公益林区森林管护经费的来源、最低额度和省、县、乡、镇承担的比例等,形成制度化,确保森林管护经费的全面落实。

二是制定出台《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鉴于目前全省各地护林员的管护模式和监管机制千差万别的实际,全省有必要在总结提炼各地成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从管护责任区的划分、护林员的条件、护林员的职责、护林员的选配程序、护林员的监管考核及护林员的薪酬待遇等作出明确规范的要求。

三是加快护林员GPS考勤系统建设。将推进森林管护全覆盖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把建立护林员GPS考勤系统作为实行森林管护全覆盖的必备的监管手段来要求,督促各地尽快按要求建设并投入使用,省林业厅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管护监管真正到位。

猜你喜欢

遂昌责任区考勤
事业单位人员考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何鹤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活动的几点思考
浅谈用人单位的考勤管理在劳动管理中的重要位置
浅谈如何开展好党员(安全)责任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