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评
2011-08-15
十日评
领导干部该如何面对“二姨夫猜想”
据《北京青年报》12月27日报道,在复旦学生黄山遇险事件发生后,有媒体报道称,当时被困的18名游客曾四次报警,但前三次没有得到警方应有的重视,但是在一名被困队员“很有影响力”的二姨夫报警后,上海和安徽两地警方才联合实施救援。近日,传闻中的“二姨夫”罗先生现身表示,自己只是个很普通的下岗工人,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人民日报》12月27日刊登杨健的文章说,仅就这一特定事件而言,谜底的揭开道明了真相,但“二姨夫猜想”所反映出的公众心态和舆论情绪,却远不能令人轻松。
“二姨夫猜想”,只是近年来众多热点公共事件的一个侧影。在这些事件中,公众心里有一根弦始终紧绷。大家对事件背后的人际关系、权力影响、可能存在的潜规则保持高度警觉,有时甚至到了“过敏”的程度。干部家属组团出国游,是不是公款埋单?公车肇事逃逸后司机自首,是不是在当替罪羊?领导的孩子提干了,是不是借了家庭的光?以怎样的态度分析和对待此类事件,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高度警醒、深刻思考。
应当看到,“二姨夫猜想”不能一概视为“二姨夫臆测”、“二姨夫谣言”。因为事实证明,这类“猜想”虽有捕风捉影之嫌,但“不幸而猜中”的情形不在少数。从华南虎照到高考移民、从罗彩霞案到“局长日记”,调查结果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行为确实有失检点,以权谋私现象的确并不鲜见。
应当看到,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过激情绪和言论,固然有其不客观、不理性的一面,但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跟一些地方言路不畅、对群众呼声响应不力有关。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如果呼声得到重视,如果监督的制度始终健全、监督的渠道始终畅通,群众绝不会有意为难谁,即使出现一些偏颇的言论、偏激的情绪,也一定能够及时化解。
莫让监督成“烂尾楼”
每到年末,各类盘点风生水起。盘点是梳理,是回顾,是汲取力量,以便整装待发。在形形色色的盘点中,有一类盘点值得激赏,这就是对舆论监督成效的盘点。
回眸2010年,有多少典型事件被舆论监督?有多少监督成为了“烂尾楼”?基于此,媒体对其中部分案例进行追踪回访,大有必要。
一方面我们固然看到了令人欣慰的好消息,比如,杭州西湖景区环湖一带许多名胜古建摇身成高档“会所”,该现象被媒体报道后,当地有关部门取消了最低消费,人们可自由出入古宅。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令人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比如“电梯更新费”仍在粗暴地收取,广州的违建别墅,依旧“合法”……
媒体监督了,违规事件并未如人们所愿驰上良性轨道,甚至并无整改和接受批评的迹象?笔者认为,其中不外乎两大原因:
其一,蔑视舆论监督。
其二,奉行“拖”字诀。
舆论监督不能成为“烂尾楼”,否则监督的价值就会被架空。媒体不妨多一些回访,必要时进行二次监督、多次监督,不达目的不罢休,公众也应该同仇敌忾,不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关注的力度。
“德孝治县”模糊了公德与私德
河北魏县县委书记提出了“德孝治县”的理念,建立干部德孝考核机制。提拔干部必须有父母(岳父母或公婆)的德孝意见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
效果看上去很好:8名德孝有瑕疵的干部就因此失去了提拔机会——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投他赞成票。但是,在干部考核程序中赋予父母家长一票否决权,这合适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伙爱上了一个魔女。为讨魔女的欢心,他挖出母亲的心来给魔鬼做药引。临出门时被门槛绊倒,娘的心忍不住叫出声:“儿啊,摔疼了么?”
试问,魏县就没有这样的母亲吗?
也有相反情形。有些领导干部正是因为不徇私情而不能被亲人们理解。将包公培养成包青天的嫂子虽然足够深明大义,但也一时无法原谅斩了包勉的包公。即便如包公般为人做事,在魏县也可能缺一纸德孝意见证明而仕途惨然,这岂不荒谬?
家庭伦理道德关系属于私德,做官讲究的是公德,两者虽有交集,但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常常会尖锐对立。只有依靠法治,认同现代政治理念,依靠更科学的人才选拔体制,才能让真正德才并举的干部脱颖而出。(来源:楚天都市报)
(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