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象训练法在篮球急停跳投技术中的运用及其心理学原理探析①

2011-08-15卢耀荣朱海川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表象篮球动作

卢耀荣 朱海川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体育教研组 成都 610041)

表象训练法在篮球急停跳投技术中的运用及其心理学原理探析①

卢耀荣 朱海川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体育教研组 成都 610041)

本文对表象训练及相关概念、表象训练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在篮球急停跳起投篮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有利于建立正确技术动作表象和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证明,用该方法教学有利于学生投篮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提高。

表象训练法 急停跳投技术 心理学原理 探析

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运动实践中被最为广泛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依据索尔索[1]的观点,表象指“一种对目前不在眼前的事或物的心理表征”。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表象法是“在大脑中运用各种感官对某种经历进行创造和再创造”。可以解释为:有机体接受外界视觉条件的刺激,能在大脑中创造出表象;而创造表象的过程需要运用一种或多种感官,经过大脑的分析思考来完成。

表象训练法是通过表象训练,反复想象和在头脑中模拟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有意识地、系统地在大脑中可控制地重复“播放”原已形成的运动动作表象,来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世界职业篮球运动的继续发展,篮球运动已经向着快速度、高对抗强度、高超的技术和多变战术方面发展。在篮球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表象训练法来指导教学训练,从而提高篮球教学、训练质量,更好地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

1 表象训练的心理学原理

表象训练被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认可。例如:Murphy等人调查发现,90%的美国奥运选手都应用过某种表象训练,其中,97%运动员认为这种训练对他们的表现有积极效果;94%奥林匹克队教练在他们的训练中应用表象训练,其中,20%的教练员在每次训练中都应用[2]。Copper和Moran论证了表象训练能提高运动技能[3]。Earolyn和Patrieia在对水平较高女子篮球运动员的研究中,对比了只有身体练习和身体/表象综合练习,两组被试的结果表明,身体/表象综合练习组的罚球准确率提高了10%~18%[4]。

在篮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提高动作质量、利用心理因素可以促进技术学习。 如Hall[5]认为表象训练可提高篮球罚球的命中率。有关表象训练法在篮球技术教学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6~10]:长期不断的进行表象训练,能够提高大脑中动作表象的清晰度和记忆力,强化动作技能的条件反射,能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提高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说明表象训练对成绩提高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帮助,在篮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是有作用的,而且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在篮球教学中,我们把表象训练和急停跳投技术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或运动员在学习篮球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心理训练,使身体肌肉运动与大脑思维活动结合起来,以达到分析动作,强化动作结构,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技术学习的目的。

1.1 心理神经肌肉理论在篮球急停跳投技术中的分析

心理神经肌肉理论认为,表象会引起潜意识的神经肌肉模式,这种活动和真实活动时的神经肌肉模式相同。尽管想象的事件不会导致肌肉系统的外显活动,大脑会把下意识输出的指令输送到肌肉[11]。也就是说建立了“神经—肌肉系统”,因此就有了一种“痕迹”活动模式,尽管并没有真正控制某一块肌肉的活动。在表象训练中,清晰明白的观看急停跳投的技术动作,可使学生或运动员在大脑中建立一种神经—肌肉模式,并通过自己的思维分析了每个动作的要素,使大脑中预先“储存”的动作“痕迹”在实践中会很好的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在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肌之间存在着双向神经联系的过程。

根据这一原理,表象训练有助于急停跳投技术动作的学习,因为这一过程所激发的神经—肌肉活动模式的性质,是由生动的视觉表象激发的神经调节在实际的身体肌肉活动上有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这种相似性也将有利于肌肉记忆的形成。

1.2 符号学习理论在篮球急停跳投技术中的分析

符号学习理论认为,表象训练之所以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是因为人在进行运动表象时,对某任务各动作序列进行了符号练习。在练习中可以排除错误动作,熟悉动作的时间空间特征,预见到动作的结果[12]。

这一理论强调了心理训练效果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性。符号学习理论认为篮球急停跳投技术的表象训练效果在于其对技术动作本身的认知和掌握上。即,个体对于篮球急停跳投的技术动作提前在大脑中进行了精确的计划和定位,推断出了这一系列动作的认知成份,在其后的运动实践中顺序的表现出来。表象训练在运动学习的不同阶段其效果也不一样。Feltz和Landers通过对60多项有关表象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表象训练对完成那些认知成份较多的任务的效果总是好于那些纯运动性的任务[13]。也就是说,从“持球—急停—跳起投篮”的过程要求学生和运动员具有较多的认知成份,这样给篮球急停跳投技术的学习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1.3 注意—唤醒定向理论在篮球急停跳投技术中的分析

注意—唤醒定向理论与前面的两种理论不同,认为表象训练的认知效应和生理效应是结合起来的。陈敏[14]认为,注意—唤醒定向理论主要解释的是熟练的运动操作水平的提高,并着重于表述运动操作前表象练习对生理和认知方面的影响。

在篮球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或运动员做到:第一,进行表象练习时,让自己先进行放松练习,根据以建立的篮球表象,“活化”动员自己的生理机能,使自己的唤醒和调节水平达到最适宜状态。第二,在动作操作之前,也就是把表象训练的注意指向到接球、急停和起跳投篮上,提前建立表象的练习环境,可以把自己和影像的资料或图片联系起来,唤醒与自己相关的动作技能,排除其他不利的干扰因素。

2 表象训练教学过程的运用与分析

进行表象训练时要注意表象训练运用的地点、时间,及其原因和方式。一般来说,表象运用的地点在训练和比赛中,多数表象运用是在比赛中的。表象运用的时间在训练中和比赛时都可以,训练时可以在练习时或者在练习以外运用表象;在比赛时可以分为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运用,其中大部分是在比赛前进行赛前表象。表象运用的原因和方式要根据集体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制定,要指向表象的功能和表象的内容或质量上。表象训练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2.1 建立正确的急停跳投动作表象

教师或教练对急停跳投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并以幻灯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接球—急停—跳起投篮”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在对该技术动作进行模拟和心理训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或运动员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建立的表象过程给以表述。在建立初期要求教师做严谨的语言指导,让学生在静止的情况下能够感触到所观察的动作,让其“身临其境”地在大脑的支配和调控下产生生物电波,表象会引起潜意识的神经肌肉模式,与真实活动时的神经肌肉模式相同,最终形成肌肉皮肤的电位传导和收缩,形成“内”动“外”不动的效果。从而达到建立正确急停跳投动作表象的作用。可见建立良好的视觉环境,设计有效的表象训练情景,对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训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2 从“运动视觉表象—运动动觉表象”的转换与过渡

练习中要求学生或运动员在大脑中把预先“储存”的“痕迹”,借助思维活动和大脑分化的作用下,在头脑中以自己为主体来表现的。有意识地不断再现正确的急停跳投动作图像,并与自己的这一技术动作进行联系和对照,在头脑中找出自身与表象的差异和不足之处,不断修正,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通过观察建立的视觉表象环境和表象训练情景,逐步转化为动觉。动觉表象是由视觉表象过渡而来的,视觉表象的演化是动觉表象的前提和基础。

2.3 建立“运动表象—技术动作”的过程

随着学生和运动员表象心理练习的增多,帮助他们把动觉表象转换成实际技术动作。根据符号学习理论,表象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是因为人在进行运动表象时,对某任务各动作序列进行了符号练习。在保证一定练习时数的前提下,提倡“思维、动作并行”,让身体肌肉在运动时把已形成的“痕迹”重现出来,建立一种表象到动作的映射。学生和运动员的认知活动、唤醒等注意活动应指向肌肉活动的感觉、动觉表象的积累及急停、起跳,举球投篮的肌肉用力差别性感受的改善上。在此,要注重前面“运动视觉表象—运动动觉表象”环节的掌握和理解上。

2.4 建立“运动表象—技术动作—大脑思维”的综合过程

表象训练法的最后要求学生和运动员在训练中从实战的角度建立综合的适应自己身体特点的训练程序,通过实际训练把“运动表象—技术动作—大脑思维”的过程融于一体。表象训练的认知效应和生理效应是结合起来的。注意—唤醒定向理论认为由于熟练的运动操作水平的提高把三者联系起来,分析了运动操作前表象练习对生理和认知方面的影响。参与了大脑的处理分析,这样就要求:对动作的全过程进行“电影”式的头脑想象,力求完整、细致、准确地表现动作;透彻分析动作的细节,注意体验接球后,急停、起跳、举球投篮和最后出手的顺序和动作要素;运用思维的能动性去协调心理活动与各环节动作之间的关系,调动最适宜身体生理机能,和心理能量去提高运球突破急停跳投技术。

3 结语与建议

3.1 结语

(1)本文表象训练法是利用运动心理学习原理,从理论层次来分析说明表象训练的因素和效果,并结合运动技术形成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合理运用,在运动心理学原理的指导下提高技术技能动作,具有明显的教学和训练实践效果。

(2)表象训练是在没有身体运动、没有负荷刺激的情况下进行的,在不消耗大量体能的情况下就可以多次重复进行“练习”正确动作的方法,这种“练习”有利于学习正确动作,建立稳定的动力定型。

(3)运用表象训练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培养学生心理稳定性,并促使其注意观察,更多地分析技术动作的特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心理的发展。表象训练法的运用,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和技术”水平三者协同发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学生和运动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质量、提高动作完成的信心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3.2 建议

3.2.1 环境的重要性

在表象训练中要求建立良好的视觉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和运动员表象训练的的开展。表象练习时需要身体放松,集中注意力,心理活动相对加强,把思维活动指向到所学习的动作技术或视觉刺激上,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当时的场景中。所以要减少外界环境对教学的影响,建立良好的表象环境。

3.2.2 语言的指导性

在进行表象练习时,教师要用语言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表象。在实际的身体练习时候再结合语言的提示,以加强学生对整个技术动作的神经肌肉连接和注意唤醒水平,来提高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2.3 时间的限制性

表象训练应该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表象训练时间过短,训练的效果不明显,时间过长又会引起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疲劳,影响实际身体练习。所以表象练习最好5min~8min,一般不要超过12min。

3.2.4 教学的辅助性

表象训练法只是教学训练中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运用时应该与身体练习相结合,交叉进行,表象与练习结合起来,把表象—训练、训练—表象相互结合。主要以身体练习为主,把表象和训练在篮球教学和比赛中统一起来。

3.2.5 有助于康复期的训练

由于表象训练在场地、器材、环境方面的特殊条件,对伤病或不能照常训练的运动员在他们的假期或康复期内进行表象训练,不仅保护了运动员的身体,而且不会耽误原有的肌肉动作记忆。

[1]Transfer of proto types based on visual,actual,and kinesthetic exemplars.Solso RL,Raynis SA.Am J Psychol 1982 Spring;95(1):13-29.PMID:7125015 [PubMed -indexed for MEDLINE]Related Articles.

[2]漆昌柱,徐培.表象训练的概念、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1,21(2):76~77.

[3]Copper C,Moran A.Doesmentalpraetiee,rnproveperformanee Journalof Applied Psyehology,1994,79:481~492.

[4]殷小川,薛祖梅.表象训练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及研究存在的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51~52.

[5]Hall HK.The effect of visual-motor behavior rehearsal with videotaped modeling on free throw accuracy of intercollegiate on fe-male basketball players[J].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3(5):343~346.

[6]曲葆青,孟祥军,柴志铭.表象训练法用于篮球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8(4):57~58.

[7]苏文涛,徐宣,谭淼.“表象训练法”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443.

[8]徐和庆,赵趋,颜成春.表象训练对提高投篮命中率和防止消退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6,13(2):115~116.

[9]叶常青.表象训练法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3,6(2):31~32.

[10]张大庆.表象训练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2):85.

[11][美]考克斯[著],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一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39.

[1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418.

[13]Landers D.M..Mental practice/imagery and performance: Re-search findings guiding application.Keynote address presented at a meeting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Asia-South Pacific Association of Sport Psychology,1999.

[14]陈 敏.表象演练与运动操作关系的理论综述[J].体育科学,(4):88~90.

G808.1

A

2095-2813(2011)12(b)-0019-03

卢耀荣,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现在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表象篮球动作
表与里
表与里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动作描写要具体
透过表象看公式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跳水运动员动作表象的脑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