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贫困生的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

2011-08-15田知君

党史文苑 2011年9期
关键词:贫困生毕业生能力

田知君

(广州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182)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 “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40万人,加上去年未能顺利实现就业的100多万人,今年将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就业市场早已从 “卖方市场”转变为 “买方市场”,而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困难群体,主要来自于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他们的就业问题更加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结果也显示,高校贫困毕业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在签约时间、签约率、初次签约率、就业质量、就业机会等方面大都处于竞争劣势。

(一)签约时间滞后,签约率低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工作具有强烈的渴求性。但是,据多项统计数据显示,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5—10个百分点,且在签约时间上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1]

(二)就业质量不高

据广东近三年就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贫困生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规模及层次、平均起始薪酬、岗位级别以及专业对口率等方面低于普通大学生,大多数贫困生的起始薪酬在剔除日常必要开支后所剩无几。

(三)就业机会不多

贫困生就业方式比较单一,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无力参加各种对求职有帮助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及相应的培训班,考研、出国留学、出境工作的很少,能力的不足和资金的缺乏使贫困生的就业机会远低于普通学生。

二、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原因剖析

(一)对比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虽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识,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造成大学生就业 “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已实现市场化,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突出体现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毕业生知识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2]

(二)高校贫困生社会资源相对匮乏

虽然现行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强调的是公平、公开、公正,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各种社会关系对毕业生的就业还是起着一定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而且往往也是学生家庭社会关系的较量。贫困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大部分又来自农村,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孤军奋战,想去搏得一个岗位实在不易。

(三)贫困生的就业心理脆弱

高校贫困生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高校贫困生具有贫困性、脆弱性、弱势性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心理,容易出现心理矛盾,包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稳定与流动的矛盾、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矛盾、高期望值与低成就水平的矛盾,进而形成焦虑、悲观、挫折、怨恨等一系列心理状态,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四)部分贫困生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处于竞争劣势

大部分贫困生家处偏远的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农村学校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在那里往往是一句空话,这使他们在社会知识面、信息量、实践动手能力、文艺特长及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不及其他同学,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

三、指导贫困生积极做好就业准备,破除就业困境

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难,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高校的教育引导,更离不开贫困生个人的努力。高校职业指导师应指导高校贫困生,积极展开自助自救,破除就业困境。[3]

(一)健康成长——自立自强,实现贫困生经济、心理 “双脱贫”

首先,帮助贫困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感受社会关爱。加强贫困生个性教育,有利于贫困生在相对匮乏的物质条件下,保持自己的性格发展,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帮助贫困生感受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并最终激发他们积极与人交往的愿望。

同时,教育贫困生要善于发现自身优点,积极参加公益集体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信是面对生活,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贫困生应客观地认识自己,多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据此帮助周围与自己同样处境的困难同学。如经常鼓励贫困生加入 “爱心协会”,组织他们参与 “受助者助人” “爱心传递”以及社会福利院等公益活动,使贫困生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升华自己。另外,经常邀请优秀贫困毕业生回校开办讲座,让贫困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二)理性成熟——培养贫困生理性思维,以勤工助学为平台,增强其就业能力

勤工助学是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指导贫困生善用这个平台。首先,引导贫困生完善知识结构,积累工作经验。学习过程是一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将在校的理论学习通过勤工助学运用于实践中,使所学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了解社会对自己知识、能力的要求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在剩余的学习时间里明确努力的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完善知识结构。其次,引导贫困生锻炼职业能力,提高竞争力。通过岗前培训、工作经验的积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扩大社交范围,培养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社会适应等多种能力,提高竞争力。最后,引导贫困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心理素质。鼓励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克服不劳而获的思想,并能磨砺自己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观念,坦然面对各种竞争和挫折。通过种种历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坦然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三)励志成才——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其综合素质

1.转变就业观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生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就业观念应该随之改变,由一次就业定终身转向多元化职业模式。因此,引导贫困生树立三种正确的就业观:一是主动、积极进取的就业观;二是脚踏实地的爱岗敬业观;三是科学的职业选择观,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四个关系。

2.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类提升就业能力的活动,多渠道解决就业。贫困生要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增加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例如申报校内外科技活动计划,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交际能力;应尽可能利用寒暑假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从而了解就业动态信息,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有利于设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此外,作为即将毕业的贫困生,应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根据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和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可行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3.个体化职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中,应充分考虑贫困生个体的主、客观条件。比如针对学习认真刻苦、科研兴趣浓厚的贫困生,建议他考研,并鼓励他争取公费读研名额,以减轻经济压力。告诉他通过三年研究生学习,可以使高校贫困生站在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从而接触更多优势资源,能对将来的优质就业提供更大的可能性。而针对心理素质好、承受力强、肯吃苦、有毅力、不满足于平淡生活的贫困生,则鼓励他尝试创业,并给予他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国高校现有教育教学成果的稳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高校贫困生的就业涉及到社会、高校和贫困生三方面的资源与力量,外因需要内因起作用,因此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调试和就业准备工作就突显重要。各方面要积极指导贫困生做好就业准备,破除就业困境。○

[1]蔡金晶.高校特困生就业的困境与解困对策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2]白海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

[3]李海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高校贫困生充分就业的新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贫困生毕业生能力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最“叛逆”的毕业生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