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机母线保护运维策略
2011-08-15曹建军
曹建军
(云南电网公司,云南 昆明 650011)
1 前言
母线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元件设备,在系统中起着电流汇集的重要作用。母线故障会破坏系统运行稳定性,如果不能快速切除,将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重大威胁。目前,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持续开展,云南电网内已经实现了由微机母线保护取代传统的继电器式母线保护。微机母线保护性能优良,缺陷发生较少,但必须给以高度重视,制定有针对性的运维策略,保证微机母线保护正常运行。
2 微机母线保护运行特性
微机母线保护具有动作速度快、自适应运行方式变化、采样精度高、人机对话友好、回路简单、不要求各间隔TA采用相同变比等优点。目前,常用的微机母线保护装置可以实现母线差动保护、母联充电保护、母联死区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母联过流保护、母联非全相保护以及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功能。以下以RCS915为例,分析微机母线保护运行特性。
RCS915保护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单母线、单母分段、双母线等各种主接线方式,采用复式比率差动原理,在区内故障时无制动,在区外故障时有极强的制动特性;自适应能力强,倒闸操作过程中,保护无需退出,并实时地无触点切换差动回路和出口回路;以大差动判别故障,各段母线小差动保证选择性;允许TA变比不一致,抗TA饱和能力强。RCS915微机母线保护运行特性,如表1所示。
3 微机母线保护运维策略
3.1 母联TA极性接线
不同厂家的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默认的母联TA极性不同,BP-2B默认母联TA极性为II母指向I母,RCS915AB型微机母线保护采用的是I母指向II母。因此,针对不同厂家的微机母线保护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上必须格外注意。如果母联TA一次侧极性与保护装置规定刚好相反,必须采用在端子箱或保护屏后对母联电流绕组的极性进行反接,即电流从非极性端流人保护装置,并在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中进行明确。
3.2 母联断路器位置开入量
母联断路器位置开入量直接影响到微机母线保护的动作逻辑。如采用位置继电器切换后的接点接入保护装置,则不能直接反映断路器的实际位置,此回路发生异常时不易发现。为保证回路简单、可靠,对分相开关,要求将三相常开接点并联,三相常闭接点串联经光隔接入保护装置。为防止母联断路器辅助开关发生缺陷时,保护装置仍能正确识别母联断路器位置,可以考虑增设一块“母联断路器投入”的压板。
3.3 隔离开关位置开入量
对于双母线运行方式,装置引入隔离刀闸辅助开关触点自适应运行方式。为提高隔离开关辅助开关触点的可靠性,须取两对常开辅助触点并联后,经光隔接入保护装置。日常巡视中,必须认真检查光隔灯光显示是否与隔离开关实际位置吻合。
3.4 跳闸接点扩充
国产微机母线保护一般只能给出三付跳闸接点,当母线保护跳闸触发开关分相跳闸、远跳、重合闸闭锁等回路时,需要采用快速重动中间继电器对母线保护动作跳闸出口接点进行扩充。日常巡视中,必须认真检查中间继电器工作电源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保护电源与控制电源串电问题等。
3.5 反事故措施检查
检查保护装置是否已采取抗干扰措施;二次电缆与电力电缆是否分层铺设,强电和弱电不合用一根电缆;采用带屏蔽层的二次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保护室是否两端同时接地;各间隔进入微机母线保护的电流回路中性线是否在保护屏通过4mm2黄绿铜绞线分别引至接地铜排。
4 结束语
制定正确完备的微机母线保护运维策略,对降低微机母线保护缺陷发生率,提高运行稳定性,确保微机母线保护不发生误动或拒动,均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微机母线保护运维策略的实效性。
[1]贺家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增订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9.
[2]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M].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