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几点认识

2011-08-15刘庆庆杨文立

武术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世人武术传统

刘庆庆 杨文立 李 阳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几点认识

刘庆庆 杨文立 李 阳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武术传播的内涵,武术传播的根本,武术传播的基础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武术传播的认识。认为武术传播的内涵是武术人群通过武术传播者的指引进行武术锻炼与学习,传承武术技术与文化,以此实现武术的最大价值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被世人认可的过程。武术传播的根本是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尊、自信及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武术传播的基础是科学系统的武术理论。

武术 传播 内涵 根本 基础

引言

当前西方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西方体育是世界主流体育,西方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主流语言,与强势的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化显得无力。这些东西方强大的文化逆差限制了武术的传播,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就武术传播而言,必须要明确武术传播的内涵、根本与基础,这是武术传播的基本内容。本文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探讨,从而加深对武术传播的认识。

1 武术传播概念

对于传播的概念,《辞海》中认为“传播即传布,在传播学中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传递信息、观念、态度、感情,以此实现信息共享与互换的过程”。[1]费斯克等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中认为:“大致说来有两种关于传播的定义,第一种定义将传播视为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A送给B一个讯息并对其产生一种效果。第二种定义则将传播看做一种意义的协商与交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讯息、文化中人(people-in-cultures)以及‘真实’之间发生互动从而使意义得以形成或使理解得以完成。”[2]

对于武术传播,按第一种定义可以理解为A就是武术传播者就是武术信息的发出者,主要是武术教育者、书籍、影视、小说等;B就是武术人群是指武术信息的接受者,主要包括国内国外的武术练习者、爱好者、武术书籍阅读者、武术影视观看者等;讯息所指的是武术的内涵包括武术文化,武术技术等;效果就是通过武术的学习,武术学习者懂得了武术文化内涵,技击内涵,教育内涵等。按照第一种定义,可以把武术传播定义为:武术传播是武术传播者传送给武术学习者关于武术的文化内涵、技击内涵等内容并使其产生一种对武术文化、武术技术认同效果的过程。

对于武术传播按第二种定义,可以理解为:武术传播是武术人群通过对武术的锻炼和学习来理解武术、传承武术文化与武术技术的过程。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点。 (1)传播是一个过程,武术传播也是一个过程;(2)传播是信息的传播,武术传播的信息包括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等;(3)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武术传播要有武术的传播者与传播对象;(4)结果是要信息共享。武术传播的信息共享就是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的共享,也就是武术文化与武术技术得到世人的认可;(5)最终目的是通过传播达到某种意义。武术传播的最终意义是:(1)通过武术的传播更大的实现武术的技击、健身、教育等价值。(2)借助武术的传播向世人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使其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可,以此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价值比重。

由上,武术传播可以定义为:武术人群通过武术传播者的指引进行武术锻炼与学习,传承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以此来实现武术的最大价值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被世人认可的过程。

2 武术传播的根本

笔者认为武术传播的根本是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尊、自信及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2.1 传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命题和概念,现在这一极富前瞻性的概念和命题已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与普遍认同。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武术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国人对传统文化自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知之明,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存在并相信其价值,并追求这种价值。以此为前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全息缩影与传承载体的武术,其传播与发展才会顺利,其繁荣与昌盛才会可能,尤其是武术国内传播更需要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

2.2 传统文化自尊

“只有自尊的文化才可得到传播和发展,因为自尊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缺少自尊和失去自尊的文化是僵死的文化,是没有竞争力的文化,也是苍白的文化”[4]。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向文化一体化的转变过程中,必然要经过一场文化之间的惨烈战争,胜者将会成为全球的主导文化,败者要么被淹没,要么成为附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无法摆脱这场文化战争,事实上已经深深地陷入了战争当中。西方列强的炮声打醒了中国人闭关锁国,自我满足,自我发展的现状,自那时起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华的入侵,其文化侵略也在默默进行。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文化一直在西化。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不可否认,西方文化确实有先进之处,但同样也不能不承认西方文化是有缺陷的。所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国传统文化要表现出文化自尊,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以为西方的都是好的,要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择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传统文化自尊的前提下武术文化的内涵才能得以保留,中国文化才能通过武术传播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也可以促进武术的国际化。

2.3 传统文化自信

北京大学哲学系郭建宁教授认为:“全球化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对话,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相互激荡相互对接,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因此,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是关系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5]只有站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之上去吸收或排斥外来文化,才能做到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创新。这就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不自信就不可能以其为基础。在与西方文化交战或交流中,不要妄自菲薄,强势的西方文化在这场文化战争中无疑是占有优势的,以美国文化为首的西方文化以其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学技术实力保障着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证明着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在这种环境下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如何能做到与西方文化公平对话与交流,而不是一味的追赶与模仿,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全盘认可中国文化中的所有东西,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扬弃是必要的选择。比如中国的“和”文化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追求和平与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现代社会比西方的个人中心主义与自然作斗争的价值理念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只有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才可能让其在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是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基础,也是促进武术发展的基础。

2.4 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之间、不同人们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对抗和交锋。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决定了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是互为因果的。脱离开文化冲突,就难以把握文化认同的本质”。[6]面对本土文化要表现出自觉,在文化的冲突与交流中要表现的是对本土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在文化的冲突与交流之后总得有一种或几种新的或旧的文化得到人们的认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场文化之战的表现直接影响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西方文化大多是一种知性的文化,探求的是知识寻求的是自然的规律,目的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讲求的是个人的修养以及人与人与国家与社会与天地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天人合一,物与我齐。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中西方文化各有其作用。西方打造了科学这一把双刃剑,而中国打造的是合格的执剑人,两者合则造福人类。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可以促使人们关注武术,可以促进武术的发展。

总之,现代武术的传播基于其文化的传播,武术文化的传播以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文化冲突与交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在文化交流冲突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可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世人的认可,则武术的传播就会一帆风顺,事半功倍;中国传统文化被世人所漠视,则武术的传播如逆水行舟,事倍功半。

3 武术传播的基础

武术传播的基础是科学系统的武术理论。

武术理论的建设现在还不完善,这给武术的发展造成了理论缺失,武术科学与武术哲学的理论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武术理论是指导武术发展,解释武术的存在与价值及人们对武术的认识等内容的理论。离开了武术理论的指导,武术发展就失去了方向,武术理论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与否直接影响武术发展的方向与进程。离开武术理论对武术的合理解释武术就会变得模糊、神秘,认为武术无所不能,上天入地,飞檐走壁,隔空打人,甚至能羽化成仙等等。武术理论是还原武术真实面目,取消人们对武术误解的重要理论依据。人们对武术的价值认识也不到位,认为学了武术会打人等等,这都需要武术理论去纠正。

西方体育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成为世界体育的主流,这与他们先进科学的体育理论的指导是分不开的,他们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遵循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形成了扎实的理论体系。反观中国的武术在“以家族为本位、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中流传,沿用“口传身授”的方法,以苦修技艺为宗旨、以传承技艺为己任。封闭的传承系统,经验性的传承方式,为武术的传承带来了局限,只局限于极少的几个传承人,甚至因为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而排斥交流,固步自封,这样就造成了武术难以普及的现象,人们甚至因为它太神秘,而被人们进行神化,这样以讹传讹,造成了武术失真的现象,同时经验性的传承的方式,让武术的理论依据仅仅停滞于经验层次水平,很难有所突破,理论水平的低下就无法有力地指导武术的发展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武术发展的封闭性和非科学性,武术传承的宗派性,为武术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只有建立科学的武术理论体系并且以此来指导、指引武术的发展才能突破武术这种局限,促进武术的发展。

4 结论

(1)武术传播的内涵是:武术人群通过武术传播者的指引来进行武术锻炼与学习,来传承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以此来实现武术的最大价值和中国传统文化被世人认可的过程。

(2)武术传播的根本是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尊、自信及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代武术的传播基于其文化的传播,武术文化的传播以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文化冲突与交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在文化交流冲突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可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世人的认可,则武术的传播就会一帆风顺,事半功倍;中国传统文化为世人所漠视,则武术的传播如逆水行舟,事倍功半。

(3)武术传播的基础是科学系统的武术理论。武术的传播应该以西方体育为榜样,以系统科学的武术理论作为基础,并以此来解释武术的存在,指引人们正确认识武术,促进武术的传播发展。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海出版社,1999:606.

[2]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上海:新华出版社,2003:45.

[3]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G].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王 岗.人文奥运与文化自尊[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18-20.

[5]郭建宁.当前文化研究若干前沿问题论析[J].新华文摘,2006(17):113-116.

[6]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7.

Some Views of Chinese Wushu Dissemination

Liu QingqingYang WenliLi Yang
(Wushu School of Shanghai Sport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8)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Wushu dissemin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notation,essence and basis of Wushu spread.The paper states that connotation of Wushu spread is that Wushu practitioners do Wushu exercises and practice under the direction and helps from Wushu disseminators to inherit Wushu skills and culture,and come true the maximum value of Wushu and promote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essence of Wushu dissemination is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s self awareness,self-esteeem,confidence and world understanding.The basis of Chinese Wushu is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Wushu theory.

Wushu dissemination connotation essence basis

G85

A

1004—5643(2011)06—0013—03

1.刘庆庆(198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哲学。

猜你喜欢

世人武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无私无畏世人尊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武术
世人谓我念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