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地投掷实心球教学探析

2011-08-15黄晗欢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抛球初速度实心球

黄晗欢

(上海市中原中学 上海 200438)

原地投掷实心球教学探析

黄晗欢

(上海市中原中学 上海 200438)

投掷实心球是技巧性非常强的运动项目,对于学生的技巧要求较高,教学方法要求灵活多样。介绍了在投掷实心球的特点、要领以及教学具体实施途径。

实心球 特点 要领 途径

中学阶段体育项目中原地投掷实心球是必须项目之一,本项目需要一定的技术才能投得更远,而不仅仅是力量,而且还需要有技巧,所以,对于一些体质比较弱,再加上他们的协调性差、腰腹肌力量不足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项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学生的投掷成绩,笔者在教学中经过反复实践,具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学生原地投掷实心球成绩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1 原地掷实心球项目的特点

原地向前掷实心球是是融力量性和动作速度性为一体的项目,它的基础要求必须要有力量,在此基础上,要尽可能的加大动作速度。影响投掷实心球的成绩主要有三个因素,那就是第一出手初速度,第二出手角度,第三出手高度,这三个因素中,出手初速度是最重要的。而出手初速度的决定因素又包括最后用力投掷球的距离和时间决定这二个因素,如果作用力距离越大,而时间越短,那么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就会越大。而出手初速度的能力并不是说说就能达到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还取决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投掷实心球技术,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就会大大提高投掷原远度。另一个方面,实心球的出手角度也对投掷成绩起到一定的作用,最佳出手角度是随着出手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出手速度越大,最合适的角度也会随着增大,所以,出手角度也就会不同个体学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变化,一般是男生可以大一点而女生应小一点,也可以是力量大学生比力量小的学生的出手角度要大一点。而实心球的出手高度对每位学生来说是相对稳定的,一般学生的身高大出手高度就会大,学生的手臂长则出手高度也会长,也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没有充分 的蹬地送髋,或者最后用力出现屈肘动作,那么,他的出手高度也就会变低。

2 投掷实心球的基本要领

对于初学者来说,经常犯一些错误,这也属于正常,想改正错误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原地掷实心球的技术,这一项目而言,掌握其动作技术是投掷实心球的关键,在学习时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2.1 持球动作

两手的五指自然分开,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两手食指接触球时食指中间距离为1cm~2cm,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方成八字形状,两手掌抱球时力量要均匀,以保持球的稳定性。

2.2 准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为20cm左右,前后脚的距离约一脚,两脚的左右距离约为半脚掌,后脚跟稍微离地,两手自然持球,身体呈放松状态,肌肉放松,重心位置约在两脚中间稍微向前,眼睛看球的预计落地点。投掷实心球的时候,要做到身体要正对前方,精力集中。

2.3 出手前动作

出手前的动作是为了争取最大的出手初速度,所以要做预摆动作,大幅度摆动2~3次,充分调动身体机能的兴奋性度,最后一次的预摆至头上方时,身体重心全部落在后脚上,身体呈现满弓状。

2.4 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关系到出手初速度的大小,所以是此阶段时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会影响到球的初速度与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球至头上方,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然后做一系列快速的动作蹬地、伸膝、挺髋、收腹、送肩、挥臂、拨球、鞭打、控制重心等。从纵向来看,发力的顺序是从身体的下至上,达到力量快速连续传导的过程;从横向来看,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用力要求做到协调性一致。

2.5 球出手

球出手的一刹那,后脚随惯性迅速向前迈一小步,然后屈膝降低重心以保持身体平衡。这一环节强调出手时角度要合适与初速度要最大。

(1)角度。角度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达到适宜的出手角度,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第一,用力顺序的练习,最明显的蹬地与挺髋提高重心是角度调整的方法。练习这一动作时要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慢到快,由实心球的轻到快来蹬地、挺髋、顶肩练习,然后逐步过渡到正规动作,实心球也达到标准重量。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连续动作后,,再练习挥臂与收腹的练习,这时要求练习者投掷出实心球后,要注意眼光要随着实心球的运行而动,同时,用力也由小到大,直至达到用全力投掷,这样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投掷的用力顺序。第二,掌握出手高度练习。我们可以采用借助橡胶带作为辅助器材进行练习,学生两手抓住橡胶带的中间,做出抛实心球状,另一端则另一同学拉住,练习者下肢蹬撑,挺胸、引臂,这个动作在意识里好象是往上抛东西,以体会用胸部带动手臂用力的感觉,如此反复练习,直到找到感觉为止。这一动作的练习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出手角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力顺序。针对学生投掷时肘关节过早下降,出手角度低,向下掷实心球,几乎不存在抛物线的现象,可采用向前方做徒手挥臂练习,然后再拿50cm的硬胶水管或藤条鞭打前上方固定物练习。若学生还不能完全领会动作,则在他做徒手挥臂练习时,教师在他的肘关节下降路线上,用手轻托其肘关节,使他有所感觉,得以改正。

(2)出手初速度。第一,准备姿势非常重要,从一开始就做到心理舒服,两脚前后开立,上体稍微向后仰,两臂充分后引,把腰、腹、背、肩、手臂等充分伸展,成超越器械状态,把大量的弹性势能储存起来,为最后用力获得更大的出手速度创造了条件。同时要强调两手靠拢,相对成八字形用力握球姿势,加大手指拨球的力量。第二,开始发力阶段帮助学生充分伸展蹬伸、挺髋、送肩。在练习时,教师站在学生后方,当学生最后用力前,教师在其后面轻轻推其肩、背部,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注意挺胸,使身体充分向后伸展,充分完成超器械动作,加大弹性势能,延长最后用力快速收腹动作。这样既能提高最后用力的出手初速度,也能缓冲完成动作时身体向前的冲力。

3 如何实现原地投掷实心球教学

3.1 原地传球接力

在一片空地上准备实心球8~12个。男、女生各分成四路纵队,每队人数相等,队员前后相隔一定距离以0.5m~1m为宜,每队排头队员双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人,第二人接球从胯下传给第三人,单数队员按第一人方法,双数队员按第二人方法传至最后队员,先传达到为胜。

3.2 抛接小球练习

每两人一组分配一个重量稍轻于实心球的小球,可以用篮球代替。把学生分成两组,人数相等,男女生也均匀分开,每次比赛每组两队进行比赛,另两队队员为裁判,胜的次数多者即为胜。第一次:抛球击掌,身体前向上抛球,击掌后接球,以击掌次数多者为胜;第二次:抛球转体,脑后向上抛球,转体后接球,以转体度数多者胜;第三次:蹲、起抛球。下蹲起立的同时向上抛球,下蹲拍地后接球,以拍地次数多者为胜。学生通过游戏练习,对投掷实心球有了一定的兴趣和体会,然后再进行组织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做好投掷实心球前的或者练习中的辅助练习

投掷实心球对于身体的肌肉要求较高,所以对全身肌肉训练也要重视。从下身到上身依次可以分为:脚、腿、髋、腰、肩、上肢等。主要的辅助练习有提高学生踝关节肌肉力量和膝关节蹬伸力量,原地的鞭打练习,多种压肩练习,腰腹肌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仰卧举腿、直角坐等。原地投掷实心球的教学中,学生对投掷时出手角度比较难以掌握,笔者认为其关键点在于胸部前挺、手臂滞留的动作。挺胸可以带动身体重心的升高,腰背和肩带肌肉的拉长,从而有利于较大投掷弹性势能的更好储备,提高动能的转化,加快出手初速度,同时也可以达到合理的投掷出手角度。

总上所述,实心球的练习掌握技巧非常关键,但也也不能忘记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学习实心球开始的第一步,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寓教于乐,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熟悉“球”性,掌握动作技术。原地投掷实心球是体育教学一个非常枯燥的项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在应该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投掷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投掷成绩,提高教学效果。

[1]胡凌燕.关于“双手前掷实心球”教材的分析与教法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1(4) .

[2]顾刚峰. 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训练两年后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59) .

[3]李雪凤,黄梦波.原地后抛实心球训练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30) .

[4]夏秀萍.实心球掷远达标攻略[J].体育教学,2011(10).

[5]梁栋.对原地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教材教法的分析与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10) .

[6]周建涛,曹仙敏.怎样提高实心球运动成绩[J].体育师友,2011(1).

G824

A

2095-2813(2011)12(b)-0021-02

猜你喜欢

抛球初速度实心球
运用排球攻防技术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教学策略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物理期末测试题
抛球机的介绍及运用方法庞见维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法与学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爱上抛球运动
抓住重点知识 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