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基层 搞调研 扎实做好农村换届选举工作
2011-08-15中共左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午生
■中共左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郭午生
访基层 搞调研 扎实做好农村换届选举工作
■中共左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郭午生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如何搞好新一轮农村“两委”换届工作,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为此,我们开展了农村“两委”换届前期工作调研。结合这次实地调研,笔者就我县的一些做法与实践进行回顾、思考与探索。
做好农村换届工作的有利条件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做好新一轮农村换届工作有四个有利条件:
一是村级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三级联创”稳步推进,特别是今年以来,固本强基“十大工程”的实施,多渠道培养选拔村级党组织书记,建立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使干部队伍的活力明显增强;加大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使农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党员服务网络建设,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二是群众民主意识逐步增强。随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广泛推广和辐射,特别是我县农村民主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推广,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逐步增强,对选好村里的“当家人”更加关注慎重,在2008年“两委”换届选举中,党员和群众的参选率均达到了90%以上。
三是历次村委换届积累了经验。从历次换届选举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有两条:一是党对换届工作的领导不能放松。调研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和党员群众认为,只有切实加强党组织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才能保障换届工作有序进行,才能选出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否则,极容易产生混乱、诱发矛盾,对村里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二是规范选举工作程序十分重要。在农村“两委”班子换届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换届工作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换届工作的明白人,这支队伍在选前当好“教练员”,选中当好“裁判员”,在保民意、保程序、保法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员群众对换届的有关程序、方法、要求等都心中有数,懂得了如何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表达意愿,有利于加强对换届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四是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到位。换届前往往是农村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期。对此,各乡镇党委在换届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对农村财务进行全面审计,积极开展前期摸底调研,认真做好现任村干部的任期考核,抓好宣传和舆论引导,整改软弱涣散班子等,为换届选举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村换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村干部对提倡“一肩挑”认识上有偏差。中组部、民政部在《关于认真做好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提倡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但在实地调研中,不少农村干部对“一肩挑”的思想认识不高。
家族、宗派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影响优秀村干部的选任。问卷调查中,34.3%的人认为换届选举中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宗派、宗族或黑恶势力操纵影响选举及候选人采用贿选等非正常手段竞争”。调研中,也有不少村干部反映在过去几届村委换届选举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利用家族、宗派势力上门游说,送钱送物拉选票,以及协议竞选、恶意承诺等不正当行为,这些不仅在群众中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那些素质较高、踏实做事的优秀干部选任。
村干部队伍的“低”素质与村民的“高”期盼存在距离。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对村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村干部既要懂政策法律法规,又要在带领群众致富中有新招,还要能够办好公益事业,更要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廉洁奉公,树立良好形象。但是,由于部分村干部的自身能力有限,特别是对政策法规、科技文化、经济知识等知之不多,大多凭经验、凭威信、凭家族势力开展工作,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兴办公益事业、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少数偏远山区村面临换届选举组织群众难。在调研座谈中,一些偏远山区的同志反映,由于山区地理条件差、交通不便,多数村民特别是青壮年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其中不少在外买了房子,带走了全家老小,但户口仍然留在本村,这就给农村换届选举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选民登记、组织集中投票方面加大了难度。
以积极措施破解难题
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要强化县、乡(镇)、村三级党组织在换届选举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一是成立强有力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县、乡(镇)、村要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全面分类指导。二是认真实行干部包乡(镇)住村制度。县四大班子领导每人要包一个乡镇,联系一至两个村,其中要联系一个重点难点村。乡镇党委实行领导分片负责制,每个村确定一名机关干部包村,并要求在选举的关键时刻,人人住村,具体指导。三是整合部门力量形成合力。在由组织部门综合协调、民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同时,要求县人大、纪检、公安、司法、农业、财政、信访等部门密切配合,确定专人重点抓好此项工作,特别是从农村实际出发,科学制订预案,提前介入,掌握情况。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和正面引导。充分运用公告栏、标语、广播电视、报刊等,深入宣传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群众了解上级政策,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抓住关键,严格资格审查。以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干部队伍,继续推进“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在严格依法办事、尊重群众民主权利的同时,提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突出强调村干部的素质要求。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公正廉明,作风正派,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必须对候选人资格进行严格把关。对那些违纪违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土地政策和村规民约造成不良影响的,信奉邪教、参与赌博甚至利用黑恶势力等干预农村正常工作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差、不履行法定义务、在群众中口碑不好的,参选动机不纯、拉帮结派干扰选举、拉票贿选的,绝不能提名推荐为村“两委”候选人。
规范操作,坚持好中选优。要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不出现任何纰漏,就必须严格法律程序,做好做实做细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把好“三关”。一是把好选举委员会产生关,真正把公道正派、有威望、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人推选到选举委员会中来。二是把好选举办法制定关,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性比较强的选举办法,特别是要明确规定新一届村委班子的职数、选民资格、候选人资格条件、候选人产生办法、投票选举方法和监票人、计票人产生办法等。三是把好正式选举关,要从实际出发,完善选举方式,尽量组织村民进行集中选举,减少流动票箱;要统一规范书面竞职承诺,在有条件的村实行候选人发表竞职演说,扩大群众的知情度;要在选民登记、确定候选人资格条件、选举结果产生等方面,及时向群众公布,保证整个选举过程公开透明。
强化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强化对选举主体的引导。引导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候选人资格条件,从本地群众的利益出发,选好自己的“当家人”。另一方面,要严肃换届纪律,坚持组织、纪检、民政、司法等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联动,密切关注各种不良动态,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新一轮农村换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