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张俊良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效能足球动作

张俊良

(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广东广州 510100)

浅谈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张俊良

(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广东广州 510100)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正确培养需要通过足球新教法的运用来实现,本文对影响足球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全面诠释与总结,并指出了足球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望能够为正确培养学生在足球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自我效能感 足球教学 中小学生 应用

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人们对自己是否具备某种行为能力,从而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项行为的主观判断和推测。人们通过舒尔克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成就呈正相关。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经常会表现出适当的自信,当然就能够取得更多成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表现出比较自卑的心理,将会影响人们正常能力的发挥,最终使得人们获得成功的机率大大降低。学生学习足球的自我效能感就是学生对自己是否具备某种能力进行足球学习从而获得成功的主观猜测与判断。

1 影响学生足球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1 影响足球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部因素

第一,学生学习足球的能力和已有的足球基础。学习足球的能力是一种由多种一般能力构成的特殊能力,对足球学习活动的效率有直接影响,能够促使足球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地完成。足球学习能力强调的是对足球技能和足球技术掌握的动态过程。而已有的足球基础是指学生在对一定的足球知识和技能都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某种程度上的技术水平,它是足球学习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某人足球学习能力的强弱。这两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了学生客观的足球能力水平,成为影响学生足球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第二,学生对自己足球学习结果的不同归因方式。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足球学习结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的推论就是归因。例如,某位女生把自己在足球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的某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她人对自己的帮助、动作难度太小等)或者归因于内部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自己学习足球的某种能力),这样就会使学习足球的自我效能感降低。相反,如果把自己学习足球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比如自己在学习足球过程中不够努力等)或外部的可控因素因素(比如学习足球的动作难度太大等),这样学习足球的自我效能感就不会降低。

第三,学生平时取得的足球学习成绩。足球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足球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的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往往足球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靠前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比较强,反之,则比较弱。同样,对于某位学生来说,足球学习成绩在他的各科学习成绩中名列前茅,那么他的足球学习自我效能感通常情况下会比较高,反之,则会比较低。

1.2 影响足球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外部因素

(1)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外界环境通常会对学生足球学习的各个方面或者整个过程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一些积极地评价,如赞扬、微笑、认可等,都能够增强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相反一些否定性的评价,如嘲笑,鄙视等,则会降低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

(2)间接性的经验。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通过会观察其他学生的足球学习技能,从而总结成功的规律,获得替代性经验。而这种替代性经验对学生足球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通常情况下,学生看到与自己具有同等足球技术水平的人获得成功,就会认为自己也具有同样的能力完成该项动作,因此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就会觉得自己也不会取得成功,从而降低学生足球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3)足球学习任务本身的难度。根据心理学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在学习过程中难度适中的任务是指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不能够独立地完成,必须借助外界的援助(比如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在足球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学习的足球动作过于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获得成功,学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而如果失败却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在足球学习过程中练习的足球动作难度应当适中。

2 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影响学生足球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外因素分析,证明了培养与激发学生足球自我效能的重要性,并对提升足球教学效果及足球成绩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在实际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以下将对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足球学习目标,维持长久的兴趣,才能在训练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表现为坚强的毅力,获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学习足球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为出发点,克服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及不足,正确认识自己,减少挫败感与自卑感,从内到外提升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

(2)在足球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期待作用。研究表明,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认知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高,责任心越强,越能强化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则依赖于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和具体的专业知识。所以,教师要注重锤炼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及时引进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充实课堂,活跃气氛,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同时发展学生学习足球的能力。

(3)教师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使足球教学具有层次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多体验足球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而不是一味的注重足球学习的结果。在教学设计上应以基本任务为指导,突出重点和难点,动作由易到难,减少学生的运动量和负荷强度,降低部分动作的难度,经常创新变换比赛规则,让学生体会到足球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控。尤其是足球比赛训练中,教师应该采取心理激励和暗示的调控方法对学生心理进行调节,从而激发起学生内部的自我效能感,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足球学习效果。

(5)确保足球学习的难易适中。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灵活策略,即使是高难度的动作技术,也要在安排学生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避免由于动作技术的难度过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失败。例如,在学习难度系数较高的守门员侧扑球动作技术时,应该将其动作分解,降低动作难度,实行逐步练习,效果良好。

(6)保持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发挥教师对学生期待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充分认识自身的教学能力,对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据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对于教学效能感较高的教师,他们的责任心也很强,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因此教师必须完善基本功的训练,积极吸纳新技术、新方法,以教学特色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发展潜能。

3 结语

在足球教学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激发并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非常重要,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力,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足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应大力推广。自我效能感的应用,可发挥认知、情感、动机三大功能,将更利于学生掌握足球技能、增强体能训练。因此在足球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1)优化竞争氛围,注重学习过程与能力水平的提高;(2)积极应用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遵循“因材施教”;(3)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决心,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1]刘向阳.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7~148.

[2]熊士荣.论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2):158~159.

[3]Bandura A.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3,28:117~148.

[4]赵荒.国内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研究现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149~151.

[5]李永智,薛予阳.培养和激发自我效能感在体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205~206.

G807

A

2095-2813(2011)12(b)-0032-02

猜你喜欢

效能足球动作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动作描写要具体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