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①

2011-08-15张莉莉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师体育

张莉莉

(林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安阳 456550)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①

张莉莉

(林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安阳 45655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培养人才和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此,国家提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以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新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 课程

近年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1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1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1)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强调基础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内容也随时代而更新。

(3)课程标准指明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4)课程标准的范围应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即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这一方面我国以往的教育模式是非常欠缺的。

1.2 教学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1)以往的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窄,教学内容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新课程标准注重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并将其作为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学大纲对学科教学工作做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课程标准则增大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主权。新教学理念提倡课要讲得粗糙一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宜粗不宜细,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2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理念

在学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2.1 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2.2 新课标指导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2.2.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都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2.2 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人新兴运动类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2.2.3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2.2.4 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益处

3.1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过去相比,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尤其技术教学时学生能主动听、主动练,且乐此不疲。此外,由于注重了学生运动爱好和技能专长的选择,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为学生身体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2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调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了体育教师更大的空间,一些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专业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有效的调动。过去,由于体育没有文化考试的压力,一些教师只需依据教学参考书和课本,用固定的教案、固定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除了在评优课、比赛课上挖空心思搞创新,平时的随堂课很少创新,因此难得“充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尤其要面对自己的专业不能适应学生需求的挑战。例如,过去的专业是田径,篮球水平一般,现在根据学校的实际要教学篮球课,这无疑给了体育教师压力,同样也让体育教师产生了教学创新的动力。现在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强了,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多了,集体备课的氛围比过去更浓了。

3.3 学校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和参与大为增加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同样给了学校更多的空间,五个领域的教学在学生的情感和健康方面等要求具体化,有利于学校素质教学目标的实施。此外,一些学校投入了许多硬件设施,规范了学校的硬件管理,对体育的关注大大提高,推动了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

4 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现实矛盾

4.1 学生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校每周的排课方式是不同的,有的是每周排一次课(90分钟一节课),有的是每周排二次课(45分钟一节课)。对学生来讲,每周一次课虽然当时能尽情地活动,但一周只有一次,碰到下雨就没有了活动机会;若是每周两次课,学生往往热完身刚进入状态就下课,加上城市中学场地少,热门的项目学生选的人数多,运动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4.2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众多的主、客观因素让体育教师压力重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高地估计了普通体育教师现有的能力。许多体育教师单一的专业或专业不强都将影响教学质量。

(2)高校的改革滞后于中学,教授们的授课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大学生们没有一个感性的训练体会,实习期间各中学课改的步伐各不相同,以至于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上课仍然沿袭着自己做学生时的方法,对新课改的认识理解不透,要么过于追求“花俏”,要么犹如“放羊”。

(3)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问题压力较大,这让许多教师在体育课上只求太平无事、而不求教学质量。有些学校的口号不是“健康第一”,而是“安全第一,健康第二”。虽然安全与健康之间矛盾不大,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只求安全的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吃苦耐劳、坚决果断、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承受挫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这与我们体育教学的初衷相悖。

(4)可以参照的科学评价体系不够明确,尤其是教学内容中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缺少一个评价量。我们知道,新课程中允许学生在一个项目上学完18个学时后另选其他项目,也允许学生学完一个项目后再选同样的项目,这给教师在教学和评价方面增加了难度。

4.3 学校硬件建设滞后阻碍了课改的推进

(1)一些学校本身的体育场地少而小,体育器材缺乏,没有发展的空间;有些地区和学校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学校不可能因为体育课程的改革而扩建体育场所,增加体育设施、器材,课改的硬件得不到保证。

(2)体育选项和其他学科选项的要求对学校的排课提高了难度,特别是平行班级较多的学校更难。

(3)原有的行政班力量渐渐削弱,班与班之间的竞争逐渐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给学校的校运动会、年级竞赛、团体操等大型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5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实施的几点思考

5.1 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

新课程给了各地方的空间,则地方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进行研讨,挖掘地方体育文化和资源,有组织的设立各种“样板”学校,形成地方特色。同时,编写具有地方特色、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指导用书。定期对体育教师组织培训,实行多级培训制度,尤其是实践课。在培训中尽量提供给教师能实际操作的技术技能,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学生上课才有足够的“底气”。

5.2 学校要在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完成这一途径最基本的条件是场地器材的设施和师资队伍质量的保证。因此,加大体育硬件设施尤其增添新兴体育运动设施和加大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投入,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5.3 教师要积极参与改革,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新课程需要我们不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客观上讲,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不必片面追求组织形式的花样,而忽略体育在提高学生健康体魄、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体育教师要抱着教学相长的态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合新课程的改革。

5.4 高等院校要了解中学课程改革进程,为中学培养高质量人才

师范院校的改革应该走在中学改革的前沿,以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目标,深入到中学课堂,并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建议体育院校可以增加中学教材教法等课程,为各中学输送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的体育优秀人才。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黄德炜.《认知新课标,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打造全新的教学模式》海淀论文集[D],2004.

[3]陈向明,曾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5]张晖,等.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20年:检讨与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2):128~131.

[7]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海南教学研究,2000.

G806 5:A

2095-2813(2011)12(b)-0059-02

张莉莉(1985-),女,河南林州人,本科学历,林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体育教师,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体育教师体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