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域中的《秦腔》
2011-08-15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西安710054
⊙郭 萌[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西安 710054]
生态美学视域中的《秦腔》
⊙郭 萌[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西安 710054]
生态美学视域中,《秦腔》对性欲的描述、为自然的“复魅”以及人们对于土地的依赖,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美的关系提供了前提。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以秦腔为纽带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环境,为人与人之间建立美的关系提供了启示。对土地的崇敬、对秦腔的热爱,象征着人类对美好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向往;而对土地和秦腔的抛弃,则暗示了人类重建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道路还很长。
《秦腔》 生态美学 视域 自然家园 精神家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生态美学,试图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多种审美关系的建立,达到揭示和改善人类当下非美的存在状态,从而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存在状态。②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秦腔》,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建立了多重审美关系,既揭示了人类当下非美的存在状态,同时又致力于改善这种状态,试图为重建人类美好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提供启示。透过生态美学视域,不难发现这部作品崭新的价值和意义。
一
生态美学认为,人首先具有生态性,且与自然构成一种平等共生的存在状态。“自然”一词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实体的自然万物,包括人;另一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人是自然的人”③,作为生物个体,人具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和本质属性,即具有生物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共生的关系。《秦腔》通过自然人性欲望的表达、为自然“复魅”和对“土地”的象征义表述三方面,显示了其鲜明的生态美学观。
在人的生态本原性中,最突出的就是性欲。张引生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身份出现的,其性欲的产生、膨胀、满足、跌落贯穿了作品的始终,成为一条隐形的、易被忽视的线索。“我要说,我最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④开篇便点名了引发“我”性欲的根源。只要谁敢诋毁、损害白雪,“我”就急了,要么和人拼命,要么就处于疯癫状态。张引生毫无隐藏地表露自己的性欲,真实地表现出人的生态本原性,其所作所为体现了“人是自然的人”这一人之本性,但由于不符合人造世界的评价标准,违背了日常生活逻辑和处世成规而为众人所排斥。作为一种本能,性欲与人类其他本能一样,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是一种自然的美的存在状态。同时,透过与众人的对立关系,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人类当下非美的存在状态。
人的生态平等性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是平等的关系。《秦腔》通过为自然“复魅”,显示了自然的独立性和神秘感,以及自然对人的生存所起到的宽宥、庇护、警示和惩罚作用,从而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平等的审美关系。作品中充满的朴素民间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崇尚。夏天义认为健康长寿的秘诀是“多做好事”,他自己“身骨子硬朗”,似乎就是自然对他的庇护。作品中大量十分蹊跷、很难做出合理解释的事件,如夏天礼的体弱多病及最终的死于非命,中兴爹的死,夏风奔丧途中一系列蹊跷的偶发事件,都似乎在为自然“复魅”。引生这个众人眼中的疯子,似乎是自然派遣到人类当中的使者,他能够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料。他凭借夏天义院子上空一片红红的火光判断,夏天义将有重大的作为,而这一判断,“过后真的应验了”。作品通过为自然“复魅”,将人类放置在自然神秘力量的或庇护或惩罚的作用之下,表明了人类与自然界其他万物的平等关系。
“人对自然界具有依存性,各种生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必须使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和谐共生并协同发展。”⑤《秦腔》中的“土地”,是自然的具象代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们对土地的态度、与土地的关系体现出来的。对于清风街的村民而言,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们与土地保持着和谐的共生关系。尤以夏天义最为典型。年轻时,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时任村主任的他带领村民在七里沟淤地,想淤出百多十亩土地种庄稼,然而没能成功;几十年后,上了年纪的夏天义仍坚持在七里沟淤地,并因此与夏君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实际上,淤地、耕种已不再是夏天义谋生的手段,而是展示其生命力的途径,它使夏天义感受到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并且使自己的劳动获得了一种积极的创造性质。这时,夏天义不再只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是“按照美的规律完成他的自然使命”⑥。显然,以夏天义为代表对土地的热爱与以夏君亭为代表对土地的破坏,表明了人类当下的两种美学存在状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的存在状态和与自然对立为敌的非美的存在状态。
二
“美是和谐,美是感性对象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个人与自己的和谐。”⑦生态美学还关注人与社会,也即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就应该诚实、信任、友爱、融洽、互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的物质生活的确得到了巨大的满足,但是,“在强大的技术力量统治下,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被大大简化了,日渐富裕的时代却又成了一个日渐贫乏的时代。”⑧于是,欺骗、敲诈、诬陷、迫害等种种卑劣因素破坏着人与人之间平等共生、和谐共处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无序、混乱、丑恶的状态。
《秦腔》中的众多人物处于两个极具矛盾张力的文化背景中:以夏天义、夏天智等为代表的清风街传统文化背景和以夏君亭、陈星为代表的都市现代文化背景。前者严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正如他们四兄弟的名字一样,其言行极具传统伦理道德之美和人情人性之美,客观上有利于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夏天义为解救全村的旱情,大义凛然地去水库放水;夏天智毫不犹豫地承担了张学风的学杂费。然而,他们的后代——土生土长于清风街上的年轻一代,却或不孝、或违反伦理与人野合、或从事不正当的职业、或身为国家干部公然嫖娼……丧失了传统的道德品质。另一些清风街的外来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在给清风街带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改变着这里朴素的民风民俗,冲击着传统伦理道德之美和人情人性之美,比如丁霸槽偷电等,此类丑恶现象和行径严重损害着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破坏了社会和谐的美的交往环境。
作品还以秦腔和流行歌曲为纽带,展现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具有不同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的人之间所构成的或和谐或对立的关系,他们分别是以夏天智和陈星为代表的。夏天智不论高兴或是悲伤,总是以秦腔来表达心中的情感,儿子夏风结婚时,他以县秦腔剧团的演出为儿子的婚礼添彩;愤怒于夏风要和儿媳白雪离婚,他放了一段《辕门斩子》……因对秦腔的共同喜爱,他与清风街上的许多人共同营造了一派和谐的社会氛围。而以陈星为代表的年轻人却喜欢流行歌曲,对于传统文化的产物——秦腔,却敬而远之。流行歌曲,作为都市现代文化的有效传播途径,深刻地影响着清风街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民俗风情及生活方式。夏天礼的孙女翠翠,正是听了陈星的流行歌曲之后离开了清风街,去寻找外面精彩的世界。
《秦腔》中还表现了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所造成人的异化,还不断向周围广阔的生存空间——乡村,膨胀、延伸。“狗剩三年前去潼关金矿打工,今春回来钱没挣下多少却患上了矽肺病,手脚无力,几乎成了废人”。两个没手艺的人,靠抡八磅锤为人拆作废的水泥房,挣不到钱,在州城拦路抢劫,坐牢了。白路在建筑队被压死,“据说人还能救,偏不往医院送,因为救过来也是残废,那以后是个坑,多少钱都填不满,死了倒省事,给一笔钱后就刀割水洗了”。以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商品贸易体系为轴心建立起来的现代大都市,在实践中所遵循的是技术原则和工具理性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效率及利益的最大化,“其中的个人必然被当做物,而不是人来对待,成为最大限度谋求利润的工具”⑨,在都市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丧失了和谐、美好的依存关系,形成了以金钱为最终目的的、赤裸裸的奴役与被奴役、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三
生态美学是“对人类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改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更是对人类永久发展和世代美好生存的深切关怀,也是对人类得以美好生存的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的一种重建”。生态美学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存状态,还关注作为个体的人其灵魂与肉体、理性与感性,亦即精神性存在与物质性存在是否和谐,致力于建立人类美好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实现这一点,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⑩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属人的自然的解放,即对被理性和经验规定了的自然的解放,还自然以自由;另一是人的主体精神的解放,即在人的个体生命体验中获得自由。具体地说,“人的解放是解决人的技术性、工具性及资本化的征服与占有,解放精神与理念上的自我及中心意识,把自然还给自然,把人还给人。”⑪
《秦腔》中夏天义对土地的崇敬和夏天智对秦腔的热爱,分别表征了属人自然的解放和人类主体精神的解放。夏天义把土地与人的生命联系在了一起,赋予了土地以灵性;他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到了后来,竟然发展到吃土的地步;而最终为土所埋的结局似乎证明了他本就是为土而生、为土而活、为土而死的。这种对土地本真的、纯洁的感情,超越了夏君亭等人的对土地技术性、工具性及资本化的征服与占有,真正实现了属人的自然的解放,体现了人类对于重建赖以生存的美好自然家园的努力。然而,他的死却也暗示了这一努力所面临的重重阻力。如果说夏天义眼中的土地象征了人类美好的自然家园,那么夏天智心中的秦腔则象征了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听秦腔、吼秦腔、画秦腔脸谱是夏天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生命已将终结,夏天智仍割舍不下秦腔,直到以六本《秦腔脸谱集》做枕头、并把盖在其脸上的麻纸换成画有秦腔脸谱的马勺之后,他才肯闭上双眼安然逝去。可以说,夏天智是为秦腔而生、为秦腔而活、为秦腔而死的。在与秦腔相伴的过程中,他体验到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正是人在其个体生命体验中所获得的主体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男性,由于其具有理性、强权、征服欲、占有欲等性别特征,与现代社会中人类快速、理性化、追求效率、秩序的内在的工具理性原则是相近、相吻合的;“而女性,始终是隐匿在地平线下的洞穴之中,她们甚至被认为本身即是被意指洞穴”⑫,由于其具有感性、温和、平静、柔弱等性别特征,因而与自然更为接近。于是,男性与人类、女性与自然之间就具有了对应关系。《秦腔》就是通过夏风和白雪来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二者的对立关系,不仅显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奴役,同时也昭示出自然对于人类的挣脱。从一开始,夏风就十分厌恶秦腔,并极力劝说白雪放弃秦腔,调往省城。他的这种要求是理性强权式的,他忽视了白雪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的思想和感受,是典型的人类对于自然征服欲和占有欲的体现。而他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的抛弃和对秦腔的厌弃,象征着人类在重建美好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作为女性,尽管具有感性、温和、平静、柔弱等性别特征,但白雪对于夏风的反抗却是顽强而执拗的。她没有屈从于夏风的强权安排,而是以弱小之躯始终遵从于自己本真的内心,反抗着强大的理性和经验规定,从白雪身上,可以看出自然试图冲破和挣脱人类的奴役而获得解放。尽管白雪最终没有听从夏风的安排,然而,她与夏风的暧昧结局却使得自然终究能否获得自由、实现解放,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秦腔》通过展示众多人物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之间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了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所建立的多重审美关系,既展现了人类当下美的存在状态,又揭示了人类当下非美的存在状态,并试图为重建人类美好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提供启示。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②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第55页。
③ 马克思:《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第57页。
④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第57页,第57页,第123页,第139页,第302页,第187页。
⑤ 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⑥ [德]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19页。
⑦周来祥:《和谐美学的总体风貌》,《文艺研究》,1998年第5期,第4-10页。
⑧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⑨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⑪ 盖光:《文艺生态审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⑫ 李洁非:《城市像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西安科技大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200706)
作 者:郭 萌,博士研究生,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