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迁移渗透

2011-08-15薛建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弘扬课程标准体育教师

薛建勇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江苏石庄 226531)

弘扬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迁移渗透

薛建勇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 江苏石庄 226531)

弘扬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在高中教学特别是体育教学中涉及较少,且人们对如何将体育教学与弘扬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发生相互迁移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本文通过研究让人们认识其理论内涵,规范人们的认识误区,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讨论生命和价值意义弘扬在体育教学中的缺失,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迁移渗透教学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高中体育教学 迁移渗透 生命意义 价值意义

权威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非常令人担忧。《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许多误区和不足,这与人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出发点偏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作者尝试从弘扬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上去探讨如何改革高中体育教学,以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意义,提高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

1 认识误区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讲:“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

不去讲前几年高中阶段“重智轻体”的误区,单就体育而讲体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仍存在重体育轻健康的误区,往往忽视了健康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互补或促进功能。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重内容轻功能、重技能教学轻体能教学,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没有养成,学生的体质没有得到提高。更为大家忽视的一个误区,笔者以为,体育教师往往忽视和轻视体育教学在弘扬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上的作用和功能,也轻视强调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能起的促进作用。

2 理论内涵

胸怀的宽度决定成功的大小,视野的广度决定思想的深浅,境界的高度决定工作的成败。体育教学如果站得高一点,也必然会看得远一点。

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的不可再来说明了生命的宝贵性。相对于生命,其他一切包括高考等等也都是“浮云”。赫伯特说:“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生命的意义如此深奥,更早地了解生命,就是延长生命。体育教学如果能在弘扬生命意义上发挥作用无疑是对个体生命成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命的基础是健康,没有健康,生命便失去了意义。只要生命存在,追求健康都应该是第一位的。《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都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帮助学生追求健康,体育教师责无旁贷。

体育教学与生命、与健康的关系比其他任何文化学科的教学都要来得更密切更直接,所以体育老师一定要珍惜学科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大力弘扬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高中生相对初中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更能理解和接受并为之努力奋斗。当体育教学能站在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来渗透教学,无疑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会起到质的推动作用。

3 迁移渗透

在高中,7+1>8的道理谁都知道,每天如果保证一小时的锻炼,绝对比8小时都呆在教室中苦学效果要好。但为什么大家不主动自觉地享受这一个小时?

高中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从学校、家长到学生本人,一般都不重视。如果看不到体育教学对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必然不予重视。但思想上能认识到也只是第一步,行动落实才最重要。对于高中生,要想让体育运动成为乐趣、成为习惯,体育教学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仅要让体育教学与文化学习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明朗清晰,还要让这清晰的联系更加简单化、可操作化。

一是改善运动场地器械。以前我校跑道是那种煤渣铺成的,鞋子会沾得黑黑的,而且还会影响教室卫生。但自从学校新修了400塑胶跑道后,既干净又弹性,运动场上的人越来越多。以前学校篮球场只有4片,有的球场地面已经破了,踩到石子搞不好会崴脚,坚持打球的基本上是那些铁杆爱好者。现在新建了标准篮球场10片,打球的人也多了,球场反倒不够用了。以前学校只一间乒乓球室,教师一运动就没学生的份,但自从学校修建了12个水泥乒乓球台,每次体育活动课,都能看到球台前围满了学生。运动场地的改变体现了重视运动的理念改变,这种实际的条件改善比说一千遍“重视体育追求健康”要强一万倍。

二是制定简单可行的健身计划。一个身体健康的学生,必须要有一个简单可行的健身计划。我们常常在体育课上责怪学生,力量太差、协调性太差、爆发力不强,但其实错怪学生了。现在的体育教学,在学生体质上打基础的不多。在教学体育技能的同时,还要多花点功夫增加体能。例如在蓝球模块中要教学生学会运球、传球、投篮、突破技术及其组合动作,但真正打起比赛来,有多少学生动作运用很好并能打满全场?再如障碍跑中要学习跨越技术要领,但真正到运动会上,不管男生女生,能完成标准跨栏的有多少?大部分都是犯规动作,为什么?体能跟不上啊。所以有时还是要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一些可行的健身计划,例如完成多少俯卧撑、仰卧起坐,每天跑上800米,举哑铃多少个,跳绳多少个、完成拉力器多少下等等。这些健身项目简单可行,很容易操作,器材简单甚至不需要器材。只要坚持,学生的力量、耐力等体能指标都能得到锻炼提高。最重要的是,这种锻炼习惯一旦在学校养成,一生都会坚持的。

三是培养一两个运动兴趣。有人认为,我家小孩营养很好,不怎么生病。其实营养好不等体质好,不生病也只是健康的最低标准。要想在三年高中生涯健康度过也并不难,但如果能在高中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在高中阶段培养一两个运动兴趣,终身体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我常想,一场高水平的足球或篮球比赛,场上队员奋力拼搏,场下数以万计的观众呐喊助威、激情澎湃,大家为什么都不会感到累?相反会感到一种参与运动的满足和身心的放松。喜欢踢球、打球的学生往往体质好,参加学校运动会也都是这些学生,这些学生在性格上开朗阳光,在品格上坚毅刚强,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自信大方。为什么?这就是体育带来的价值意义。所以体育教师要发现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组织一些球类兴趣小组、中长跑兴趣小组等等,当好学生的“教练”,并通过这些运动“达人”带动其他同学。这样,学生高中毕业后,这种兴趣爱好自然形成并陪伴他一生,因为体育运动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终身体育”将落到实处。

四是课堂教学目标要增加价值感。当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很容易,但当一个称职的体育教师必然会对自身素质提出“特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将普通的体育教学赋予一定的价值意义,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例如,在篮球模块教学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队员之间的协作意识、团队意识,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障碍跑教学中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田径模块教学中磨练学生的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与同伴形成良好相处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样的体育教学,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宝贵的价值意义。

五是教学方式要因人而异、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遵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虽然我是体育老师,但许多同学毕业多年,回来后总能记得来看我,遇到我能轻易地叫出我的名字。有时问他们某个任课老师的名字,反而还记不住。原因肯定不是我教了他们多少文化知识,更多的是在体育课上,我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来教学,跟他们真心交朋友。有时是和他们一起打球,有时只是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或当着同学的面表扬了他,或他受伤了我背他去医院,或是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我帮助和解了。学生体育基础和性格特点不同,教师要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教学目标,力图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创造,从而达成育体、育心、育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

其实只要心里装着学生,真正为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着想,教学上的迁移渗透会在自然间、每一处。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2003,3.

G658

A

2095-2813(2011)12(b)-0072-02

猜你喜欢

弘扬课程标准体育教师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弘扬爱国精神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