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19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问题

2011-08-15肖明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南昌330022

名作欣赏 2011年35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大众文化语境

⊙肖明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南昌 330022]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19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问题

⊙肖明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南昌 330022]

1990年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学理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文学理论的转型,成为了这种关联的一个有效说法。然而,对转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进行论证,依然是一个需要文学理论界予以关注的基础理论问题。

大众文化文学理论转型

大众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了一件无需争议的事情。而其重要性,则达致了无论如何评说,都不为过的程度。有学人认为它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①;更有学人认为它是千年以来的一件大事。②不妨说,这是一个有学术阐释意义的话题。这里,暂且不作深表,而只将关注点放置在因其所致的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性变化这个具体的学术问题之上。

从知识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兴起成为了1990年代文学理论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生产语境,使得1990年代文学理论发生了转型。其具体的内涵表征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它关注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文学,而是包括文学在内的诸多乃至一切大众文化现象。这些大众文化现象,并不局限于高深莫测的思辨领域,而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并被视为是一种表意实践活动和构造生活的物质力量。关注大众文化等文化现象是天经地义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文学已然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大众文化化了。③从这个方面看,大众文化抑或并非专指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而是指任何一种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性”,文学理论因此也就与大众文化研究不相冲突,甚至于转向为一种大众文化研究或文化理论,才可谓是做到了大众文化时代文学知识生产的名正言顺。早在1994年,张法就认为:“有一个共通的东西是可以感觉到的,这就是文学研究正在汇入超学科的文化研究之中。”④

此外,如果考虑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性扩散,使得广告、媒体信息等都具有文学性⑤,那么我们不妨说,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确实需要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也一直在进行着,那就是以文学性作为了其研究的对象。而这种以文学性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理论,也就发生了转型,常常被名之为“批评理论”。

其二,研究的方式发生了变化。1990年代文学理论,不再局限于哲学式的提问方式,而选择了社会学/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⑥,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更为自觉地成为了一种跨学科,乃至反学科/无学科的研究形态。

具体而言,这种研究的提问方式,它不以问“是什么”为旨趣,而以解释其发生的现实文化逻辑为指归,其学术旨趣是试图将研究伸入到社会结构中,达到接合学术与现实的效果。因此,它不再去抽象地问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用,作家创作的心理机制怎样,读者怎样欣赏文学等等所谓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不但如此,它还改变了这种问题意识,认为“文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提问包括回答,都可能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此之故,它不再如此提问,而将问题转换为了一种文本之所以成为一种文本是如何可能的?不妨说,在大众文化语境下,任何文本都难免是大众媒介、市场逻辑、大众趣味等合谋的产物。因此只有这种提问方式,才有可能切入到问题之中,并得到实在的回答。这也正是1990年代文学理论之所以如此提问的一个实际原因。而也正是在这种提问方式的转换中,逐渐的发生了19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

其三,研究目的不以建设内在的心灵世界为重,而将理解外部的真实世界为主。内在的心灵世界被指具有道德理想主义和审美理想主义的嫌疑,也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世俗化时代,不是证明为“虚幻”,就是被指认为需要“转换”。比如,我们不再以建构能体验偶然、命运、宇宙感等个体形而上学的人格形态为能事,而以对话、合作、分享、交往等外向实践型的人格形态为旨归。

从建设内在的心灵世界为重,转换到注重理解外部世界为主,抑或就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启蒙意味了。同时,这种转换还使得文学理论研究不以对受教育者的“立法”指导为指向,而以与受教育者共同攀谈和“阐释”这个外在世界为旨趣。

而之所以要发生这种转换,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众文化塑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趣味所致。这种精神趣味,在我们看来就是公共性精神趣味。所谓公共性精神趣味,结合阿伦特的看法,不妨认为,它是现代世俗社会的一种精神认同,是一种具有可见性、世界性特点的精神形态。它表明每个个体能够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用言说、行动等可见的方式来凸显其个体性,并因此而获取一种超越但不取消其私人生活的、有尊严的公共性存在。⑦大众文化时代的公共性精神趣味,使得文学理论研究的目的越来越世俗化、公共化了,因此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较为看重其与公共领域关联的知识合法性。

由上所述可见,19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兴起的确关联甚密。几近成为了一个学术常识,以至于那种专门研究大众文化的知识生产,也被视为了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反思当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境况时,往往将其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大众文化兴起的语境勾连起来,比如有学人说199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仍然拘守在原有的学科体系和模式中,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大众日常审美经验和文化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疏远”⑧。应该说,这种说法当然有其道理,但它又忽视了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已然发生了转型的嫌疑。事实上,1990年代的文学理论,并非拘守在原有的学科体系和模式中,且不说转型已然一如上所述的发生,仅就大众文化已然作为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就可以看出。在我们看来,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大众文化的兴起为什么就必然要使得文学理论发生转型,这样一个具有前提意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自觉的论证。这绝非一个不重要的问题。

其一,转型并不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将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学理论的转型勾连起来,其合法性的获得更多的是借助于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理性分析。但这种语境,毕竟与文学理论之间有着难以量化的诸多中介环节,诸如为什么语境变换,就一定会导致文学理论的随从更替,甚至于还认为要识时务般地主动投靠为佳之类的问题也多有存疑,如此境况之下,使得文学理论为什么要转型,以及什么是文学理论等问题难免会引起诸多的争议。

其二,什么是好的文学理论,这个既与合法性相关,又具有正当性的问题,并没有在1990年代文学理论转型的语境中被讨论,更遑论达成共识。如此,就会导致什么是文学理论这个问题被遮蔽起来,以至于人们不认为诸如与转型有关的大众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文化理论、批评理论等视为文学理论。不妨说,文学理论界对于1990年代文学理论是怎样发生的,它包括了哪些形态、探讨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好的文学理论文献,恐怕都不是很清楚。它也不可能随着大众文化的发生和文学理论的转型而得以自然而然的解决。

正因此,大众文化的兴起与19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一个需要继续进行研究的课题。诸如文学理论为什么要转型,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是如何进行的,什么是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好文学理论,转型后的文学理论是什么,转型之后的文学理论如何研究等等问题都应该得到论证。其意义不可谓不大,至少它是一个牵涉到文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基础问题。这里仅抛砖引玉而已,其意乃是期待着学术共同体能因此而投以更多的关注。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要反对已然具有一定事实意味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学理论的转型的发生。只是认为,文学理论的转型发展要有一个合法乃至正当的前景,依然需要进行艰苦而长远的基础理论研究。

①李陀:《大众文化批评丛书·序言》,载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王晓华:《大众文化的独特功能与根本局限——个体文化概念的提出》,《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③黄崇超:《大众文化转型背景下文学的“泛文化”转向分析》,《东北师范大学报》2010年第2期。

④张法:《中国文论转型的几个维度》,《思想战线》1994年第4期。

⑤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论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⑥陶东风:《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自序》,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⑦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9页。

⑧陈传才:《当代文化转型与文艺学的重构——关于当代文艺学建设的思考》,《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

本文系2011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现代性反思”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肖明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大众文化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浅析“大众文化”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追忆黄药眠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