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8-15陈新会胡志勇王红敏李红喜

绿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发展

陈新会,胡志勇,王红敏,李红喜,汤 雷

(1.河南省栾川县林业局,河南栾川471500;2.河南省栾川县城关镇农业服务中心,河南栾川471500)

1 引言

林业产业是以培育、加工、利用森林资源为主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一般产业的共同属性,也有自身的4大特性:即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经济、生态、社会3大效益的统一性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林业产业不仅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包括木材、竹林、人造板、木桨、林化产品、木本粮油、花卉、药材、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在内的大量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而且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社会就业机会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林业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基层林业工作者对发展林业产业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对策和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

2 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长远规划,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各地林业产业发展,没有科学的、长远的规划。林业产业在各地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仍然偏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也与森林资源所占比例不相称。以洛阳市林业产业还算发达的栾川县为例,其森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而林业产业在县域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却不到10%。

(2)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单一,缺少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缺乏规模效益,形不成产业优势。林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林产品加工水平低,多数是初级产品,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各级政府对林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力度偏小。

3 栾川县发展林业产业的对策

3.1 明确发展方向

组织专业科技人员,认真摸清本地森林资源家底,并聘请专家论证、拓宽科学开发利用途径,形成《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规范林业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论证、筛选一批资源充足、市场前景好、开发利用潜力大的产业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准备,推出招商项目,积极工作,吸引有眼光、有实力的投资商前来投资兴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改善经营、管理服务机制,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

(1)国有林场、集体和个体森林资源所有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潜力,采取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股份经营、出租转让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技术、人才进入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拓宽融资渠道,开辟林产业发展新路径。

(2)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正确处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林业产业是资源约束型产业,要切实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防止盲目开发,破坏和浪费资源,行业无序竞争等问题出现。加强和改善林业产业管理机构建设,强化产业管理服务职能,履行“调控、监督、引导、服务”职责,为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全面服务。

(3)建立和完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配套服务、建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林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林农可以依法自愿有偿的承包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设立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把林权交易、森林资源评估、林产品交易、林业产业信息发布、金融信贷服务等市场要素组合起来,为林业产业发展搭建市场平台,服务林产业发展。

(4)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做好技术引进,科技推广示范,科研院所智力支持等项服务,提升林业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指导建立健全林业产业行业平台、合作化等组织,充分发挥其政策宣传、技术推广、经济合作、人才培训、信息引流、市场营销、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3 改善结构,提升林业产业整体水平

(1)夯实林业产业发展基础,做好造林、抚育、管护工作。以现有林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推广速生丰产技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林种。并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切实依法管护好公益林,重点做好森林抚育、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森林剩余物和林下资源。

(2)抓住林产品深加工这个关键而又薄弱的环节,依靠科学技术实现突破。在依法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依托林木、林果、林药、森林剩余物等森林产品,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林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搞好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拉长林业产业链、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使林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

(3)引导群众全面理解森林资源内涵,因地制宜,培育丰富多彩的特色林产业,扩大农民群众受益面。森林资源不仅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也包括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要引导群众改变森林资源就是木材、果品等林产品的狭隘认识,树立凡是与森林相关的、能为满足人民群众所需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条件的资源都属于森林资源的观念。重点引导示范群众利用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开展林下养殖、林下种药、培育食用菌、山野菜,以及依法人工繁养、驯化野生动植物等特色项目,形成特色产业。

(4)指导行业发展协会等组织,规范运作,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共同繁荣的局面。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增强市场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技术和手段,择机建立区域性产品交易市场,充分发展市场的聚集效应。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兴业的根基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吸引人才。

3.4 落实政策、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五部委局《关于林业产业振兴规划》(林计发[2009]253号文件)精神,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上级下达的林业贴息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等林业项目投资,要切实用于林业产业发展,并按规定落实好贴息和配套资金。林业龙头企业扶持优惠政策按省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识》(豫政(2003)47号文件)执行。积极支持组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扶持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部门要努力减轻林业生产、经营者负担。鼓励群众自主造森,对规模以上营造经济林、用材林予以奖补。科技部门发挥其优势,积极为林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科研开发项目资金支持,增加科技经费投入。

(2)落实林业信贷扶持政策。金融、保险部门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门、国家银行监会、中国保险会、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发(2009)170号文件)要求,结合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振兴目标、全面增强金融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及中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业务;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一般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金融机构要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行“一站式”服务。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保险相结合方式,积极提供林业产业融资担保服务 。保险机构要遵循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森林保险业务,提高林业产业抗风险能力。

3.5 提高认识,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各级政府要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是一鸟两翼,没有产业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不重视林业产业,林业的发展就会失去持久的动力和经济依托。只有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才能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各级政府要将林业产业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政府牵头,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力推进,积极支持,并将其纳入政绩考核目标体系。要依据林业产业总体规划和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林业产业发展方案,并履行职能、组织落实。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指导,参谋协调,科学规划,依法管理,优化服务等项工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特点,围绕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振兴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林业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高 岚.林业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韩海荣.森林资源与环境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发展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