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蒋经国
2011-08-15余世存
□余世存
一言难尽蒋经国
□余世存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辞世。与父亲蒋介石逝世后媒体铺天盖地的悼念相比,他的离世显得相当朴素。
尽管在很多人眼中,蒋经国仍显得陌生,人们对他的评述总是一言难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蒋经国的历史地位越来越清晰。今天的中国人对蒋氏父子有了更平实的态度。这正应了蒋经国生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
当然,由于他们父子二人在大陆影响的不同,人们的评价也有所不同。对“老蒋”(蒋介石),人们更着眼于大历史,将其与孙中山、毛泽东等相比较;对“小蒋”,人们更多地看他如何“突破家世、出身、教育、历练乃至意识形态的局限,务实对应变局,进而开创新局”(马英九语)。蒋经国百转千回的人生,他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深刻启发。
1925年,15岁的蒋经国去苏联留学。此前不久,这个刚在上海升入中学的热血少年,带领着同学参加群众游行示威活动。蒋介石面对以“进步的革命党人”自居的儿子,决定先把他送到北京,置于吴稚晖的管教之下。但是,共产主义的萌芽已经深种于蒋经国心中。没多久,他向吴稚晖提出留学苏联的想法,日后成为坚定反共分子的吴稚晖当时只是笑着表示,“你去试试也好”。
当蒋经国诚惶诚恐地将这个意图禀告父亲时,蒋介石直斥其“朽木不可雕也”。1923年,蒋介石曾到苏联考察过,他的结论是共产主义学说不适合中国国情。然而,他最终还是允许蒋经国留学了。
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蒋经国变成了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叶利札罗夫同志,是学校里的积极分子,坚定地支持苏联左翼领袖托洛茨基。在学校里,蒋经国和邓小平是同班同学。
1927年,中国国内国、共开始分道扬镳,共产党员被追捕杀害。在斯大林公开表示要把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像柠檬一样挤干、丢弃”之后,内心彷徨的蒋经国终于在一次会议中走上讲台,宣称“不是以蒋介石儿子身份发言,而是以共青团之子的身份讲话”,谴责父亲是“叛徒、杀人凶手”。几天后,苏联《消息报》又刊登了一篇题为《父与子》的文章,摘录了蒋经国的一封公开信:“现在我要说,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今后我不再认你(蒋介石)为父。”然而,在日记和其他任何文件中,蒋介石对此事绝口未提。
与此同时,在苏共内部,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斗争日益白热化。在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放逐中亚之前,共产国际的代表找蒋经国谈话,劝告他放弃亲托洛茨基的活动和信念。结果是,蒋经国“突然放弃了托洛茨基运动”。
就是说,在1927年一年之中,蒋经国面临亲情与信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两次重大抉择,而他最终做出的决定,反映了他性格当中“识时务”的一面。美国传记作者陶涵认为:“这是他一生之中,直觉务实、克服情感和智性理想的第一个实例。这个经验让他体会到生命的复杂和无常。此后一生,经验判断左右他对直觉目标的追求。行动必须以坚实的理智为基础,不能全凭情感或政治承诺作定夺。”
作为政治领袖的儿子,蒋经国的命运注定被政治缠绕。上世纪30年代,随着国共两党再次构建合作,关于他是否回国的问题被摆上了台面。事实上,在国共反目期间,周恩来曾数次与蒋经国见面。在肯定蒋经国批判父亲的行为同时,他鼓励蒋经国给蒋介石写信。显然,周恩来预见到国共再次合作的可能,并认为蒋经国将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关键人物。
在1935年至1936年年底那段局势混沌不明的日子里,蒋经国数次被斯大林召见,两人共进晚餐,“喝浓汤,吃荞麦面包”。年轻的蒋经国依然是一个笃信共产主义的革命者。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以这次事件为契机,国共两党建立起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蒋经国带着妻子蒋方良和长子孝文抵达杭州,回到了阔别12年的祖国。
蒋介石并未急于见这个离散多年的儿子。回国后的蒋经国先是拜访陈立夫和吴稚晖。吴稚晖像对待一个“回头浪子”一般,平静地问蒋经国:“你尝试的经历怎么样?”
父子终于见面之时,据说,杭州国民政府主席别馆的大门一关上,蒋经国便扑通跪下,向父亲三叩首。令老蒋不安的是,蒋经国的中文荒废多时,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在接下来的相当长时问,蒋经国回到浙江老家,听从父亲教诲恶补功课。这对他来说,既是向理性低头,也是让共产理想回到中国传统中寻找认同。
曾经在戴笠手下担任要职的文强回忆说,那时,他奉命每月找蒋经国谈话一次。当时,蒋经国受共产主义影响至深,经常用“大资产阶级”来称呼他的亲戚宋子文等人。文强经常要劝诫蒋经国放弃“左派”语言。
回国后的蒋经国,逐步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蒋介石一生从未信任过任何人,只有夫人宋美龄与儿子蒋经国例外。
年轻时的共产主义理想、留苏12年的经历、父亲的教诲,影响了蒋经国一生。日后他以苏联式的组织培训机制,改革国民党干部体系;经济上的决策也带着浓重的苏联色彩。“左派”气质一直伴随蒋经国,和他那位矜持严肃、生活奢华的父亲不同,蒋经国终日挂着笑脸,乃至在出任要职后仍被父亲告诫要“自一降”。他一生节俭,极度清廉,在他逝世之后,名下没有一处房产。
1972年蒋经国出任台湾“行政院长”,一上任就简化官僚作风,开会限定在40分钟内,“别人一啰嗦,他就扳弄手指头或合掌抚脸表示不耐烦”。他还公布了公务员“十诫”,严惩贪污。他表示,克服官僚作风的唯一办法是公开化,于是决定除了国防、外交经费之外,政府预算一概公开。
时代洪流沛然而至,蒋经国选择顺势而行。但实际上,环境变化只是外部因素,最主要的,是蒋经国的革命理想,跟中国人的修身齐家传统相统一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赠言蒋经国: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是蒋经国变革的动机,也是他的胸怀。
(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