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日本留学生的非语言交际教学

2011-08-15孙俊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母语日语留学生

孙俊

一、关于非语言交际

人类交际主要的交流方式是通过语言来实现,但是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人们除了通过语言来传情达意以外,还会利用表情、动作等手段传递信息,这些非语言手段在交际中非常重要,Ross甚至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是语言行为,其他的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既然非语言交际行为如此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非语言交际呢?对此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的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也有的学者认为非语言交际是除口头言语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

有学者对非语言交际进行了分类,如毕继万把它分为四大类,即“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来华留学生不可能完全通过自学掌握,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二、对日非语言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曾有一位日本留学生向笔者抱怨,说他在中国买东西,售货员在找钱的时候,常把钱扔到柜台上,据此他认为售货员生气了,显然这位日本留学生不了解汉语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从而产生了误会。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只重视语言教学,忽视了汉语中非语言交际系统的教学,这样必然导致留学生在交际中产生文化冲突。开展非语言交际教学是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包括非语言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知识的传授,但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汉语中的非语言交际教学不够重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部系统讲述汉语言中的非语言交际教材。非语言交际教学必须区分教学对象,这是由非语言交际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点决定的。汉语中非语言交际知识的传授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所教授的内容和形式都应有所不同。

三、对日非语言交际教学步骤

(一)充分掌握并向日本留学生对比中日非语言交际系统的差异

汉语非语言交际系统与日语非语言交际系统之间的差异是教学的重点。日本留学生母语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对学习汉语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会产生迁移作用,将两种非语言交际系统进行对比有助于消除负迁移。

第一,体态语差异。体态语是指人们透过身体的姿态、动作或表情有意无意传递交流信息。例如中国人可以用一只手来表示0到10这十一个数字,而日语中只有0到5可以用一只手表示,这与汉语中相同。但当表示5以上的数字时,就需要用两只手来表示。例如当表示数字7时,就伸出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头和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表示7。

第二,客体语差异。透过人们使用的物品,我们可以了解使用者想要传达出来的审美看法。例如日本留学生看到有些中国男人某个手指也留着长长的指甲,这让很多日本留学生匪夷所思。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留长指甲的人都是一些不从事体力劳动的权贵。而在日本一般没有留长指甲的习惯,他们认为及时修剪指甲是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三,副语言差异。中日之间副语言的差异比较大。拿非语言声音来说,在日本当众打喷嚏、抽鼻子甚至咳嗽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应该尽量避免,忍不住的话也应该尽量把这些行为给他人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但是在中国人们认为这些行为是人无法控制的,因此大可不必感到羞愧,也无需向别人道歉,别人对此也毫不在意。

第四,环境语差异。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别。例如日本留学生的空间距离感觉与中国人不同,日本留学生在跟老师并排行走时,总是落后于老师半个身子以示尊敬,而在中国学生与教师同行时完全可以并肩行走。

(二)找出中日非语言交际系统中的相同部分

汉语和日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中有些形式和意义都相同,日本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就不会有太大困难,也不会产生交际冲突。但问题是对于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哪些非语言交际属于上述情况,日本留学生无从知晓,因此只能被动接受,这样就很难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对这方面的内容主动讲解的话,留学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系统掌握。

(三)区分日语中有而汉语中无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日本留学生在与中国人交际的过程中会将母语中的交际行为带到汉语表达中,有些非语言交际行为对他的表达有帮助。例如日本留学生在参加宴会时,往往会将喝完了酒的杯子倒放在头上,表示完全干杯了。也有些日语表达系统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在日语中没有什么恶意,但是在汉语表达系统中可能让人产生误解,甚至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在课堂上,日本留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不是很积极、很沉默。很多教师对此颇有看法,认为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保持沉默没有礼貌。其实沉默在日本的课堂上很常见,日本学生如果觉得老师的问题不具体或太简单,或是觉得老师的问题只是个设问时,他们一般会保持沉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鼓励日本留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与老师保持互动。

(四)加强汉语中有而日语中无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教学

通过教师传授既可以帮助留学生充分理解汉语表达者的真实意思,也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例如刚来中国的日本留学生看到中国人家门窗上倒贴着“福”字,虽然日语中也有“福”这个汉字,对“福”这个字的意思也了解,但是不理解为什么倒着贴。

四、非语言交际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该对汉语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充分了解。但目前教师往往在语言知识和教学技法上比较重视,而对非语言交际不够重视。目前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对此也无任何要求,教师自身也无法获得这方面的培训。教师的非语言交际知识往往靠自身在生活中积累。教师不但要掌握汉语的非语言交际知识,还要了解教学对象国的非语言交际系统,将对象国的非语言交际系统与汉语中非语言交际系统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在汉语交际环境中要符合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不但要符合中国人的行为习惯,还要考虑到留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在留学生面前避免做出与留学生的母语文化价值观冲突的行为。我们生活中的打哈欠、舔舌头、玩弄扣子这类动作,虽然都是无意中发出的,但是这些动作在其他民族非语言交际系统中代表无聊、懒散、随便的意思。这些下意识的动作往往也会给留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破坏教学气氛。

五、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文化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非语言交际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所传递的信息量较大,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系统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留学生对目的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学习中会受到母语非语言交际系统的迁移作用,教师不但要掌握汉语非语言交际系统,同时还要对留学生母语的非语言交际系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由于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相似性,这样日本留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对日汉语教学中加强非语言交际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1]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J].汉语学习,1994.3.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母语日语留学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