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济慈《秋颂》的美学价值
2011-08-15刘晓芳吕雪妮
刘晓芳 吕雪妮
浅说济慈《秋颂》的美学价值
刘晓芳 吕雪妮
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哲学内蕴和理想境界,也是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代名词,其中包含强烈的生命意识,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以五大诗人为代表,他们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雪莱、济慈。在这五人中,济慈出生最晚,生命最短,但他为后人留下的诗篇一直享誉全球,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事物外貌,并主张“美即是真,真即是美”,重视写作技巧,追求语言华美,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
济慈出生在社会的底层。“在英国的大诗人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比济慈的出身更为卑微。”他的父亲是伦敦一家代养马房的马夫领班。济慈是长子,他8岁丧父,14岁丧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当过药剂师。但医生职业不合他的志趣,后来他专心于诗歌创作。1816年,他的处女作《哦,孤独》发表;1817年,济慈的第一本诗集《诗歌》出版;1818年,他根据古希腊神话写成的长诗《安迪密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构架宏大,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从此,他诗情奔放,一泻千里,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达到了其诗歌生涯的顶峰。尤其是1818—1820年,可称为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六首《颂》:《怠惰颂》《赛吉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忧郁颂》《秋颂》先后问世,同时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海伯利安》《拉米亚》,以及多首十四行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翁颂》《秋颂》等优秀作品已成为世界诗歌宝库中的奇葩。
《秋颂》是济慈的六大颂歌的最后一首,很多评论者认为《秋颂》是几首颂歌里最完美,美学特征最显著的一首,被赞为“诗中内容与形式极好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美”。诗歌充分显示了济慈对诗性语言的熟练把握。1819年金秋九月的一个星期天,正是庄稼成熟的季节,诗人漫游乡野,感到空气清爽,收割过的田地显得特别温暖,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感触极深,不禁诗兴大发,边走边吟,回来就写成此诗。它的主题是秋季的温暖和丰硕。苏联诗人布罗茨基曾经有过这样的格言:“一首诗里能够放进的名词越多越好。”用此来形容这首《秋颂》,真是恰如其分。诗人细致的观察力和非凡的想象与组合能力在诗中有明确体现。随着诗人的不同视角,带动了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甚至手指,把秋这个抽象的词语转而变成一个可以感觉其存在的物体。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的鬼斧神工,这首仅33行的短诗,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把秋声秋色包揽无遗,焕发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不愧为一曲亘古绝唱。
一、优美的语言——恰到好处的修辞。
诗中诗人运用了一些恰到好处的修辞使意象更加立体,使语言更加优美,这也是济慈才华的体现。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把秋色、秋人和秋声形象地展现给读者,唤起了读者美的感受,让人如临其境,激发了人们对秋天丰收的渴望和依恋。
1.拟人。诗人在诗的每一节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法。在第一节中,诗人一开始把秋天和太阳比作人,秋天是万物果实的创造者,“Conspiring”(密谋着)果实重载着葡萄藤,背负着苹果的老树,让水果熟透了心,让葫芦胀大,一片万物成熟的景象。
诗的第二节中,诗人在第三行写道“sitting careless on a granary floor”和第六行“Dows’dw ith the fumeof poppies”,第九行“Steady thy laden head acrossa brook”以及第十行“by a cyderpress,w ith patientlook”。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秋是拟人化了的秋,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有时“倒卧在田垄上”,有时“缓步越过小溪”,在榨汁机旁,也耐心地站在那里默默观望着。诗人通过这坐、卧、走、站四个不同的拟人化姿态来描绘秋天,字字传神,动静结合,为抽象的秋天赋予了人的行动,看出诗人想要表达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后丰收时的喜悦之情,进而达到了生动的艺术效果。
诗的第三节中,在第四行中动词“touch”(抚摸)将云彩拟人化,让人觉得落日、层云、田野都互相有情。
2.隐喻。在第一节中把秋天和太阳结合成好伙伴,喻体的运用,让读者眼前立刻呈现碧空蓝天、秋高气爽的物象。
3.押韵。《秋颂》由三个诗节构成,而各节韵式不尽相同。每一节十一行,每行格律为相对稳定的五步抑扬格。第一节为abab cde dcce,第二节和第三节为abab cde cdde,且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头韵。如第一节第一行中的“m ists”和“mellow”,第四行中的“round”和“run”,第六行中的“fill”和“fruit”,第八行中的“sweet”和“set”,第十一行中的“clammy cells”,以及第二节第四行中的“w innow w ind”。五个押韵音构成诗节语音的多样化。诗节的末尾既有双韵体的整齐典雅(第一节的bees和cease,第二节的brook和look,第三节的soft和croft),又因最后一行的脚韵不同(第一节的cell,第二节的hours,第三节的skies)避免了韵脚的单调。这种既交叉又连锁的押韵辅助诗意,使诗行上下关联,形成一个流动回环的具有音韵美的整体,既丰富了声音,也给诗歌带来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整节诗歌语音流畅,音调和谐,表现了一个中心内容:秋天的丰富、多彩、甘美和醉人。
4.拟声。语言中凡以模拟事物或动作的声音而构成的词都称作拟声词。亚历山大·蒲柏曾经说过“一位杰出的诗人会使声音适应于他所描写的事物,形成一种声音的风格(假如可以这样措辞的话)。……毫无疑问,这种音响效果具有了不起的力量,它能把形象铭刻在读者的脑海里。”诗歌运用拟声有助于烘托和表现诗歌的情感,使声音和声音象征的感官经验与情景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对读者产生多方位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秋颂》第三节诗人借助视觉、听觉联想唤出秋声:the gnatsmourn(小飞虫奏哀音),lamb bleat(羊羔咩叫),hedge——crickets sing(蟋蟀高歌),the red——breast whistles(知更鸟呼哨),swallow stw itter(燕子呢喃)。与此同时使用了拟声词:小虫的呻吟声——mourn,羊羔的咩咩声——bleat,蟋蟀喁喁声——cricket,知更鸟的啭啼声——whistle,燕子的叽喳声——tw itter,直观而生动。这必然引起人们的听觉联想:河柳间小虫的凄吟随着轻风的起伏时而高扬,时而低落;长足了的羊羔在山间高声咩叫;蟋蟀在灌木丛中歌唱;知更鸟在园中悠扬地高歌,成群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作语。这是一组何等宏伟浑厚的交响乐!它生动地体现出秋虫鸣叫的欢快意境!
5.声音象征。声音象征是英语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声音本身并不表示任何意义,但有些音素却能象征某种声音,如辅音音素l,m和n响度都很大。[m]、[n]具有哼吟、歌唱、音乐等效果;[l]暗示流动的液体、溪流、河水,或表示休憩、安宁。在“And full-grown lambs loud bleat from hilly bourn”这一行诗中,[l]重复了五次,[n]重复了三次,[m]重复了两次。这三个辅音音素的频繁使用,象声地描绘出羊羔时而高吭时而低咩的欢叫声。第一节最后一行“Forsummerhaso’er-brimmed theirclammy cells”更是济慈的神来之笔,诗人连用了三个单词summer,o’er-brimmed,clammy,都带有双唇音[m],恰逢讲到蜂房溢满了黏乎乎的蜜,一方面它象声地表达出蜜蜂在花丛中嗡嗡飞舞的音响效果,另一方面仿佛嘴唇给蜜糖黏住了,因而从触觉、听觉上加强了意思表达,声义相生,使音韵美和意境美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二、意象之美及其象征
济慈认为有现实依据的想象力才能激发美,济慈在1917年致贝雷的信中指出,“我只确信内心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的真实性,想象力把它作为美来捕捉到的一定是真,不管它以前是否存在,我对我们的全部激情和爱情也作如是观,它们在达到崇高的境界时都能创造出本质的美”。真实与想象的结合正体现出诗人对“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独特美学思想。
美感的产生与想象力的激发是密不可分的,而想象力的激发是通过意象的运用来实现的。佩琳给意象的定义是:意象是语言对感觉经验的表现,或直接地通过诗性语言的音乐性,或间接地通过刺激与感觉经验相关的想象力表现出来。他还将意象分为几类范畴: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触觉意象、机体意象和运动知觉意象。济慈不愧为操纵意象的大师,各种意象遍布其中。同时,诗人还透过成熟丰硕的画面赋予了诗歌象征的意义,看到诗人对生命深刻的哲理认识。意象和象征是诗歌的灵魂,而济慈正是把丰富多彩的秋日景象借助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意象交相辉映地揉和在诗中,从而表现出秋天那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以及秋后的空茫,表达了对时光和生命的眷恋。
标题中的“秋”本身就是一个意象。它既象征着喜悦又象征着悲伤。庄稼成熟后的收获,自然喜悦;成熟后的衰败,虽属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可也免不了让人悲凉伤感。这样,《秋颂》就是一首既吟咏成熟之秋又哀叹凋谢之秋的庄严典雅的抒情诗。
第一节主要使用的是视觉意象:成熟的太阳、缀着葡萄的藤蔓、压弯树枝的苹果、鼓起的葫芦、鼓胀的榛子、开放的花朵,一幅秋天万物成熟饱满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幅多么色彩丰富的图画,这是一个多么魅力多彩的秋季。这一切又象征着成熟,展示了生命的力量。
第二节的意象比比皆是:“你漫不经心地坐在粮仓的地板上,让你的头发在扬谷的风中轻飘”,“或者在收割了一半的犁沟里酣睡”,“有时像拾了麦穗,你跨过溪水,背负着穗囊,抬起头颅不摇晃”。这些描写让人产生美的视觉享受。“被罂粟的浓香所熏醉”,我们仿佛嗅到了田间罂粟花浓烈的香味,产生美的嗅觉意象。再次“soft-lifted”“w innow ing w ind”的触觉词汇的使用让人产生美的触觉享受。这一节诗人赋予了秋天人格,同时,那堆起的粮仓,收割一半的田间,榨取的苹果汁,这一切都象征着成熟后的繁荣与收获;而那悠闲地“坐在粮仓的地板上”、“犁沟里的酣睡”和“最后的果汁滴下”,又同时预示着繁荣和收获之后的萧条衰亡。
第三节主要由听觉意象构成。小飞虫奏哀音,羊羔咩叫,蟋蟀高歌,知更鸟呼哨,燕子呢喃。这些意象似乎象征秋天生命的纷繁和兴盛,它们为丰收的秋天同唱赞歌。可实际上,这些意象象征着生命消亡前的焦躁不安和苦苦挣扎。他们一同悲叹着美好时光和生命的消逝,揭示着生命轮回的哲理。
三、结束语
《秋颂》是自然流畅、浪漫优美的,以极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和煦、温暖、明理、自然的景图。无怪乎它是人人喜爱的诗篇,连轻易不作溢美之词的学者们也称它为“完美之作”。哈佛大学的W.J.培特就说:“由于《秋颂》是这样独一无二的精华,而且在许多不同层次上都是精华,所以每一代人都发现它是英文最接近完美的作品之一。”
济慈一生崇尚美,对美的艺术的追求是其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再现。《秋颂》不仅呈现了济慈对大自然独特的感受力和超凡的想象力,而且把秋之美贯穿于诗歌始终。诗人通过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的修辞手法,使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交相辉映去感受秋实、秋人、秋声,描绘出一幅丰硕、温暖、多彩的秋图。在本诗中,诗人不仅讴歌了秋的丰富和成熟,但也稍有伤感,揭示并接受了生命的轮回,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希冀和呼唤。读完全诗,不禁感叹诗人留给我们的美学价值。
[1]屠岸译.济慈诗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桂扬清,吴翔林.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The Correspondence of Alexander Pope[M].Vol.I.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56.
[5]布尔顿.诗歌解剖[M].傅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6]济慈书信选“致B.贝雷”(1817年11月22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7]Perrine,Laurence.Sound and Sense:An Introduction to Poetry[M].New York:Harcourt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1987.
[8]刘新建.济慈《秋颂》的美学赏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8.(4):124-126.
刘晓芳(1980—),女,汉族,山东省宁津县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吕雪妮(1982—),女,汉族,山东省招远市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