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铁镐 “闯”出国门

2011-08-15施晓英宋钦锋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24期
关键词:国门农机具保护性

文/施晓英 宋钦锋

近日,在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家喻户晓传颂着一位“农民党员发明家”——林英清。林英清是英额门镇丁家街村人。他自主研制的专利产品农机具——播种施肥镐,在第五届世界保护性农业大会上广受赞誉,并于近日成功闯出国门,成为亚、非粮食生产国家的农具“新宠”。参加第五届世界保护性农业大会的共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经过专家推荐和大会组委会评选,清原县农民党员林英清发明的播种施肥镐被选为大会田间演示机具。该镐一次可完成刨埯、播种、施肥、覆盖四项作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种地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该播种施肥镐演示田间应用的性能时,其播种精确、操作简单、省力高效、适应性强的特点,让与会专家们频频竖起大拇指。特别是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代表,不仅争先恐后地试用该施肥镐,还纷纷想当场购买样品。甚至,老挝农业部长多方恳请该镐所属的云帆机械制造公司,最后要走了该镐的样品。

据了解,作为一位农民党员,林英清一直琢磨着怎样发挥自身的作用。有多年科学种田经验的他,凭着爱琢磨的好习惯,经过几番改制农机具,终于研制出了播种施肥镐。

目前,许多亚、非国家纷纷订购播种施肥镐样品,至此林英清也带动周边农民走上了利用农机具提高效率创造财富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国门农机具保护性
出国留学,走出国门之初应注意三件事
千顷月季喜“出嫁”飘洋过海出国门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何国门
月嫂变“金”嫂 走出国门也吃香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选购农机具要“六看”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