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质和能力的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2011-08-15周胜琼

绿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学法数学知识思想

周胜琼

(中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湖北武汉430074)

1 引言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思维。因为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而有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就是无限的。由此看来,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要大于知识的习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是交给学生获取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是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呢?我通过30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 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2.1 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所强化的是让学生在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同样,数学学习不仅要反映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还要注意展现学生学习这些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如每节新授课,都要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是什么?准备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的步骤是怎样的?从研究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不仅如此,还注重向学生渗透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就会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从概念出发去判断,去推理,去学习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这样的一些训练,能够较好地让学生运用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去探究新知,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了同步发展。

2.2 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未知的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集合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化归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要灵活渗透,浅移默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这其中,化归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所谓“化归”就是指“把一个待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通过数学变换,归结为另一个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最终得以解决”。例如:学习“小数乘法”,引导学生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先将因数中的小数转化成整数后算出积,再将乘得的积缩小到原有的 1/10、1/100、1/1 000……,就得到原式的积;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通过画、剪、移、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形来进行推算。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以后,再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就很自然地想到:是否也能将它们转化成已学的图形面积来计算呢?这时只需老师稍加点拔,学生就会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另外,注重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式,通过多媒体动态的画面与静态的板书相结合,也能较好的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获取信息量大,对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直观的感受,轻松就化难而易。由于学生积累了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他们不仅满足一种研究方法,而是寻求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推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2.3 加强思维程序的指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思维程序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优化的思维程序,并对学生坚持长期的训练,学生才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探讨问题,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解应用题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审题(通过读题或摘录条件和问题或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二分析数量关系(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所求问题,也可从问题出发,寻找所求问题需具备的条件,直到所有条件全部具备为止,并让学生画出简明分析思路图,使学生对解题步骤一目了然,提高分析推理能力);三列式计算(要求计算细、认真、不出差错);四检验并写出答案(检验方法除了可按原来的题意,依次进行检查外,还可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这种检验方法比较灵活,它相当于将原题改编成了不同的应用题,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很明显,这样组织形成过程,学生不仅理解了新知,而且掌握了学习新知的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结语

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使学习形成一种习惯。在教学时,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依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及训练,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将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陆华凤.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素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J].小教研究,2001(4):71~72.

[2]陈赛珍.注重数感培养提高数学素养[J].甘肃教育,2008(20):167~168.

[3]杨伟东.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J].现代教学,2009(3):21~ 22.

猜你喜欢

学法数学知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思想与“剑”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