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茶叶清洁化生产主要措施

2011-08-15孟连县农业局茶办665800

云南农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茶园卫生农药

□孟连县农业局茶办 665800 王 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崇尚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如何在茶叶生产中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理念,是实现我国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茶叶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正式提出的。1994年我国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时,对清洁生产做了如下定义:清洁生产是既可满足人们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能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

根据清洁生产的定义,茶叶清洁生产是指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等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或标准,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2 茶叶生产中造成茶叶卫生质量差的主要问题

1)茶叶生产者和经营者对清洁生产意识淡薄,产品卫生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2)茶叶种植涉及千家万户,生产分散,管理难。

3)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对茶叶生产者在茶园管理和科学施肥、科学用药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4)内外销茶卫生标准不统一,国内标准明显比欧盟标准低,加之茶农和生产者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利润较高的名优茶生产上,对茶叶卫生质量问题并未真正引起重视。

5)抓基地建设缺乏资金投入,茶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保护设施滞后。

6)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大部分加工企业厂房设计和加工设备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加工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等。

3 实现茶叶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

3.1 优化产地环境,营造生态环境

茶叶清洁生产必须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从各方面应考虑减少对茶园的污染。在规划新茶园基地建设时,应把环境作为茶叶生产重要的生产要素。选择生态条件好,远离污染源,并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区域作为生产基地;同时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重点进行茶园环境综合治理改造。建立复合型生态茶园,增加茶园生态多样性,增强茶园的自然调控能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污染,建成一批生态环境符合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3.2 加强茶叶清洁生产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培训

作为茶叶生产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和模式,茶叶清洁生产应贯穿于茶叶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销售全过程。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和质量监督等部门,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茶叶清洁生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切实提高茶叶技术人员、茶农、茶厂工人及经营者的环保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普及茶园中农药使用、化肥应用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宣传茶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指导和帮助生产企业和茶农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国家标准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3.3 严格茶园投入物品的管理,确保茶园不施用国家禁止的农药品种,大力推广茶园病虫害的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

2004年国家农业部颁布了《农药限制使用规定》,对高毒、高残留农药实行严格管理,产茶区各级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药市场管理力度,确保禁销、禁施违禁农药,从源头上切断高毒、高残留农药来源。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上,充分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原理,通过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生物的代谢物治虫、以线虫和原生动物治虫,及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茶叶农残。在施肥管理上,采取以平衡施肥为核心的茶园综合营养管理技术,大力倡导使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减少对茶园生态环境的污染。

3.4 建立茶叶清洁加工技术规范

各生产企业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建立卫生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对茶叶生产实施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只有通过对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整个过程的卫生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茶叶免受污染,提高茶叶卫生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茶叶生产应按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茶叶》NY5017—2001和《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NY/T5018—2001标准进行。同时各企业应制定茶园管理操作规程和防污染措施。制定企业标准,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及生产设施,引进先进加工工艺和设备,确保茶叶卫生质量。鼓励茶叶生产企业通过HACCP管理,开展ISO9000质量认证,使茶叶卫生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5 加快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绿色生态茶叶

大力推广无公害茶叶、绿色茶叶、有机茶等无害化生产技术,实施茶叶标准生产技术,生产绿色生态安全茶叶产品,全面提高加工茶叶产品质量,这不仅是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更是提升传统茶产业,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必须加强茶园生态环境建设,不断研究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1]夏涛.关于我省茶叶实施清洁生产的思考[J].茶叶通报,2004.2.

[2]杨力,张心,万连步.茶优质高效栽培[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常玲,杨普云.茶树病虫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

猜你喜欢

茶园卫生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茶园飘香
山东省茶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智取红领巾
周宁生态茶园
茶园观色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