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要实行制度化管理

2011-08-15周虎林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21期
关键词:制度化乡镇机制

文/周虎林

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要实行制度化管理

文/周虎林

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是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工作水平的关键,更是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的一项举措。在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中,除了有针对性地对各种类型后进村党组织“对症下药”外,积极推行制度化管理是整顿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中实行制度化管理,重点要全面推行已经成功实践的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一要全面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后进村党组织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认真按照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建立乡镇党委书记认真履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责任人职责的考核机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并实行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价制度,严格落实奖惩,使其增强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后进村党组织工作,真正参与其中,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检查督导,切实在后进村党组织整顿中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二要建立健全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包扶制度。从各地实践看,建立健全包扶制度是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普遍性的做法,且具有良好效果,但不管是实行领导包扶还是单位包扶,最重要的是要在包扶内容和包扶效果的考评上制定标准,有效避免“走过场”以及“输血不造血”等现象,切实为所包扶的后进村党组织做实事、做好事,在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等方面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扭转后进局面。三要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目标管理是增强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约束力的保证,只有将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与村党组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挂钩,才能更好地激发村党组织以及组织成员想事、干事、成事。因此,县(市)区对乡镇、乡镇对村要逐级推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制度,把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和谐建设等考评指标细化分解,并区别对待,逐年提高考评指标,对考评结果好的,除“摘帽”外,要给予物质和政治上的激励,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公开选拔能人任职,配强组织队伍。四要全面推行“双述双评”制度。“双述双评”制度的好处在于使后进村党组织能够在公开监督之下进行整顿工作,使整顿工作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转变,由结果公开向全程公开发展,从而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评判权,知情气顺,党群关系更加融洽,形成共同谋发展、合力搞整顿的良好氛围。五要落实好“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大多数后进村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混乱,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民主管理落后,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党务、政务、财务的民主管理科学化水平,可以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贯穿到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的各个环节,突出农村党员和群众的主体地位,形成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决策,调动党员和群众参与后进村整顿,化解矛盾,凝聚民心。

同时,要积极探索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的新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推进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有好的制度,必须要有好的执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确保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制度化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

首先,要狠抓责任落实,建立责任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前提是落实好制度实施的责任,按照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涉及的部门单位,分别落实到组织部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包扶单位以及相关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标准明确、考核明确。同时,建立领导落实制度的责任机制,涉及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要把制度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作为主要责任,作为后进村整顿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之中,对执行制度坚决有力的责任人,给予适当激励。建立奖惩机制,也是促进责任落实的有效手段,在执行上做到奖罚分明、奖惩有据,使各项制度切实得到落实。

其次,要坚持民主公开,建立监管机制。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把制度落实情况公示公开、定期通报,可以起到督促落后、激励前进的作用。要克服只注重制度出台,不重视监督检查,或检查流于形式等弊端,通过完善各种监督检查方式方法,以及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做到制度执行、效果、问题全部公开,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评价,在民主监督中有效促进制度落实。

再次,要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常态机制。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想从根本上消除后进村党组织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巩固整顿成果,确保治理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要建立跟踪管理机制,对已整顿的后进村党组织,要定期检查回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其不断夯实工作基础,防止后进反复现象发生。同时,对全部村级党组织建立后进预警机制,凡是村党组织出现苗头性问题的,组织部门要实行“黄牌警告”,乡镇党委要及时分析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选任机制。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的核心在于坚强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有一名合格的村党组织书记。因此,要在后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上采取果断措施,党组织书记能转变工作的,可以继续留任,并严格落实整顿责任;对于能力水平差、群众威信低,不适合继续留任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坚决予以调整,大胆起用优秀人才。同时,借鉴选派优秀乡镇干部、市直部门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做法,可以适当选派包扶单位领导干部到包扶的后进村党组织挂职,对所在村党组织建设负总责,承担把握方向、搞好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另外,要加强后进村党组织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积极发展致富能人、科技能手、大中专毕业生等加入党组织,为后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储备优秀人才。

(作者系凌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猜你喜欢

制度化乡镇机制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东周时期男尊女卑制度化的生物考古证据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探讨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乡镇扶贫印象
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学习中央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指示精神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