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撤销“街道办” 强化社区服务

2011-08-15■任

支部建设 2011年19期
关键词:街道办铜陵市铜陵

■任 民

撤销“街道办” 强化社区服务

■任 民

街道办,一个在我国存在50多年的行政机构,彻底退出了安徽省铜陵市市民的生活。

一年前,铜陵市主城区铜官山区率全国之先,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社区事务实行居民自我管理。目前,铜陵市全面撤销街道办,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部撤销“街道”的地级市。

今年7月底,铜官山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其改革模式也被总结为“铜陵模式”。随着铜陵改革获得认可,“铜陵模式”也即将在安徽省全省范围内推广开来。

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区,官山区撤销街道办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一直默默无闻,但大刀阔斧,毫不迟疑。2010年7月召开全区动员大会,8月19日,铜官山区的6个街道办就已被18个新社区替代。当年9月初,新社区的人员全部到位,开始正式运作,区里的事务直接与社区对接,再无须经过街道。

提高办事效率

撤销街道,成立大社区,减少管理层级,加强基层力量和居民自治,这是铜陵改革的大体方向。

哪些是属于社区的职能,哪些是政府的职能,在这次改革中都得到了明确。原街道职能下放的一个原则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职能全部下放到社区,社区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区居民服务。

改革后,街道原有的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级职能部门,而社会管理、服务事务等职能全部下放到社区,居民在社区就可直接办理民政社保、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事务。

整合后的新社区,设置社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工委主要承担社区范围内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对居民的事项实行“一厅式”审批和“一站式”集中办理;社区居委会则还原自治功能,组织居民开展各类活动。

涉及居民服务的事情,社区可直接与区里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区里职能部门必须快速作出反馈。同时,为了不给社区增加负担,经铜官山区各职能部门组织的“联席会议”讨论后,一些事务才能下放到社区,不适合社区做的,区里职能部门自己来完成。

突出居民自治

街道取消后,经费也得以向社区倾斜。在改革前,铜官山区每个小社区工作经费只有3万左右,改革后每个社区工作经费在30万至65万不等。社区居委会有了为民服务的手段和措施,有资金、有人员可以直接支配,而这在过去仅靠居委会是很难执行的。这些经费使得社区可以放开手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文体等各类活动。

在居民们看来,现在居民对社区的事能提意见了。突出居民自治也正是改革中力求突破的方向。这次改革中,社区居委会下设若干个专门委员会,比如调解委员会、文体委员会等,居委会下设居民小组,小组下设楼栋长,及时收集居民的意见,并向上反映。

按过去的习惯,社区有什么事,街道、居委会的领导坐在办公室开个会就决定了。但现在只要是涉及到老百姓利益的事情,社区都要最大程度地遵照老百姓的选择,让老百姓参与进来自主决定。

人员分流安置

在这次改革中被撤销的6个街道,共涉及196名工作人员,这些人中包含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及聘用人员,这次改革,毫无疑问涉及到这196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

原来街道的这些人去哪,怎么去?这是改革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是改革最大的阻力,也是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铜官山区最终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所有人身份不变、职级不变、待遇不变,全部一视同仁分流到基层。让人员和资源都下沉到社区,没有一个人到区级部门,大家之间就不可能有攀比,心理压力也会小很多。

除此之外,铜官山区还在区级部门号召机关干部报名下社区,双向挑选了6名优秀干部,来加强基层社区的建设力量。这样,分流人员下到社区后,心理上可能更容易接受。

铜陵模式的推广

今年4月26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邀请中组部、全国人大,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河南、湖北、贵州等省有关单位聚集铜陵,对铜官山区撤销街道办的综合体制改革运行进行论证。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詹成付在会上表示,铜官山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第一个在城区范围内全面改革街道办事处体制的样板。尽管铜官山区的改革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完善,但是,“方向是正确的”。

7月29日,安徽省召开全省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对铜陵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推广。

民政部将铜陵市铜官山区纳入“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铜官山区的改革经验被总结为“铜陵模式”,该区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猜你喜欢

街道办铜陵市铜陵
多重场域下街道办的角色冲突与行为调适
亲亲的鸟
铜陵市大通古镇防洪墙设计
其实冬天不可怕
城市社区综合治理新机制的实践探索——以济南东风街道办为例
铜陵市公务人员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转变工作思路 提高管理效率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