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十一五”跨越发展的背后

2011-08-15专题策划孔向阳王予安高晓光欧浩军执行汪名旵吴明

决策 2011年1期
关键词:十一五合肥市合肥

■专题策划:孔向阳 王予安 高晓光 欧浩军 执行:汪名旵 吴明

合肥“十一五”跨越发展的背后

■专题策划:孔向阳 王予安 高晓光 欧浩军 执行:汪名旵 吴明

“十一五”时期是合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开放活力最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合肥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多措并举,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主题,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等系列战略,推动合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处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探索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合肥特点的发展路子。这些都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积累了经验,积蓄了后劲,奠定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标志着合肥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五年来,合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925.6亿元提高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由2900美元提高到7000美元;财政收入由130.9亿元提高到430亿元,年均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5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88亿元跃升到100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2%提高到51%。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地区生产总值由第18位升至第15位;全省经济首位度由17.2%提升至21.5%。

五年来,合肥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一直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合肥现象”。总结经验,成就的取得深刻体现了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的主导思想。

科学发展

回顾合肥“十一五”的发展历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紧持“又好又快”,真正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是合肥长期坚持的一条清晰主线。

在经济发展方面,合肥坚持“工业立市”主战略。“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策略,把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实行“顶天立地”(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与“铺天盖地”(放手发展中小企业)并举,力促工业大发展。

合肥市市长吴存荣说,围绕科学发展、“工业立市”战略,几年来,合肥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进的项目既大又好,从而使得经济出现爆发性增长。合肥工业新增量和就业新增量的70%都来自于招商引资的项目。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合肥市还注重培育骨干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全市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聚集作用,确立了汽车与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与软件、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支柱产业。自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合肥市经济的“块头”在逐年增大,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88亿元,到了2010年,则跨越了1000亿元。

如果说发展工业,是为合肥强筋健骨,那么大建设则是重塑合肥气质,让她成了一座更富有吸引力的城市。

大建设之前,在合肥老城区5平方公里土地上,平均楼层高度仅仅只有4.2层,人口密度已达到3万人/平方公里,甚至要超过东京,且道路狭窄,交通拥挤。为此,合肥在2006年对城市进行前瞻性发展规划,首次提出141发展战略布局,即一个主城区、四大组团、一个滨湖新区。此举摒弃了“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采取了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与周边城镇呈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新理念。

合肥市把破解交通难题当作“牛鼻子”紧抓不放,首先拉开城市框架。为了对城市、对市民负责,合肥市一改过去缩手缩脚、遇到问题“绕道走”的做法,交通优先、设施配套、景观美化三者并行,建一条路就是一条风景线。

与此同时,合肥市大力推进滨湖新区建设,3.5平方公里的滨湖新区启动区规模初成。合肥市还把所辖三县作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城市副中心的标准来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在建设新区的同时,老城区的提升改造也在稳步推进,2300多户居民将从破旧的“筒子楼”喜迁新居。

大建设带来了合肥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2010年中博会期间,首次来合肥的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合肥给人的感觉很“生鲜”;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说,合肥的变化太大了,现在的合肥太美了;家乐福全球副总裁罗国伟说,合肥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坚持“县域突破”发展战略则是合肥统筹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十一五”时期,合肥县域经济取得了新突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79.6亿元提高到650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4提高到25%左右。三县均进入中部百强县和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前七名,肥西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五年三县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实现翻两番,达到260亿元。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高效特色农业基地超过100万亩。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整村推进成为全国样板。

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则是为了更好的民生。合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2009年合肥市投资28.4亿元改善民生,惠及城乡居民400多万人。在老百姓关注率最高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合肥市集中新建、迁建了54所中小学校,一次性解决4万多学生就近上学问题;集中规划建设5所三甲医院,并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城中村、危旧小区改造的成效也很明显。2010年,合肥市的36项民生工程涉及低保救助、医疗卫生、交通教育、住房保障、劳动就业等各个方面,受益群众也将大大增加。针对比较突出的“就业难”问题,合肥市政府还把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出台了包括注册简化、税费减免、贷款扶持、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他们自主创业,走创业带动就业之路。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

地处中部的合肥,认定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敢破旧规、敢走新路,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打破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充分释放去经济发展的活力,不遗余力的解放生产力。正如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所言:“我们深深体会到,合肥能有今天的发展,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经验和启示就是,坚持解放思想,‘敢’字当头,敢走新路,敢破难题。”“合肥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很重要的是得益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始终坚持‘快’字当头,始终坚持抓具体抓落实,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合肥取消364家市直单位和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876个账户,实现市财政统收统支。市直部门原有353项行政审批事项,合肥市一次砍掉123项,下放120多项。

合肥政务中心实行缺席默认制和超时默认制。这一开全国先河的制度规定,在并联办理中,缺席单位的意见视为同意;在承诺时限内未办结的项目视为已审批结束。

合肥改革招投标体制,推行有效最低价中标制度,使建设成本降低20%以上,同时在制度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合肥建立集中统一的城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融资能力由每年的2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有效减少了公共财政风险,破解了城市建设的资金难题。

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从2007年开始,合肥打破公务员“部门终身制”,将市直机关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被纳入法制化轨道。自2007年5月26日动员大会到6月底全部结束,82个市直部门的1632名公务员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其中,跨部门交流137人,轮岗690人,交流性轮岗805人,交流轮岗面达到市直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总数的25.8%。如此大规模的公务员交流轮岗,也是全国首创。

合肥市推行交流轮岗着眼长远,不是“一轮了之”。《合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办法》经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标志着合肥市直机关科级及以下公务员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正式确立。

2010年合肥市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借助国家赋予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权,在政府机构改革中率先实行“开门搞三定”,让群众参与政府机构职能配置。2010年2月25日,合肥启动建立了三定评委会,邀请的评审专家代表既有基层部门的负责人,也有作为服务对象的企业法人;既有拥有丰富基层经验的县区党政干部,也有学术功底深厚的大学教授,还有精通法律的资深人士。在评审时,听取涉及“三定”部门主要负责人陈述、进行咨询和提问、分小组依次讨论“三定”规定等步骤。规范、严密、透明的评审程序,使“三定”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体现民意,利于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开门搞三定”不仅牢牢把握着改革的正确航向,也走出了一条具有合肥特点的改革之路。通过改革,合肥市政府目前共设置工作机构39个,比改革前减少了5个;内设机构累计核减18个,部门领导职数核减11名,中层职数核减17名,收回事业编制2217名。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充分优化合肥发展的软硬环境,目前,合肥跻身于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及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和全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创新推动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竞争的法宝。今天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靠什么竞争,靠特色、靠创新、靠思路。在世情、国情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尤其是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合肥“十一五”时期,无论是在发展战略、思路,还是在具体的发展规划、政策上,始终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全国发展大势,结合合肥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大力走创新、走包容性的发展之路。

合肥每一步发展,都是以解放思想来开路,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与创新理念、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导向,跨越发展不懈怠,科学发展不动摇。强调从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坚决破除思想深处长期存在的“慢”、“小”、“旧”心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意识、大气创业的意识和改革开放的意识。通过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使广大干部群众突破了惯性的思维定势,形成了求新求快求好求发展的鲜明特点。

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团结全市各级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全体人民一道,以一种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紧迫感,一种深切的发展忧患意识,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一种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发展的雄心壮志和豪情,带领全市500万群众,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踏步前进。同时,合肥市委、市政府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明确要求各级干部群众要保持忧患意识,不因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注重认清不足,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

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十一五”时期的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形势发展变化巨大。尤其是在对付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洞察秋毫,果断采取了有力的应对措施。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也是一日一变。市委、市政府紧跟步伐,月月分析经济运行形势,积极研究对策,充分认清时代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不论是在发展战略,还是具体的产业发展上,大力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求大发展,不畏艰难,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标准来定位未来发展,把自身的发展与对周边城市的示范和引导紧密结合。

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着眼国内,也要放眼世界;既要着眼现实,也要放眼未来。只有把这些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对大局了然于胸,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思想路线自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合肥的发展坚持开放性,并不局限于一城一市的发展,而是放眼全省,放眼中部,放眼全国,在更大的范围内定位和谋求提升。

科学求是的创新精神。创新,要求人们不断发现和掌握新的真理,从而避免真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为谬误,避免认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偏差。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如果每个社会细胞、社会组织乃至每一个人与市场不结合在一起,不去创新,都很难实现发展。市委市政府解禁锢促发展新政策不断实施,每个部门的改革细化措施不断完善,就连街道干部说起改革来也是一条接着一条,改革创新的精神已经渗入最基层的干部队伍中。改革创新的微观化、改革精神的基层化,是合肥建立加快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十一五合肥市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合肥市朝霞小学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生态合肥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