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信仰是幸福之魂

2011-08-15慕朵生

决策与信息 2011年4期
关键词:幸福感信仰民生

文/慕朵生

精神信仰是幸福之魂

文/慕朵生

关注提升民众的幸福感,是今年两会的一大特色,表明中国社会发展已经从注重物质或外在层面的建设拓展到更注重精神或心理层面的建设。如此看来,当务之急是培育和重建人们的精神信仰。

毫无疑问,幸福感的提升离不开民生的改善。因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而焦虑不已、烦躁不安的人,很难有幸福感可言。但民生改善并不意味着民众幸福感必然会提升,有时反而会造成幸福感的下降,学者称此现象为“幸福悖论”。

在现代社会,造成人们幸福感下降的因素很多,比如高压力、快节奏的工作,不知足、爱攀比的心理,多索取、少奉献的态度,人与人之间彼此竞争、互不信任的社会环境,以及负面事件被新闻媒体放大而造成自己的心理压力或激愤情绪,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追求的往往不是自己的幸福,而是自己如何比别人幸福,幸福由此变得飘忽不定、难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心理感受,幸福与精神信仰有着紧密的关系。一个人若没有精神信仰,就不会有充实感和归宿感。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都太过注重“向钱看”和“向前看”,忽视了对心灵自由和精神富有的追求。

一个人不仅会因无知而无畏,更会因无信仰而无畏,导致对自己的欲望和行动不加约束、恣意妄为。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丑陋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行为人缺失精神信仰。

此外,幸福感与文化生活也密不可分,没有典雅的文化滋养,就没有温润幸福的人生。古代中国是个诗歌大国,但现代人已经很少把阅读和欣赏诗歌视为一种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情感和归属、他人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简言之就是文化生活和精神信仰的需要,就会变得更加迫切。中国人已经远离饥荒时代,重建和培育信仰可谓正当其时。

当然,宗教是信仰,但信仰并不都是宗教。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强调高尚的人需要有神圣性和敬畏感,这是中国传统信仰的一大特色。总之,在中国传统中,信仰和文化并无大的分野,因此回归历史文化传统是当下重建和培育信仰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改善民生方面政府应有作为、大有作为,但重建信仰则尤需个人付出努力,要靠每个人在心灵自由和精神富有的条件下感知和触摸真正的幸福。

猜你喜欢

幸福感信仰民生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