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的女性主义解读

2011-08-15张继贤

山花 2011年14期
关键词:内尔亚历山大伊丽莎白

张继贤

在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发展中,活跃于当代文坛的女作家考林·麦卡洛在一举取得《荆棘鸟》的成功之后,于2003年出版《呼唤》,被西方文坛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p2)小说讲述了亚历山大远渡重洋,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现金矿,开创公司,建立恢弘事业的奋斗史。以亚历山大为中心,展开了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伊丽莎白、内尔和女仆文玉是这个家庭里的重要成员。三个女人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命运遭际也大有差异,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读来虽然各个不同却都给我们以巨大的震撼和启示。

一、伊丽莎白:冲破樊篱,追求幸福

(一)命运被改,远涉重洋步入婚姻

20世纪著名的女权主义代表西蒙·波伏娃在其女权主义力作《第二性》中说道:“人并非生而为女人,而是变成为女人。”(p30)因为女人生来是不成熟的,要经过成长、磨练,还要经受爱情、婚姻甚至事业的多重考验才能算完全成长。女主人公伊丽莎白16岁之前对自己生活的小镇以外的世事一无所知,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默里牧师两年的教授学习就是她所接触到的一切。纯真无知的少女终日忙碌于由那吝啬贪财的父亲统治的死气沉沉的家庭事务当中,她以为她将一直庸碌平凡。然而,6000英镑改变了她“平凡”的命运——她被父亲“卖”给了大她年龄一半、曾经从这里离家出走的、远在新南威尔士的堂兄亚历山大·德拉蒙德(其实他已自更名为亚历山大·金罗斯)。虽然别无选择但她仍怀有一丝希冀,少女总是爱幻想,把未知之事理想化。然而,事实远非如此。毕达哥拉斯认为:“善的本原创造了秩序、光明和男人;恶的本原创造了混乱、黑暗和女人。”(p39)她和亚历山大闪电般地举行了婚礼,度过了洞房花烛夜,有了肌肤之亲,成为金罗斯的贵妇人。“上帝只让丈夫快乐,女人是诱惑和邪恶之源。因此男人如果沉湎于声色口腹之乐,就应该责备女人。诱惑亚当的是夏娃,夏娃和毒蛇勾结,毒蛇就是化妆了的魔鬼。”(p22)默里牧师灌输的宗教思想深深伴随于伊丽莎白左右。床第之爱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相反却苦恼和反感。但她还是恪尽职守妻子的义务。她明白她只是崇拜和喜欢丈夫的博学、幽默和能力,永远无法和他拥有爱情。“他被他的过去而不是未来统治着。”(p48)他太在乎自己是私生子的事实,竭力想摆脱这个事实,好让世人明白他的强大。亚历山大很爱这个冷若冰霜的娇妻,但不和谐的性爱关系使两个人无法达到灵与肉的交融。“男人在做一个恩赐者、解放者和救世主的白日梦时,希望女人的顺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睡美人昏迷不醒,才有唤醒的必要;只有周围存在着妖怪,才会出现被囚的公主。”(p73)他自认为是自己解放了伊丽莎白自小卑微的命运,殊不知他在解救她的同时又把她放进了另一个牢笼。

(二)背叛婚姻,获取真爱

波伏娃认为,自从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建立以来,女人就一直被当做男人身外的“另一种”“非主要人的”性别,正是这种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造成了今天被性别歧视异化了的“妇女”,而不是女性的天性使然。伊丽莎白被动地接受了这桩无爱的婚姻,19岁之前就做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惊厥不能再次受孕,给了她一个解脱的机会。婚姻应该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结合体,人的本能和欲望是受到婚姻所支持和保护的。性爱是婚姻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肉体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也就产生了隔阂。对伊丽莎白而言,她的痛苦得到了解脱。可是亚历山大却因此而更加痛苦。茹贝是他极佳的性伴侣,但他要纯洁的妻子为他生一个血统纯正的儿子。这纯洁的儿子将继承他这庞大的产业和事业。然而事实是他只能接受现实了。他花高价从苏格兰老家“买”了一个漂亮的、健康的处女,束之高阁,就是要她为自己的事业生一个继承人!茹贝不可以,因为她是妓女出身。伊丽莎白是最佳人选,“一口袋子里的猪”,(p118)亚历山大在情人面前如此形容妻子。结婚只是形式,生育是主要目的。

在这桩婚姻里,伊丽莎白就像一个玩偶,被雕塑、被掌控、被支配,机械地生活在围城——金罗斯府邸之中,过早地成为人妻人母,承受无爱的婚姻带来的痛苦。上帝主宰了人的命运。伊丽莎白被动脱离了平凡庸碌的生活,得到的是安逸;但她主动抓住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得到的是幸福。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安娜去世的那个夜晚,她失去了女儿,得到了幸福,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爱情。一切的理性,一切的约束统统不复存在。对她而言,李“是太阳,是风和雨的化身;有了他,生命才成为可能”。(p12)亚历山大曾经使出浑身解数要征服她却未达成心愿,偶然的相遇却让她内心荡起涟漪。水潭边与李的会面,她的美丽、圣洁征服了混血少年。但残酷的现实痛苦地折磨着两人:伊丽莎白不敢迈出那一步;亚历山大对李视如己出,李也把他视为自己的父亲。相爱却又无法得到彼此,到此刻终于爆发。情爱在自然的见证下得到了完美的升华,孤独的心终于在激情中找到了彼岸的归宿。她终于冲破了樊篱,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体会到了做女人真正的幸福。“爱她却不能让她快乐,是不可宽恕的罪过。”(p434)亚历山大掩饰住内心的痛苦与疑问,为她不再是处于精神牢笼之中丧失活力而高兴,就像一个“圣父”一样,安排了自己生命的终结。无疑,这样的结果只有亚历山大才做得到,这样的胸襟也只有他才有。他也成全了伊丽莎白。真爱滋润了恋人的心底,伊丽莎白终于收获了女人的幸福。她是成功的。

二、文玉:忠心耿耿,奉献一生

中国人在外,向来深受排斥。殖民主义当局奉行的“白澳政策”将中国人的地位打到社会的最底层。在金罗斯城,在天启公司,有很多中国移民。他们在这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生活、工作,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和尊敬。以中国王爷孙为首的天启中国人为天启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上,中国人非常优秀,他们的存在已经渗透到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金罗斯,没有中国人,白人将无法正常继续生活。中国女孩文玉用自己的性命维护了自己所爱的孩子的贞洁,展示了中国人高贵的人格魅力。

混血女子文玉是伊丽莎白长期以来的贴身仆人,因为受到伊丽莎白公平公正的待遇而感激万分,因此她忠心耿耿,为这个家庭竭尽所能。她没有婚姻,但渴望有个孩子让她照顾,来满足她的母性需求。安娜的智障,她最先发现,用刀威逼佣人保守秘密。她把安娜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照顾,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她。

由于全球经济萧条,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会组织的创建,使亚历山大的欧洲之行添上了政治色彩。国际社会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渗透到亚历山大的经营理念当中,他不顾股东的反对,毅然对天启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行动。于是白人代表山姆·欧唐尼尔请工会代表比德埃文斯泰尔蒙斯与亚历山大谈判。山姆·欧唐尼尔的出场,给安娜的命运戴上了镣铐。安娜13岁,智力发育迟缓,但身体发育却很早熟。她的无知给了白人山姆·欧唐尼尔可乘之机。他奸污安娜长达5个月!

是文玉最先发现了安娜身体的异常,于是她遍地查访,绝望之余发现这个禽兽不如的家伙竟然是那深受妇女喜欢的人面兽心的山姆·欧唐尼尔。她施展了自己未婚女人身体色相的魅力,稳住了这个坏蛋,然后用难以想象的残忍手段割下了山姆·欧唐尼尔的生殖器,致其死亡。她为给安娜报了仇而自豪,拿着血淋淋的“战利品”她走进警察局自首,坦白自己的“罪过”。令众人愕然!按照法律,文玉接受了澳大利亚当局殖民者的绞刑审判。

作者满怀同情和赞美地描绘了这位被殖民者判处绞刑的中国姑娘:从金罗斯赶来听宣判的只有亚历山大。文玉坦然微笑,深棕色的大眼睛里没有丝毫恐惧,更没有后悔,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之感。

文玉以自己年轻的生命对自己最爱的安娜的贞洁和幸福作出了交代。从女仆文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文玉的高贵,看到了文玉所代表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的高贵。

三、内尔:睿智少女,颠覆传统

(一)家庭环境,男性气质

伊丽莎白为亚历山大生了两个女儿,内尔和安娜。安娜因为母亲难产而智障,13岁时被白人打工者山姆·欧唐尼尔诱奸,21岁时因为癫痫发作而死。相较而言,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内尔从出生到其成为少女的成长历程。

内尔是家里的长女,像父亲一样聪明绝顶。她拥有惊人的智力和能力。一岁时能说话,两岁时能告诉父母自己的小妹妹有病,而这却是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曾感觉到的。内尔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和实践能力,较之于母亲,内尔更喜欢和父亲相处,而且关系甚密。她性格外向,从小跟着亚历山大下矿井、论天文,总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大人对待。她十分清楚父亲周旋于妻子与情人之间的关系,还曾因此与父亲的情人——茹贝姨妈谈判!如此高的智商令内尔从小对传统而保守的母亲没有好感,甚至拒之于千里之外,成了母亲眼里的小怪物!内尔拒绝接受自己是女孩的事实,极度显示自己的男性气质。内尔反感一切女孩子的专属——漂亮衣服、珠宝饰品、毛绒玩具等。对于母亲试图改造自己为淑女形象的做法,内尔发出了叫嚣:“你想把我从爸爸的生活中分离出来,我是他的儿子。”(p237)就这样,她与美丽端庄的母亲,妩媚妖娆的姨妈,甚至美丽的智障妹妹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是在男人的世界中生活的女人。

(二)个性独立,志向高远

内尔拥有超人的睿智。16岁时,她到悉尼大学学习工程技术。在男人的世界中生存,她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她在工程学院的各种表现都富有战斗精神,从艺术到医学无所不通,她所表现出的韧性、天赋、自主精神让她的老师和同学彻底折服。但是她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不喜欢计较琐事,不喜欢因为性别问题而被困难征服。内尔自小目睹了母亲和茹贝姨妈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的生活模式,也坚决反对女人为了家庭而放弃对事业和梦想的追求。她以她强烈的自主意识、强大的意志力和理性获得了教育和从事外交活动的权利,她对于政治、经济、民族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她强烈地抨击澳大利亚联邦诞生所建立的没有人权法案、没有个人自由、用英国式民主维护澳大利亚的社会制度,感叹澳大利亚没有自主权,对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表示强烈的不满,尤其是对中国人在澳大利亚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表示同情。她坚持自由、民主、平等,她同情弱者,竭尽所能地在贫民窟用自己的医术、财富来救助需要帮助的穷人。她在男性占据的公共空间尽情地展示自己。优异的学业成绩使她用智慧征服了那个男权社会对自己的偏见。她用钢铁般的意志完成了工程技术学业后又转而学医,救助精神病人,这是她从小的梦想。妹妹安娜的癫痫之死令全家人痛苦不堪,她决心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那些需要救治的人们,免除失去亲人的痛苦。

(三)收获爱情,回归女性

爱情是悄然来临的。比德·埃文斯·泰尔加斯出现在 16岁的内尔视线时就埋下了爱情的种子,7年以后再次相见,这种感情变得更加沉稳。比德的眼睛酷似内尔已逝的父亲亚历山大,还有他坚定的信仰和大度的性格深深地吸引着内尔。这次的重逢,唤起了内尔朦胧的爱意,使内尔从男性的世界中回归到女人的世界,享受爱情的甜蜜。也因为和比德的爱情,她才终于接受了自己女性身份的事实,才终于接受了女人专属的一切。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也竭力支持母亲和李的婚姻。母亲感激女儿的理解,但内尔更感激母亲鼓励她在步入婚姻后仍要继续自己热爱的伟大事业。母亲是在基督教长老会教义的束缚下成长的女性,却冲破世俗的压力重建幸福婚姻。内尔是新世纪的弄潮儿,内尔以自己是首批拿到医学院荣誉学位的女学生而自豪。她依然以她的聪明才智,在济贫救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内尔以自己的成功向社会展示了女性的魅力。她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执著追求昭示了19世纪后期女性形象新的变化和新的走向:高智商的头脑,知识分子中的女精英,早期妇女崛起的典型代表,人格独立,思想新颖独特,具有无穷的人格魅力,是一位血肉丰满的新女性形象。

结语

综上所述,三位女性各具特色的形象,代表了三个不同阶层的英国资产阶级意识、中澳国际友好意识以及新女性意识,彰显了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进步、人类的进步。在澳大利亚经济政治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元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欣欣向荣,给这个多民族国家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女性力量的崛起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女性地位的不断上升既是为女人自己争取平等,更是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1][澳]考林·麦卡洛.呼唤[M].李尧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舒小菲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3]廖晓梅.走出性别困境,回归自然——考林麦卡洛《呼唤》中内尔的形象内涵的解析[J].龙岩:龙岩学院,2008.(03).

[4]刘建军.20世纪西方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内尔亚历山大伊丽莎白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不必做的事情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我喜欢,妈妈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